猛兽与獠牙的战斗宣言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本有点危险的怪兽书(当然比不上哈利·波特书里会咬人的那一本),封面设计廖韡选择使用原书插画家戴维·塔斯细腻的生物插画,以略带漫画动感的方式切割版面,并带入些许色彩做色彩变化,选图上刻意让上方较有动感,带起被武器威胁的感受,下方则以不同的方块切割出一个人兽对峙的场景,与上方的动态感做出区隔。标题部分以圆弧字英文与烫金字搭配,营造武器闪闪发亮的视觉印象。
  请和我们一起享受这本野性十足的书吧!当生物学家掉进一坨有粪金龟的便便里
  道格拉斯·艾姆兰教授是一位热爱巨大怪角的生物学家,他自小跟着同是生物学家的父亲数度离开家到中南美洲,研究长了翼角的雌性水雉如何占地盘以及竞争打斗,长大之后他转而拥抱各式各样长了角的生物。从长了七公尺长牙的独角鲸(是的,那是牙齿)到体长不到5mm的粪金龟头顶的角(小得看不见但还是很重要),都是他热切观察的对象。艾姆兰的大半研究生涯都在热带雨林中度过,翻开《动物的武器》,他可以日出即起,寻找吼猴的粪便,在旁等待粪金龟成群结队享用大餐,再把它们抓回实验室研究(至于被蜱虱追杀又是另一段不忍回首的极痒往事)。
  在他苦中作乐(他还有个同行是在无人岛上看招潮蟹决斗,进而找出招潮蟹战斗行为模式)的粪金龟研究生涯中,他发现长了角和不长角的粪金龟,它们抢粪球和抢太太的行为模式大不相同,更巧的是,这个逻辑还可以套用到其他比粪金龟大好几百倍的动物身上!奇妙旅程就此开始!
  华丽的獠牙战与不战的选择
  动物为什么要长出武器呢?这是艾姆兰教授心中的大问题,全书分四部十四章,每一章都试图从一种生物特征去探讨动物外型演化或者动物行为演变的问题,比如在长了獠牙、爪子、大角的猛兽之间,似乎有些共同点,都有守卫地盘的习性,通常是一对一决斗,还有不轻易动手。艾姆兰爬梳大量文献,认为长了巨角的猛兽或者小甲虫,它们都有必须守护的东西,比如繁殖后代的巢穴、数量稀少的雌性或者未来子孙的食物。这些动物简直是人类的武斗家,有着谨慎的战斗准则,以及评估对手强度的眼力,还有守护领地的决心。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身形优雅而矫健,拥有人类长不出来的尖牙利爪,而且有的还巨大无比,足以让敌人不战而降。
  《动物的武器》揭示了以往只从动物星球频道观看动物行为的其他面向,让我们重新思考动物是否只有战斗时才使用武器。但是,动物并不是无时无刻都在打斗,它们无法像人类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而是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因此不随便参与战斗,不让自己受伤,让身体保有健康能量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太常从电视上看到狮子张牙舞爪互咬,雄麋鹿用鹿角对撞,或者食人鱼用森森利齿把手臂咬下一块肉的画面,但是却忽略了一件事,我们也曾在电视上看过,狮子倦怠地趴在树荫下动也不动,鬣狗遇到冲突会选择退让,棕熊站立起来吓人,却不一定会选择攻击入侵者。基于利弊衡量,动物并不常战斗,它们只在有把握时出手,大部分时候都要把力气留待下一次更强大、更危险的敌人,或者是最有机会交配的时候。
  巨角和尖齿动物展演秀
  相比以往讨论动物行为的科普书,《动物的武器》宛如一场巨角动物展演秀,是从各种方面讨论动物武器的生成,比如从生物的性状、繁殖、遗传到栖地、食物资源、化石演化史等方面,全面地探讨长角的好处、坏处、极限甚至尺寸的变动,以往我们不知道长出大角要花多少营养,要牺牲多少代价,但透过钙质的摄取计算,就会知道鹿角为什么一定是成年雄鹿才会长出来,而且年年换新,年年都从骨骼中析出大量钙质,好能长出鹿角,迎接新一年的竞争(这也是它们为何有骨质疏松症的原因)。甚或是不同食物需求,就会分化出不同的牙齿构造。山狮、狮子偏爱偷袭式狩猎,是因为牙齿太尖容易断,不过它们吻部短而圆,咬力强,尖锐的犬齿适合快速刺穿皮下的肌肉、内脏,然后撕裂猎物;鬣狗会成群猎食,当抓到猎物时,它们短粗的脸和颚部,带来了强大的咬合力,不但能死命咬紧,臼齿还能咬碎动物的骨头;而狼长长的下颚咬合速度惊人,适合在搏斗时用犬齿咬紧猎物,将对方往地上摔,再用臼齿咬穿肌腱和骨头,把整块肉撕下来。而它们的远古亲戚剑齿虎,又是怎么狩猎的呢?剑齿虎的狩猎才辛苦,在攻击行动缓慢的小乳齿象之前,它得先拉开下颚,推出25公分长的犬齿,才能一跃跳到猎物身上,一口咬死它。用餐时,还得侧过脸啃食,以免弄断犬齿。
  真是不容易呀,在野外讨生活,动物连牙齿都不能马虎,千万年下来都各自换了一副最适合自己的武器。
  动物的武器人类的命运
  除了动物行为和武器演化史之外,艾姆兰教授同时爬梳了人类的武器进化史,思考人类武器是否有越来越巨大的特质,从远古的燧石片、弓箭到近代的枪炮、舰艇、飞机到核弹,后天的文化习得使得武器进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危险。他提出许多曾经长出巨大武器,后来绝种(大角鹿、剑齿虎)或者角慢慢缩小的物种,认为物极必反,武器不是大就有效,象征性的恐吓总有一天还是可能失控。人类是否有朝一日能够迎接巨大武器的退休?没有人能够知道。
  想象一只山狮如何猎捕白靴兔,想象一只狮子如何突袭斑马,想象一只鬣狗如何咬死羚羊,想象一只狼如何攻击绵羊群,想象远古以前,剑齿虎如何伏击小乳齿象……
  这只是动物生存游戏的其中一章。下次,当你翻开这本书,或者观看Discovery频道时,不妨注意动物们的牙齿,想象它们如何捕猎、逃跑、求生以及进食。
其他文献
《致命流感:百年治疗史》  作者:杰瑞米·布朗  译者:王晨瑜  出版方:方寸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3月  大多数专家认为,下一次疫情的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奥特姆的故事有助于把我对未来的思考集中在三件事上:我们对病毒的认知、对病毒的应对措施以及我们对下一次疫情所做的准备。  首先,在抗击流感的斗争中,我们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知道了流感的起因。1918年,当数以百万计的人卧病在床
期刊
台湾北部的文学爱好者,或者喜欢逛独立书店、二手书店的读者,在这几年很难完全没听过永乐座。在台大附近的温罗汀巷子里,每一两周就会出现文艺讲座或新书发表会,俨然法国左岸的沙龙气息。而如果你的心中一直燃烧着左派魂,一定也知道在台湾近年的书籍折扣论战中,有一篇戳出许多读者思考误区的著名文章,叫做《折扣的背后》。那篇文章,出白永乐座的文艺老板石芳瑜。  实体书店不死  在网络时代,芳瑜相信读者永远有需要实体
期刊
起初的如意算盘、打动先生让我经营书店的说帖之一,就是我可以跟一些二手书店“批货”,建立“上、中、下游”的关系。当时设想的对象,就是在九份开二手书店的乐伯。我心想乐伯的书店开得那么远,加上他对我非常友善,如果他去收书,我出多一点的钱,“中途拦截”一些到我的书店,我免去收书之苦,他收的书马上就有买家,不正是皆大欢喜的事?  没想到我的想法一提出,马上被乐伯婉拒了。乐伯看着我,很坚定地告诉我:“我可以给
期刊
大陆最早一个售卖世界各地独立出版物的线上书店,是香蕉鱼书店,2010年由苏菲和关暐创建的。在2012年,他们在大连也曾经营过实体书店/工作室,推广独立出版概念。不过后来,他们离开大连、上海,沉寂了几年。(如今回到上海,搁置的美好又再现了。)  Rosa不知道是否受到香蕉鱼书店的兴趣启蒙。在香蕉鱼书店沉寂的几年,大陆出现了两家推广独立出版物的线上书店,一家是专注大陆独立出版物的“记录厂”,另一家便是
期刊
厦门鼓浪屿被称作“琴岛”,在20世纪50年代全岛钢琴多达500多架,如今,岛上的人均钢琴拥有率也仍居全国第一。  在这样的一座岛上长大,李秋沅的记忆拼图里,钢琴也占据了重要的一角。6岁开始学琴,第二年即开始参加各种级别的比赛。练琴的过程是枯燥的,钢琴在小秋沅的眼里简直像“敌人”般的讨厌,但是她并不憎恨音乐的美妙。她努力地练琴,日复一日,直到发现“自己能够轻而易举地把这件事(弹琴)做好”的时候,练琴
期刊
年度两岸书籍设计大赏初选
期刊
只有一百本书的书店,你能开吗?  在侯季然执导的纪录片《书店里的影像诗》中,新手书店赚足了噱头,因为店里只有一百本书。恐怕只有仅卖一本书的东京森冈书店能比拼人气。不过新手书店并非为了噱头而造势,一来是受限于空间和进书成本;二来,对于人生来说,阅读一百本真正有价值的书,难道不够吗?况且,店主郑宇庭每周都会为这百本书“换血”,以“质”换“量”,你每次入店遇到的都不尽相同。  郑宇庭是台湾台东大学的教师
期刊
“有个客人让我帮他只看网络小说找个别样的娱乐,我推荐了劳伦斯·布洛克的侦探小说。《不二》这次终于进多了,冯唐的另外几本也卖不出去了,他这风终于吹过去了。有人来买了长销书《我们仨》,就让我感动了,因为回声无折扣的,我知道这是一个几年。有人拿着长书店来给我,让我帮她买,说她不在网上买书。有学生买了基本港版书,还有indie乐队的CD,说不敢再看书架了,不然没钱回不了家了。有人洋洋得意只买了几本绝版低价
期刊
写在前面    作为一个路翎研究者,我深为路翎的悲剧痛心。特别是看到他的悲剧还在行进,(酷似他的聪慧的女儿——三个女儿中的一个,前些时候曾被送进她父亲住过的同一家精神病院——请原谅我说出了这样令人难堪的事)我有几句话要说。尽管未经历过路翎们的那场灾难,但类似的情境却也感同身受。比如“文革”。我们应当看到那一代人所处的历史环境的特殊性,所以,对舒芜的行为不应特别苛求。然而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人
期刊
2020年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原本在自然的时令中,只是冬春交替的日子,却因一场疫情,恰巧也成为人文世界冬春交替的时节。图书,是构成人文世界的基石,而书店则为这块基石提供了有尊严的容身之所。汹涌的疫情,一度给实体书店笼罩空前的严寒,广西师大出版社联合浦发银行与200余家书店发起的“书店燃灯计划”应运而生,邀请李浩、计文君、顾湘、贾志刚、苏七七、骆降喜、萧易、走走、周云蓬、吴钩、韩浩月、于赓哲等知名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