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印度块菌生长的地形和土壤因子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hl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云南、四川和西藏印度块菌产区的9个地点进行调查和采样,选择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印度块菌生长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印度块菌的生长与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15个指标中提取出的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7.5%.地形因子中坡位对块菌生长的影响最大,坡位越高越不适宜块菌生长,以中坡和中下坡最佳.2)土壤因子中容重、粉粒含量、p H值、全氮含量、交换性钙镁含量是块菌生长的限制因子.容重为0.65~0.82 g·cm-3适宜块菌生长,而容重过高(>1 g·cm-3)不利于块菌的生长;粉粒含量为30.0%、砂粒含量为55.0%左右适宜块菌的生长,而粘粒含量过高不利于块菌的生长.在土壤化学因子中,p H值在6.40左右、全氮为2.29~3.70 g·kg-1、交换性钙为22.91~37.17 cmol·kg-1、交换性镁含量为1.85~2.59cmol·kg-1的环境条件适宜块菌生长.3)综合评价表明,在9个采集地点,云南省昆明市哨上村和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江色岗得分较高,其地形和土壤条件最适合块菌生长;而四川省攀枝花市二十九梁子和云南省楚雄州五顶山得分较低,其地形和土壤条件不太适宜印度块菌生长.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