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自能读书

来源 :教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1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能读书能够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更好地体现“主导”功能,能有效地训练阅读技能,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自能读书要以“书”为本,要以“读”为主,要突出“自”,要体现“能”。
  关键词:自能读书;优势;注意事项
  何谓自能读书,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和宗旨方面看,自能读书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
  一、自能读书的优势
  1.“自能读书”能够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一,自能读书突出“自”,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学的主体,有了阅读的主动权和自主性。
  第二,自能读书体现“能”,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依赖于教师的牵引,不是吞食教师送到嘴边的东西,而是依靠自己积极的读、主动的思和大胆的问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第三,自能读书强调以“读”为主,保证了学习的主体活动。
  2.能更好地体现“主导”功能。
  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阅读教学中,主导往往错位于主体,主导变成了不分难易的面面俱“导”。强调自能读书,一方面,主导的重要意义更为突出,学生自能阅读中的“导”比教师控制阅读中的“导”自然更为重要,更有必要。另一方面,主导的功能能够得以充分体现。在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最需要引导时加以引导,在最需要点拨处进行点拨,在最困惑的问题上解难答疑,像这样服务于阅读主体而又恰到好处的教学指导,才是“主导”的最佳位置和最好体现。
  3.能有效地训练阅读技能。
  传统的阅读教学,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总是装在教师的心中。教学中,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教案设计去完成一篇篇课文的阅读理解,学生得到的是教师制作的“现成饭”,一旦离开教师,学生恐怕就得“挨饿了”。“自能读书”则是学生在教师是提示和指点下,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实行阅读理解的自信悟,从而掌握一定的学法,而在自我劳动实践中悟出的结论、学到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则是最为管用的,切将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扎根。
  4.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在阅读教学中,面面俱到的反复讲解、没有思考价值的连环设问、少数尖子生“垄断”课堂、表面上的气氛活跃,造成了阅读教学的少慢差费,事倍功半。“自能读书”能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能大力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因为,自能读书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职能,激活了学生的内在动因,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的教学变繁琐的“讲”和“问”为适时的“启”和“导”,变牵着学生走为服务于学生的学;学生的阅读变被动的“听”和“答”为主动的“读”和“思”,变少数学生发言表演为人人自觉参与自主学习。这样的阅读教学,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自能读书的注意事项
  训练自能读书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进行不懈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训练学生自能读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以“书”为本。
  自能读书,首先必须坚持以“书”(课文)为本,而不能以“题”(阅读思考题)为本。训练学生阅读理解技能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依据和凭借是“书”,离开了课文,阅读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放弃书本(课文),而围绕着教师从课本中抽出的三五个问题打转转,虽然偶尔也能读读课文,但却是七零八碎点缀式的,学生无法整体感知和综合理解,这样的教法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性阅读能力的。因此,无论什么阅读方法,都必须以课本为本,并将此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全面把握,综合理解。
  2、要以“读”为主。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是一味的讲和问,而是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学生不应该是一味地听和答,而是要多读勤思,熟读精思。学生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是“读”,自能读书更应该坚持以“读”为主。“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读”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多读能迅速有效地培养语感,多读能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深透理解,多读有利于识记生字、释词析句,多读可以领悟谴词用语之妙,学习布局谋篇之法。
  3、要突出“自”。
  在阅读实践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意识、自控意识得到强化。其读书活动虽然也有教师的启发诱导,但主要还是由学生自读自思、自我感悟、自问自解、“自求得之”。
  自能读书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个体性、自主性和自为性。每一个学生的阅读都是通过自己的大脑,运用一定的读书方法和思维方法,独立地学习课文,理解内容,获取知识并形成技能。
  4、要体现“能”。
  这里的“能”是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是自能读书的核心,是学生的阅读能否取得好的效果,阅读水平能否迅速提高的关键性因素。它包括阅读的基本技能(读的技巧,思的方式)、阅读的内化因素(感知、顿悟、深究),还包括积极思考的习惯、主动求知的欲望和深入探究的意识等等。
  自能读书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和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所应追求的训练目标,其训练的形式、方法和途径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之下,老师能一如既往地很好地引导学生养成一种自主学习、自能阅读的习惯,这将能使孩子们的成长更迅速!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国内中职德育实效性普遍较低,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抽样调查和经验总结,提出增强中职德育实效的对策:基于对学生的深刻分析,构建合适的中职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和设计有效的德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职;德育;实效性  1.引言  西晋陈寿认为: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北宋司马光也指出了“德”的重要性: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实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长期以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却被广大教师所忽视,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及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原则;策略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长期以来都没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广大一线教师丧失了最基本的发言权。但是随着小学英语教育在课程中逐步受到重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针对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展开了分析,而后就如何切实提升英语教学有效性展开了讨论,对于提升英语阅读环节教学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字: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性  初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与小学有着极大的不同。一方面升学考试的确不容忽视,另一个方面教学大纲以及社会环境都从客观上要求初中阶段的教学活动给予学生素质的打造以更多的关注。就目前的英语教学状况而言,阅读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考虑
期刊
摘要: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的群体,其不仅扮演“传道授业者”的角色,更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启蒙者、引导者。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发展的特征,在一定程度崇拜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教师的言语、知识、行为等人格方面的魅力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从而为教师如何为人师表树立模范。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影响  事实证明,人们对于自己喜欢和尊崇的人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规模越来越庞大,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大学辅导员的工作重要性日渐突出。本文提出辅导员渐进式自我发展这一概念,从渐进式自我发展的必要性、需要克服的困难和实现辅导员渐进式自我发展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辅导员;渐进式;自我发展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健
期刊
摘要:据网上资料显示,目前高校学生有心理障碍倾向者15%~20%。笔者在我校400名大一学生中用SAS量表测试,粗分50—55轻度焦虑倾向者3%;大二100名学生中相同的测试,粗分50—56轻度焦虑倾向者4%(样本较小)。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当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自我调适  高职院校学生与正规本科院校学生在生理成长阶段上是相同的,18~25岁的年龄段,具有相同的生理与
期刊
摘要:结课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结课,对教学内容起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文章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结课的实践意义,结课的主要形式及注意的原则。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课技巧  一堂好课需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更需要一个圆满的结尾。结课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教师不但要对所授知识或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定型、概括、深化,又要
期刊
摘要:初中生的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老师要明确课堂提问的重要性,进行有技巧的提问,不仅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好的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来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语文,不再是之前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  在新的教
期刊
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居住紧密相关,了解,探索和把握空间,能使学生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在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着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可见在学习中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使学生在体验中发展空间观念?  一、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将视野拓展到生活空间,有助于空间观念的培养。  孩子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期刊
摘要:情感素养的提高是新课改的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进行理性的思考,追求高雅,抒写关怀,以提高情感素养。  关键词:情感素养;提高;思考;理化;高雅;美化;关怀;深化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心理体验,很多情况下,它只是一种本能的反映,只停留在自然状态中。但是,人的生存状态,具有浓重的社会色彩,人的喜怒哀乐不可能只是简单的,不经雕琢的初级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