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同时测定刺山柑果实正丁醇部位中3种成分及该部位抑菌活性

来源 :中成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q5157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L.果实正丁醇部位中3种成分的含量,并评价该部位抑菌活性.方法 该药材正丁醇部位的分析采用岛津Inert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含0.1%甲酸)-乙酸铵(含0.1%甲酸)(25∶75);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80 nm.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该部位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 芦丁、对羟基苯甲酸、异槲皮苷分别在0.5 ~ 16 μg/mL(r=0.9994)、1~ 32 μg/mL(r=0.9998)、0.5~16 μg/mL (r=0.998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0.62%、100.84%、91.82%,RSD分别为3.45%、3.02%、4.62%.正丁醇部位对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25、6.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50、50、12.5 mg/mL.讨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刺山柑的质量控制,而且其正丁醇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抑菌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不同包装对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稳定性的影响,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分别对玻璃瓶装、聚酯瓶装抗病毒口服液进行长期稳定性试验、加速试验,HPLC法考察连翘苷含量变化。结果连翘苷含量随着贮存时间延长而降低,并且在玻璃瓶中更稳定。结论玻璃瓶装抗病毒口服液更有利于保持连翘苷稳定性。
目的探究刘氏正骨方2号对过表达Sclerostin腺病毒转染后BMSCs中Wnt信号通路及成骨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刘氏正骨方2号含药血清、BMP-2干预BMSCs,并分为对照组、中药组、BMP-2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诱导28 d后各组细胞ALP活性和矿化情况,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ol1A2、OCN、OPN、Sclerostin表达。采用腺病毒转染技术过表达BMSCs中Sclerostin基因,分为空白对照组、过表达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