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生于妓院》影片剪辑分析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z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群像形式展现了印度红灯区的景象,以孩子的视角触及到红灯区生活与生存的各个片段碎片,共用了八个特写来连接9小段,有外到内360度展现这些红灯区孩子们的具体生存环境。
  《生于妓院》讲述导演zana在加尔各答红灯区教孩子摄影。孩子们手持相机拍下了外人看不到的隐晦世界,帮助孩子们争取受教育的权利。本文通过对该片的分析,对于该片影片结构,剪辑特色,以及做了一些浅显的剖析和整理。
  故事是导演教印度加尔各答红灯区孩子学习摄影,以及她努力为孩子们打开接受教育和抓住机遇的大门。影片一开始就阐明了在加尔各答面对贫困的性工作者的孩子的艰难处境,但是故事的目标是相当具体的。该片的主线是导演zana和8个孩子为中心展开的。通过zana给孩子们的相机,孩子用它去拍摄自己身边的人事物,按照个体的顺序分别记录了8个孩子的家庭生活环境,记录了孩子们自己对生活的了解和想法。通过孩子们的口吻叙述,在他们的记录结束的背后都会穿插孩子们自己拿相机拍的照片,孩子们的胶片和照片也成为了故事得以发展与进行的线索,与后面他们的作品在纽约、加尔各答和阿姆斯特丹都举行了展览,作品卖得的钱又资助孩子们进入学校去学习在叙事结构上形成呼应。在这其中,主线揭示了孩子的成长与家庭与身处环境的矛盾,摄影师与孩子家庭的冲突,家庭内部的冲突,以及最后举行展览,联系学校的困难。
  “他们渴望学习如何使用照相机”,她在画外音中说到,“正在这时候,我想去教他们使用照相机,进而通过他们的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这个可能非常有意义”。几分钟后,导演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也就是本片的线索。”他们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她说“问题是我能够找到一所将会接纳这些妓女的孩子的学校,而且是一所好的学校吗?”于是,这就有了这部影片的一个悬念,当时印度的现状是大部分学校都不接受红灯区的孩子。影片中他们敏感的身份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能否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成为全片最大的悬念。
  取几小段从不同层面来分析这部影片的剪辑特色。镜头的剪辑虽然看似行云流水不经意,却都是有着明确的目的和重点。镜头对情绪的表达,气氛的渲染有强烈推动作用。镜头都是成组出现的,最长的长镜头也不过3分钟,分切明确,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而对象也仅仅锁定在这八个孩子身上。
  开篇红灯区景象与孩子们天真面孔的蒙太奇剪辑天衣无缝,用孩子天真的眼神和成人世界堕落污秽的环境形成强烈对比,开门见山的点出了影片表达的最大矛盾。以群像形式展现了印度红灯区的景象,以孩子的视角触及到红灯区生活与生存的各个片段碎片,用影片中出现的八个小主角们的面部特写(主要是眼神)来衔接,共用了八个特写来连接9小段,有外到内360度展现这些红灯区孩子们的具体生存环境,及女孩面部复杂的情绪,恐惧,无奈……这个段落一共是23个镜头,可以归纳为7组镜头。开篇镜头是昏暗的灯泡被苍蝇环绕。八个主角孩子的八个特写为一组,用这八个特写来结构这个段落的镜头。第二组镜头是红灯区的俯视全景到中景,一个前进式的句式,将我们视线由整体引导局部,情绪会随之而上升。第三组镜头是由四个升格镜头组成,红灯区的内部,缓慢的动作配上印度传统音乐的前奏,营造出迟缓压抑和腐朽的氛围。第四组,五个镜头匆忙的人流,低角度拍摄,模拟孩子的视角。第五组,4个镜头组成,人流中滞留在墙角的站街女。第六组,嫖客以及红灯区男性的形象概括,4个镜头,分别是数钱,喝酒,进妓女闺房,攀谈。第七组,4个镜头妓女的生活局部,第八组4个镜头勾勒出红灯区孩子的生活局部,以孩子从拥挤逼仄的红灯区巷弄往一片模糊光明的屋外走作为这组镜头的结束。
  影片中出现的照片,不仅是本部影片剪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部纪录片的核心故事线和重要推动力。照片几乎构成了整部影片的结构和灵魂。
  在片头之后,第一段,一共有7组镜头组成。这里包含了记录镜头,采访镜头和照片。在第一组镜头少女琪琪面对采访云淡风轻的谈及自己阴暗的未来之后,出现了一组红灯区妓女生活的黑白照片。这组照片镜头下的红灯区是一片充满死亡、暴力和性的废墟。导演的画外音起,叙述自己这几年在红灯区的感触和无奈以及为何要教这些孩子摄影,画外音一直到本幕的结束。一组夜幕低垂下红灯区内手持移动长镜头(模拟孩子的低视角拍摄)快速移动,接了一组红灯区生活的照片,最后一张是导演zana坐在孩子身边拿着相机对镜头拍摄。镜头拉近,到zana特写,画外音正好也说道为何要教孩子摄影。这个镜头带出本片最最主要的道具角色—相机,后面的镜头仿佛也是透过相机的小小监视器看到的。接下来是一组手持跟拍,6个镜头组成一个由孩子们带领从筒子楼楼梯往下走到天井的情节。承接的是9张孩子们生活的黑白照片,和上一组照片截然不同的是深处红灯区的孩子每天所看到的世界,不只有肮脏的交易、颓靡还有笑脸、阳光、温暖感动。最后一组是导演zana带着孩子们学摄影。解说和镜头同时结束。
  影片不仅故事段落内部的剪辑得当,而且各个不同段落之间的组接也紧扣主题,一针见血。影片正片是用访谈加生活片段以及孩子们的照片构建起每个人的形象和处境。用摄影课作为衔接,其中又有几件大事件,入去动物园,去海边,帮孩子们申请学校,以及阿吉的丹麦之行。段落的剪辑渲染节奏控制的松紧合适,每当展现出红灯区孩子轻松欢快一面时,又抛出悬念,情绪急转直下。当段落故事展现出孩子生活的矛盾时,导演努力无奈地渲染情绪,紧接着会出现一段缓慢摇曳的红灯区长镜头,虽然导演和孩子们努力想改变现状,但是红灯区像个亘古不变的牢笼一样,锁住这些孩子。
  在坐公交车去海边那个段落从36:48到43:53.。从两个快速的外景镜头开始,接着小女孩叫“快点,车来啦”,然后是他们乘公交车的镜头,接着是孩子们在海边一个很长的场景。,他们惊讶于大海,在海边嬉戏,拍照。之后,夜幕降临,他们在返回加尔各答的公交车上跳舞。车到达后,孩子们穿过大街,走过成排的性工作者身边,穿过狭窄的通道回家。
  这个段落对整部影片中的一系列事起了推动作用。她展示了孩子们独立,活泼,有思想的一面。这些照片,尤其是阿吉水桶倒沙子的照片在影片中特别出现几次。但是这个欢快的场景马上就和接下来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下一段就看到了在红灯区其中一个孩子挨揍,一个妓女在辱骂他和其他的妓女。紧接着的场记,几个孩子呆在汽车里,听到导演zana的画外音“我不是一个社区工作者,我甚至不是一个老师。你知道,那就是我的恐惧—我真的什么都做不了,甚至是在帮助孩子们接受教育上也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是如果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他们便难逃厄运了。”看到短短一天的逃离红灯区,孩子们是多么的愉快,但是对他们的生活起不了丝毫的改变。于是后面紧接着就是zana带着孩子们去找能接受他们的学校,但是要求繁多,程序冗杂。
  关于这部影片镜头剪辑行云流水,情绪的表达和叙事完美结合。手持镜头的运用和浓郁印度风情的背景音乐相得益彰,展现出浓郁的地域质感。导演把镜头对准孩子,孩子们拍摄的图片、他们对生活遭遇的口述、红灯区迷乱摇曳的街景、以及导演zana本人为解救那一群孩子们所做的种种努力,让我们真正看到了真实的加尔各答红灯区,以及这样一群弱势的孩子。
  【参考文献】
  [1]张会军.电视摄影画面创作[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2][美]希拉·柯伦·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孙红云译.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广州.2011
  [3]黎小峰,贾恺.纪录片创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其他文献
>导语:  地处浙江嘉善县的西塘很小,方圆才两平方公里。相传春秋时伍子胥为修筑水利所凿伍子塘之水直抵境内市河,故也有“胥塘”之称。唐宋时这里就有大姓人家建宅居住,聚成村庄,至元明已是颇具规模的市镇。虽建镇至今仅600年,却完整的保留下明清古建筑,被称为“活着的千年古镇”。  从明清开始,西塘的街渠就依河而建,民居也临水而筑,到如今便也自成特色:“桥多弄多廊棚多”。在西塘,104座桥,古厚淳朴,倾听
山茶花的美,让人目不暇接。纯洁的白色、艳丽的红色,乃至珍稀的靛青、淡绿、鹅黄,染上层层叠叠的花瓣。有挑染、点染、条染、全染、覆染、叠染……。
目的:提高精神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观察组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并与对照组在有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研
摘要:  博物馆解说具有教育、引导、提供信息、增强体验效果的功能,是沟通博物馆、展品与游客之间的重要桥梁。解说服务作为博物馆管理的重要环节,解说效果既是影响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检验博物馆服务的重要指标。 因此,如何让游客通过解说服务,达到知性,感性与休闲兼具的游憩体验,评估解说效果,对博物馆功能的实现和提升,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博物馆;解说效果评估;游客体验;知识获得  随着文化旅游
分析移动IPv6中的TCP拥塞控制机制和移动检测技术,讨论一个改进的越区切换算法,并采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抑制了由于移动节点的越区
【摘要】作为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和多种方法,才能得以实现。本文从五个方面具体论述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一是读——精读课文,多看课外书,摘录好词佳句;二是察——细致观察,积累写作素材;三是说——重视口语训练,为写作做铺垫;四是写——持之以恒地写日记;五是改——反复修改文章。  【关键词】读;察;说;写;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是衡量
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从语篇分析的角度,使用侯仪的词汇重复模式,对比分析30名排英语专业大一本科生优劣汉译英译文中的词汇重复使用特点,探讨词汇重复与汉译英译文质量
S盒是现代对称密码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多敖分组密码中唯一的非线性蛄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分组密码的安全性。利用Walsh谱理论,分析中国最新分组密码标准SMS4算法S盒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