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栎林全林整体生长模型及其应用

来源 :林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5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汪清林业局1997年、2007年森林经理调查的61块蒙古栎林的固定样地数据建立了蒙古栎林全林整体模型。全林整体模型是一组非线性联立方程组,它由8个非线性模型组成。利用Forstat2.0软件中的"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求解模型参数,保证了模型的无偏性。"刀切法"检验结果表明各林分因子的平均相对误差和相对均方误差均在15%以下。应用全林整体模型可以进行不同初始条件林分的生长分析及制定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分密度控制图,为蒙古栎林的经营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研究了马尾松花粉重要仓贮害虫印度谷螟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印度谷螟在浙江省富阳市1年发生5代,以成熟幼虫散居包装箱、家具、室内墙角等缝隙和纸张等堆积物间越冬。成虫
为研究树干倾斜角度对应压木木材细胞壁形成过程的影响,以7年生红松苗木为研究对象,对其茎干进行不同角度的倾斜处理。先后测定苗木的树高和胸径、木材形成组织中的木质素和
围绕"管理可被视作一种组织资源"这一观点,结合经典的基于资源的观点(RBV),对管理行为的资源属性进行了深度剖析。首先深入分析了将管理看作组织资源的重要性和科学性,然后基于对
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2005-2007年对浙江东明山森林公园毛竹林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到42439号标本,隶属于17目,126科,5
越来越深的感受到教育与人才培养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这篇文章开始打算写到现在也有两个月了-期间偶尔翻看一下,也很难写的好,总觉得认真写一篇文章,也没人看是不是值得,想
以Web of Science收录的国外文献作为数据采集的样本,运用分析工具CiteSpace,采用最新可视化技术与科学计量学方法,绘制知识管理与创新关系研究的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和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