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的情感之花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qiao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为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每一位初中生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情感必然成为师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因此,想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使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引发趣味,创设情感氛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感知和理解语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在情境中运用,在情境中发展。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能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的导入语,或是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精神活跃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新鲜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我在教《故乡》一课就设置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我们都深爱自己的故乡。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写故乡、思故乡,赞美故乡风土人情的有之,抒发对故乡离情别绪的有之,描写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激动和欣喜的有之……鲁迅也是凡人,他一九一九年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来跟随《故乡》中“我”的足迹一起去感同身受一下吧……这样就激起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我”回故乡的喜乐悲愁了。
  二.借助朗读,激发情感
  “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沁园春·雪》,上阕要读得豪情万丈,下阕要读得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得意气轩昂,这样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而《最后一次讲演》中以低沉的喉音平静地叙述李公朴的遇难,随之音量逐渐加大,音速逐渐加快,情感也逐渐由激动→愤怒→咆哮→自豪,这样闻一多先生当时爱憎分明的感情、闪光的泪花、悲愤的神情、有力的手势就如在眼前了。同样,只有抱着掏心掏肺的心态、带着恳切无比的语气朗读才能体会得到《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苦……
  三.文以传情,披文以入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章是心灵的产物,鉴赏一篇文章同样也需要用心灵去感悟,只有观赏者的心灵和创作者的心灵产生了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才算读懂了一篇文章。所以说,在潜移默化上,在情感熏陶上,在对于学生思想产生影响上,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语文课堂教学能做到“披文以入情”,以及“讲文以入情”,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以认同并引起共鸣。这就跟演员演戏要“进入角色”是一样的,那么关键是如何使学生“进入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地选择突破口和切入点,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让文中所写的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意,猛烈叩击学生心扉,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让学生跨越时空、激发兴趣、丰富想象、激活思维,受到情感熏陶。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从文本的解读当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脱离文本的说教不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特征。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纯洁的感情、坚贞高尚的节操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事实证明,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开展情感教育能使学生具有健康乐观的情感,从而热爱生活、向往未来、拼搏进取、学有所成。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并发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使语文教育做到“知识、能力、情感和世界观、“价值观”的统一,真正让语文课堂绽放出学生情感之花,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张贵忠,教师,现居湖北郧县。
其他文献
英语写作教学是很多小学一线教师感到无奈的一个版块.他们认为,虽然自己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但是,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们总是无法快速地整理自己的
期刊
本土音乐在地方高校音乐课程开发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作用,把本土传统音乐引入地方高校音乐教学中来,不仅可以优化课程结构,体现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
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教师辛苦,学生积极性也很难调动。这种授课方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是极其低效的。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教师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动起来,主动钻研、探究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提升思维水平,陶冶情操。  课前知己知彼,设置问题方能有的放矢。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反复斟酌后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接着设计学案,考察学生一部分重点的语言基础知识的理解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情况。而
Some great civilizations live on through time,and their achievements are constantly celebrated by their descendants1.The great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thousands
Word Spy网站对pink eye的解释为“a relatively short flight that leaves late in the evening(深夜起飞且航程相对较短的航班)”.它亦可作为形容词使用,例如pink eye/pink
期刊
写作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体现了学生的书面英语表达水平,也是学生英语水平的最终反映.写作训练离不开素材,素材往往来自于日常生活.作为小学英语老师,应善于在教学中
期刊
<正>新世纪之初,洛庄汉墓乐器出土是音乐考古学继曾侯乙墓乐器群出土之后,又一震撼国内音乐界的重大事件。音乐考古学家王子初曾在《洛庄汉墓出土乐器述略》1一文中对乐器出
今年早些时候,开普敦成为新闻焦点:市政当局宣布,这座城市的水资源即将用尽,并宣布了供水枯竭的“归零日”.到2050年,世界上66%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地区,但他们是否将面临一个
期刊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