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田土壤酸化产生的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20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蔬菜地土壤酸化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连作地块和棚室菜地更甚,酸化成为蔬菜栽培中的“顽疾”。酸化的土壤存在着性状劣变、微生物遭破坏和活性下降、青枯病等土传病虫害增多、硝化能力下降等问题,常导致蔬菜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抗逆性差,蔬菜产品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等,因此,菜农朋友应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 蔬菜田土壤酸化产生的原因 菜田长期过量施用氯化铵、硫酸钾、氯化钾等酸性肥料,会进一步加剧土壤酸化。由于长期连作和灌(浇)水淋溶等因素影响,使得土壤中钙、镁等碱性离子不断减少,酸性离子不断增加。蔬菜根系本身也会分泌有机酸,长期连作情况下亦会加重土壤酸化。施肥不平衡,钙、镁等中量元素投入不足,而氮、磷、钾施用比例过大,易引起蔬菜田土壤酸化。不重视厩肥等的有机肥施用,过分依赖施用化学肥料,是当前蔬菜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酸雨增加,被工业酸性水污染的水源有增无减,也使菜田土壤酸化加快和增多。
  2. 综合防治措施
  ①轮作。利用作物的不同需肥和吸肥特性进行轮作,如蔬菜与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轮作,对防控菜田土壤酸化效果不错。
  ②重视农家肥的施用。猪、牛、人粪(尿)等农家肥养分丰富、全面,有机质含量高,非常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良性形成和理化性状的改善,因此,一定要重视这类肥料的施用。一般每茬蔬菜每亩应混土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等农家肥1500~2000千克。
  ③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传统的估测式施肥方法,缺乏科学性和精准性。多数蔬菜吸收氮、磷、钾的比例为1∶0.3∶1.03,然而不少菜田施用的氮、磷、钾的比例为1∶1.09∶0.54,即磷偏多,氮、钾偏少。这种施肥误区应加以纠正。有条件的地方一定要事先对菜田土壤取样,检测后根据需求进行补充,用平衡施肥法进行配方施肥,可有效控制土壤酸化。
  ④化肥要轮换施用。平时要尽量选用中性肥料,但无论哪种肥料都应杜绝长期、大量或超量施用。尽量做到钙镁磷肥、草木灰、硝酸钙等碱性肥料与硫酸铵、硝酸铵和硝酸钾等酸性肥料轮换施用。
  ⑤用生石灰改良土壤。多数蔬菜可在pH值6.5~6.8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发育。对于酸性较重或很重的土壤,施用生石灰粉有快速改良效果。生石灰宜用石灰粉,在播种或定植前撒于地面,后翻耙1~2次,使其充分与土壤混合。生石灰每亩施用量:土壤pH值<5的用200千克,pH值为5~5.5的用130千克,pH值为5.5~5.9的用65千克,pH值为6~6.5的用33千克。
  ⑥工业酸化的治理。凡有酸化废弃物等有害物排出的企业,一定要配套建设酸化废弃物等的处理设施,所有酸化废弃物等未经处理不得向水中和空气中排放。
  (作者联系地址: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 邮编:330700)
其他文献
11月25日,网易CEO丁磊坚持7年养的“丁家猪(官方名叫“网易未央黑猪”)”成了“史上最贵的猪”,三头“丁家猪”拍出天价:25日第一头猪拍出了109501元,26日第二头拍出16万元,27日第三
角膜炎是危害山羊健康的常见疾病。1病因1.1管理因素圈舍通风不良,舍内氨气浓度超标,圈舍阴暗、潮湿;饲草种类单一,营养缺乏;慢性黄曲霉毒素中毒;应激因素,包括热应激、冷应
种公猪的经济价值最高,对猪群的质量影响最大,但实际生产中因饲养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种公猪过肥或过瘦、无精或少精、自淫、肢蹄患病等现象经常发生,严重降低了种公猪的种用和经济价值。鉴于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将种公猪精细饲养管理技术推介给广大养猪户。  一、种公猪的繁殖生理特点  1. 睾丸重量大,国外选育品种睾丸重量为1000~1200克。  2. 睾丸位置靠近腹部,且皮肤的伸缩力低于其他家畜,不
浙江省金华市从日本引进优质草莓新品种红颊,试种后表现出口味佳、品质好(可溶性固形物11%~14%)、果型大(平均重14~17克,其中一代顶果平均重50克,大果达100克以上)、产量高(280克/株,1500~2000千克/亩)、耐储运(硬度为0.21~0.25千克/米2)等突出优点,市场售价比丰香草莓高6元/千克以上,每亩收益达2万元,高的达3万余元,经济效益明显好于丰香,因此深受草莓种植者和消费
1 洼地绵羊的基本情况洼地绵羊是生长在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域的地方绵羊品种,是山东省优良的地方畜禽品种,被列入山东省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肉用性能好、耐粗饲、抗病、肉毛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化肥施用量很大。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化肥消费量超过5300万吨,占世界化肥消费量的1/3;单位面积施肥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其中,每年施用氮肥3450余万吨,而利用率只有35%,每年损失达1400万吨;磷肥消费量在1100万吨以上;钾肥消费量达750万吨:因此,我国农业生产施用化肥的技术路线应是合理施肥、科学施肥,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千方百计地提高化肥利用率。现将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