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o_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引入了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论,且基于多元系统理论这一视角,介绍了它的内容和批评方法,并从全新的视角对从改革开放至今产生的20多种汉译本的《洛丽塔》进行历时性描述的与研究。本文力图阐明以下要点:一、翻译行为直接受译入语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控制。二、《洛丽塔》汉译本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功能。三、为了发展完整的翻译批评系统,进而推动翻译文学事业的发展,文学翻译批评研究不仅要用运定性翻译批评研究方法而且还要应用描写性翻译批评研究方法。
  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描写性研究;文学翻译批评;《洛丽塔》
  作者简介:王雪玲,女,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天津理工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2
  1、介绍
  从目前来看,“标准—分析—结论”模式仍然是国内翻译批评的典型特征表现而且占有主导地位。定性翻译批评适用于评价共时性的文学作品,但对评价不同历史时期的同一文学作品或者是遥远时代所产生的文学作品,就会展现出其局限性。而描写性翻译批评恰好可以有效的弥补这一缺陷。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最早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来自于多元系统理论,由特拉维夫大学学派所创立。在20 世纪90年代,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且提出了描写性的翻译研究方法论。“该方法论是将翻译结果视为既成事实, 影响翻译过程的社会历史因素以及译作品在译语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并对此进行全面历史性描述(comprehensive diachronic description )。”所以描写性的翻译批评方法可以对很多年以前的译文作品或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的同一作品进行研究。而它能够很好地避免翻译者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从而相对客观的传达出原作品真正的特征和价值,因此,对于跨越了五十多年产生了20多种汉译本的《洛丽塔》汉译事业十分适合这种描写性研究方法。
  2、<<洛丽塔>> 汉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
  2.1对<<洛丽塔>> 汉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的必要性
  著名小说《洛丽塔》,作为美国后现代主义的先锋之作,自问世以来便褒贬不一。在1964 年《洛丽塔》出现了其第一个中译本,到1989年迎来了洛丽塔在中国译界的高峰时期,直到新世纪,共出现了20多个中译本,深受读者喜爱。然而,由于这些译本产生于不同的年代与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下,所以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比如说译作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甚至是同一部作品不同历史时期翻译后的文字数量相差十几万字。究其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译者个人理解的不同,另一部分是由译者受特定的历史因素的影响。显然,如果只用单一的翻译标准对这些译本进行规定性的评价和分析评论,则会抹杀其历史价值。所以为了真正获得<<洛丽塔>>的价值与意义,我们应该进行全面历时性研究每种译本的特征以及其产生的原因。
  2.2《洛丽塔》汉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
  2.2.1《洛丽塔》24种汉译本简介
  2.2.2<<洛丽塔>> 汉译事业的历时性描述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前期
  1964年,中国台湾的赵尔心翻译的中文版的《罗丽泰》出版了,这是改革开放前期出版的唯一一本《洛丽塔》的中译本,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这部译作不仅是从对当代大众文化的介入还是对考察当代作家作品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20世纪中叶到80年代早期,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影响并控制了翻译出版业。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了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干预和控制的加强,国家成为了这一时期对翻译者和出版社约束和规范的主要操纵者。国家对文化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整治和操控,比如对翻译出版社的改制,以及后来的对民营出版机构进行的公私合营,直到使得整个出版行业完全成为了国有企业。(宋应离,1999:124)这使得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出版权掌握在了新成立的少数几家出版社。国家加强了翻译出版的控制,通过统一对出版社规划翻译选题,然后请一些专门的特定译者进行翻译,所以这一历史时期译介外国文学作品是为政治服务的,实施这一系列措施主要是为了与我国计划性经济体制相适应。这些变革也涉及到了文化生產与文化消费体制方面。国家选择适合当时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发展方面的作品来组织翻译,这样做一方面为国内读者开辟了解外国文学的道路,然而,在另一方面国家又严格管控出版社的翻译作品,对出版社进行“操控”。文革结束以后,越来越宽松开放的文化环境为翻译出版迎来了一个新阶段,出版翻译作品不再是像文革前那样由少数国有出版社掌控,翻译出版活动逐渐遍及到全国各地,而且逐渐形成有系统的选择。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之后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巨大的变化不仅发生在政治环境和经济体制方面,而且对文化方面也逐渐展现出更加宽松和包容这就加速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全面繁荣兴盛。随即在翻译界中国迎来了新一轮的高潮,因此《洛丽塔》也就成了此轮翻译高潮中的一员。《洛丽塔》不再是大众眼中的“低级情色”之流而是“严肃文学”作品,这近乎颠覆性的改变是由新时期国内译入语境的变化造成的。这一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读者对《洛丽塔》的接受指向,同时也揭示了主流意识形态对翻译作品在翻译过程中的影响与操控可以造成了其外在形象的变化。
  80年代初期,由于之前政治经济文化而忽略的欧美文学作品在这一时间终于进入了翻译界,纳博科夫的作品也在其中。首先是那些主要的外国文学译介刊物纷纷刊登了他的小说。《洛丽塔》由这些权威杂志的译介活动进入了专业学者的视野进而普及到了普通读者中间,这使得它的作者纳博科夫走向了大众视野而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如此,由于《洛丽塔》本身题材的特性使得其在开放初期,各项政策及译者包括读者都没有做到完全的接受。第一位译介纳博科夫的翻译家梅绍武起初是对编辑邀请他翻译《洛丽塔》持拒绝的态度。他拒绝的理由是尽管《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最出色的一部小说作品,但它讲述的是一对年龄悬殊的老头和十几岁的少女之间的恋爱故事,他认为这不符合我们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所以他愿意翻译这部小说。最终在1989年,随着改革开放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深化,《洛丽塔》也最终突迎来了其译介活动全新的高峰时期。   第三阶段:新世纪至今
  进入新世纪至今,对于《洛丽塔》又有不少新译本。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译林出版社和外研社出版社先后出版了英文版的 LOLITA。随后几年内,有三家出版社都相继再版《洛丽塔》,它们分别是:译林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和漓江出版社。仅仅在2001年就又出现了四种版本的《洛丽塔》,它们分别是:在由秦亚军翻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由徐前进翻译,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出版社出版;周敬翻译,吉林摄影出版社出以及由王艳翻译,远方出版社出版。主万翻译的《洛丽塔》在2005年12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按照享誉世界的专家注释本翻译出来的全新的全译本,为读者尽可能的呈现出了一部原汁原味的作品,由于《洛丽塔》的全译本为中国的读者展现出了一个他们认为不可思议的故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热情,这使得《洛丽塔》的全译本在面世仅一个月就取得了近三万册销售量的佳绩。后来,纳博科夫作品的独家出版版权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取得。随着阅读《洛丽塔》热情的高涨,其作者纳博科夫及他的其他作品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并且逐渐走进了我国高校外国文学的课堂。各出版社也开始了争相出版纳博科夫的作品,比如2000年,学林出版社出版的《美国当代小说》中有专章详细介绍纳博科夫,而且还附有一篇专门研究《洛丽塔》的艺术价值的文章,它就是《绝望的自白,真实的悲剧》。而且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俄罗斯文学简史》中将纳博科夫誉为“20世纪世界上赢得读者最多的俄罗斯作家之一”。(任光宣, 2006)
  3、结论
  本文从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论着眼,然后以全新的视角对从改革开放到新世纪近半个世纪的20多种《洛丽塔》的汉译本进行了纵向历时性的描写性研究,不仅对横跨50余年的译本进行了全面历时性描写而且还进一步梳理了翻译历程的发展脉络。这种全面的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能够客观的阐释这50余年中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下的翻译现象,特别是对于产生于遥远时代的翻译作品以及不同历史条件下对同一文学作品译本的研究。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可以有效弥补规定性翻译批评方法的局限性。并且通过对以上不同历史时期《洛丽塔》的译本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文学作品的翻译受控于译入语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即为其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所服务。出版社只有对译本进行符合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意志的改写才能争取到译本出版的可能性。如果这种方式可以发掘出作品的进步性和思想意义也不失为翻译选择规范中的一种。
  参考文献:
  [1]Andrew, Field. 1993. Nabokov: A Bibliography[M]. New York: Mc Graw-Hill.
  [2]Bassnett, Susan
其他文献
建筑界的“野生世界”  2017年8月6日晚,网络演讲平台“一席”发布了清华博士生徐腾的演讲《现在隆重介绍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一尊神仙》。  视频中,徐腾留着一头短发、齐刘海儿,戴着圆框眼镜,站在舞台中央,表情严肃地做自我介绍:“我现在是一名国家一级注册没报名建筑师,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青年还不是学者。”台下观众哄笑。接着,舞台背景变成了一道闪电,他说自己“被历史选中了”。他变身导游,带着观众游览他
摘 要:双雪涛的短篇小说《间距》秉承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有效运用现代主义手法和技巧,书写出了现代都市人失落的悲哀和人生的空虚感,以及在混沌之余倾泻出来的温暖的底色。实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在当代语境下的新表达。  关键词:《间距》;“Q”;现代主义  作者简介:张小霞(1994-),女,汉族,山西省忻州市人,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教育“体系”和“门户”的隔阂造成教育领域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不和谐局面,筑起教育沟通和互认的藩篱。开放教育承担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的使命,教育立交桥是完成该使命的必由之路,而学习成果互认是架构教育立交桥的关键环节。本文论证了开放教育解决教育沟通和互认问题的可行性,整理和分析了我国当前开放教育立交桥的典型实践案例,总结出当前开放教育立交桥纵向衔接的成功经验和横向沟通的不
盡管VR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益处,但也有些挑战需要我们去面对,如设备创新、价格过于昂贵等。总之,VR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Being a relatively new technology, VR technology is clearly just beginning to take off. There are companies producing their own VR hea
当如今谈及白T恤的时候,如果我们依旧把马龙·白兰度穿着的紧裹身体的白T当成标准讲给你,那真的太怀旧了。白T更像是给设計师每季必考的一道白纸命题,却季季丰富多彩。因此我们请来了何猷君为我们演绎6款新奇有趣的白T恤。
@姜春康:个税改革,仅以提高起征点为方向容易走进“死胡同”。“劫富济贫”,才应该成为个税努力的方向,如果个税不能作为“重点照顾中低收入者的政策调整”姿态出现,势必出现穷人多缴税的外部不經济效果,这肯定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  @杨志勇:个人所得税不是对个人收入增加的惩罚,盲目地将个人所得税视为一种“劫富济贫”式的税种,最终可能反受其害。税源可能因为错误的个人所得税而萎缩,结果导致能够用于公共服务和社
经销商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盈利,这样的因果关系是不可颠倒的。在这个问题上,经销商不会有更长远的规划,放长线钓大鱼,所有经销商职业经理人及团队都是短期的。  提及即将实施的“汽车三包”, 笔者认为这个法案离真正落地并顺畅实施还有相当长的距离,还需要认真研究细节。客户说有质量问题,厂家就能找出一千个理由说明不是质量问题,专家组裁判能否做到公正性?有些环节没有好好的想清楚就要实施,到最后大家都不敢卖车,那
摘 要:《慈悲》是作家路内的最新长篇小说,语言疏朗、深邃,全书12万字,分为38个小节,本文将重点分析第1、2两个小节,并指出这两个小节对整部在作品叙述基调、故事发展、情节结构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慈悲》;悖论;困境  作者简介:刘鹏(1987.4-),男,汉,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圖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
摘要:情绪识别是当前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情绪识别目前多采用面部表情、身体行为和语音信号分析法。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兴趣点的情绪识别算法,该算法从包含情绪特征的视频中提取大量的时空兴趣点,并将兴趣点进行优化处理,从而对情绪进行袁征,最后利用最近邻分类和支持向量分类分别进行情绪识别。实验在FABO数据库下,分析了开心,悲伤,恐惧,愤怒,迷惑,无聊,惊喜七种不同的情绪,分别对面部和面
曼哈顿金融区一个宜人的夜晚,在一家叫作Stout的酒吧里,每个人都在玩儿Tinder。酒桌边坐满了在华尔街的金钱交易中忙碌了一整天的男男女女,现在他们仍在忙碌地寻找——床伴。每个人都边喝酒边膘着手机屏幕,Tinder上显示的陌生面孔被他们左右滑来滑去,其中或许就有稍后其度良宵的对象,也可能没有。“哎哟,这哥们儿有啤酒肚,”一名年轻女性对屏幕上的一张照片评论道,然后把照片向左滑掉(表示不感兴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