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血压节律影响因素的分析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血压节律可能存在的异常并讨论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于透析间期(透析前1 d)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非高血压组、高血压控制组及高血压未控制组.监测或评估3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肌酐(Ser)、Kt/V、血清钙(Ca)、磷(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IDWG)、Morisky依从性评分等.对相应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影响血压节律的因素.结果 (1)动态血压相关参数包括夜间血压下降率、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夜间下降率、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杓形血压比例在1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未控制组的24 h平均脉压比其他两组高[(80.06±13.41)比(53.00±7.73)、(57.85±21.97)mm Hg,均P<0.01].(2)3组患者血压曲线均呈现"两峰一谷"的表现,高血压未控制组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3)夜间收缩压下降率与血iPTH呈负相关(r=-0.349,P=0.024).(4)44例患者中的全部10例杓型血压节律者的AASI与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呈负相关(r=-0.748,P=0.013).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夜间血压下降与甲状旁腺素及血管硬化程度有关。

其他文献
近年来陆续有文献报道硬皮病患者经肾活检证实并发非硬皮病肾损的肾脏疾病.而硬皮病并发微小病变者国内未见报道,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49岁,外院确诊硬皮病3年,长期予硝苯地平片及泼尼松(10 mg/d)治疗,病情稳定.2009年7月因突发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收入我院.否认其他慢性疾病史、可疑用药及接触史.病程中无皮疹及脱发。
期刊
摘要:生活的各个角落都有数学的存在,根据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以及课程开设的现状,为了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多结合生活实例,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關键字:生活实例,中职数学,学习兴趣,有效性  一.教学困境  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导致他们对数学兴趣不高;另一方面,现今中职数学教材的内容设置上沿用着普通高中的课程设计思路,所有专业的学生都用相同的
期刊
CD146最初是从黑色素细胞瘤上发现的黏附分子,能介导细胞间同型或异型黏附,在维持组织完整性、参与跨膜的信号传导和促进血管新生等方面发挥重要生理功能。我们已经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在健康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发现了CD146的表达㈦;而肾脏病理状态下CD146与肾小管上皮细胞(TEC)的关系还不清楚。我们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来研究高糖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CD146表达的影响,为探讨肾小管问质病
期刊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可出现各种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血液透析(HD)和肾移植患者中最常见的肝脏病变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腹膜透析患者由于不涉及体外血液操作,不需要建立血管通路,较少输血,且居家进行,出现血源性感染的风险要比HD患者小得多.本文就CKD患者,尤其是维持性透析及肾移植患者中肝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 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转分化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胰蛋白酶法分离培养RPMC,取第2代腹腔间皮细胞用于实验研究。观察TGF-β1对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E钙黏蛋白(E—cadherin)以及磷酸化(p)JNK表达的影响;应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细胞后,观
期刊
丙型肝炎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传染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在于预防.目前血液透析采用一次性材料,广泛使用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了输血,但丙型肝炎发生率仍然高,已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本地区有2家血液透析室发生了19例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染事件,我们分别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期刊
肾间质纤维化是反映肾功能下降严重程度和判断预  后最重要的指标[1],寻求抗肾间质纤维化的新药物已成为当前肾脏病研究的热点之一.双环醇是在联苯双酯的基础上,经结构改造和筛选得到的国家Ⅰ类抗肝炎新药.近来研究发现,双环醇对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本研究应用双环醇动态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术后肾组织NF-κB的表达水平,探讨双环醇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期刊
摘要:本文着眼于科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实践研究,从实践中探索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和反思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所发生的变化。在实践反思过程中,通过“先学后模-定本再研”,让教师先于学生深度感知思维导图;再通过“临摹试画-成形PK”,引导学生学会并喜欢上画思维导图;最后通过“一课异构-课后研讨-同课再现-反思总结”的实践研究模式,激发教师对复习课教学策略
期刊
急性肾损伤(AKI)是重症医学科的常见病症,早期发现与治疗可防止其病情恶化,阻止其发展成肾衰竭.目前,在临床研究领域中十分注重转移医学,即临床-基础相结合研究,临床生物学标志物是其中的研究重点[1].近年来发现的肾损伤分子1(Kim-1)位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膜上,缺血性损伤时可从尿中排出[2],可作为肾损伤早期监测的一个生物指标.我们回顾性收集并观察了62例AKI患者及36例非AKI患者的临床资料
期刊
研究证实,全反式维甲酸(atRA)抑制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减轻急性肾炎大鼠系膜细胞增殖,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1].因此,我们采用5/6肾大部切除大鼠模型,观察atRA能否保护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残余肾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