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层平板型生物人工肝体外支持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新型多层平板型生物人工肝(BAL)体外支持系统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有3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接受了新型多层平板型BAL治疗共计48例次,每次治疗时间为4h,于治疗前,治疗中,以及治疗后1、3、7和14d,抽取患者外周血监测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等生化指标,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以判定BAL的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浆及反应器中IgG、IgM及补体CH50的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 DNA、猪特异性细胞色素B(SsCytB)基因序列及逆转录酶的活性等,以评估BAL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大部分患者接受BAL治疗后感觉良好,精神状态、临床症状、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缓解或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38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例,好转25例,治愈好转率为89.5%(34/38),治疗无效4例;有7例患者经BAL治疗后病情好转,顺利等到供肝接受了肝移植.治疗期间,患者血浆IgG、IgM和CH50水平均未出现明显变化,仅补体CH50在治疗1h时出现一过性下降,随后很快恢复正常水平;反应器内未检测出IgG,仅治疗4h时检出极少量IgG,治疗4h内均未检测出IgM.各时间点患者PBMC均未检测到PERV DNA,且患者血浆中均未检测到猪特异性SsCytB基因序列和逆转录酶活性.结论 新型多层平板型BAL体外支持系统对肝功能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其在患者等待供肝期间也可作为良好的过渡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较早被我们认识的基因,亦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可分为HLA-Ⅰ、HLA-Ⅱ及HLA-Ⅲ.HLA-A、HLA-B、HLA-C、HLA-DQ、HLA-DR是免疫抗原性较强的功能基因,其错配对器官移植后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以及受者远期存活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器官移植时我们希望得到这些基因匹配的器官.但在器官移植后的随访中发现,在HLA匹配的情况下有相当一
期刊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常见诱因,并通过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期间561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将受者分为两组.Ⅰ组: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接受肾移植,416例;Ⅱ组: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接受肾移植,145例.对Ⅰ组并发感染者在出现临床症状前3d内的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的诱因进行询问和记录,然后汇总分析.根据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的影响及其对CD4+T淋巴细胞中细胞因子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6名供者连续5d皮下注射rhG-CSF,5μg·kg-1·d-1,进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动员第0、3、5天外周血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物中单个核细胞和血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个核细胞中TH17细胞和
目的 分析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受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经典原位肝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5~69岁,术前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低氧血症,按剔除条件筛选后,最终251例纳入研究,按术后当天ARDS发生情况分为无ARDS组(187例)和ARDS组(64例).纳入分析的因素有:(1)受者性别、年龄、体重;(2)受者术前Child-Pugh分级、终末期肝病模型(M
目的 利用动力性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建立大鼠胰腺导管来源干细胞( PDSC)系.方法 以大鼠胰腺组织为材料,采用V型胶原酶原位消化分离大鼠胰腺组织,通过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使胰腺导管细胞与胰岛细胞初步分离,采用动力性三维培养技术进行培养,获得原代PDSC,并进行扩增培养、连续传代和纯化,建立PDSC系.对原代分离的PDSC进行鉴定,包括形态学的鉴定及表达特性的鉴定.结果 通过胶原酶消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供肝短缺是制约其临床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劈离式肝移植是将完整的供肝分割成2个或2个以上的解剖功能单位,分别移植给不同的受者的手术,目前已成为解决供肝短缺问题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我国供肝多来源于无心跳的尸体,多采用体外劈离方式.2011年12月,我院采用改良的原位供肝劈离方式行肝移植2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在国外,国际标准化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肾移植临床疗效可靠[1],但在我国,由于脑死亡尚未立法,DBD的广泛实施还有待时日[2-4],中国三类器官捐献(脑-心双死亡标准器官捐献,DBCD)供肾可能是目前解决我国供肾短缺的一个有效途径.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我院施行DBCD供肾移植29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肝母细胞瘤(HB)常见于儿童,占儿童肝脏肿瘤的60%~85%,年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1].外科手术切除是HB的主要治疗方法,肝移植主要用于不能行切除术的HB.2004年,我院为1例HB患者施行原位肝移植,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为男性,18岁,因右上腹胀痛10 d入院.入院时腹部无膨隆,腹壁静脉无曲张,肝脏右侧肋缘下两指可触及,质硬,无压痛,无移动性浊音;白细胞为4.8×109/L,血红蛋白为13
期刊
脑内移植是指将神经组织或干细胞悬液植入受者的脑内,以修复或替代受损或变性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使其重建神经环路或分泌神经递质,达到调控神经功能,改善症状和神经系统缺陷的目的.研究表明,脑内移植能分泌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的细胞可抑制癫痫的发作.因此,脑内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成为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方法之一[(1-3)],现作如下综述。
期刊
目的 分析生活事件对心脏移植受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其特征.方法 自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由精神科医生对在单中心心脏外科门诊随访的心脏移植受者进行访谈,记录受者一般资料、影响心理状态的主要生活事件以及受者自我报告生活事件对于心理状态的影响程度,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主要生活事件和影响程度进行质性分析.结果 共入组88例心脏移植受者,其中男性69例,女性19例,受者年龄为(46.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