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PSIS的吉林省典型村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评价

来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200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基于典型村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评价,分析吉林省当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阶段,为吉林省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文章采用AHP-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法得出2018年吉林省金达莱村、红旗村、珍珠村、孟家村、库里村5个典型村落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结果](1)吉林省典型村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孟家村和红旗村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各方面发展均衡;金达莱村乡村旅游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文化效益方面略显薄弱;珍珠村和库里村综合发展水平较低,珍珠村各子系统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库里村的子系统评价和综合评价均处于较低水平.(2)整体而言,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处于中下水平,尚不具备显著优势.从典型村落代表地区看来,吉林省东中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较好,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结论]吉林省乡村旅游整体发展处于中低水平,各地区存在区域差异,应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塑造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与农村三产融合,从而实现吉林省乡村旅游全面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对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测度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解析其绿色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和区域差异,提出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方法]文章运用熵权综合评价法,选取2012—2018年黄河流域面板数据,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高效发展三个层面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结果]从时序变化来看,2012年以来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值从2012年的0.153提高到2018年的0.829;20
[目的]通过分析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态变化和长期收敛性,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农业发展差距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文章基于中国29个省(市、区)1978—201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Log(t)回归的PS收敛检验分析累积农业TFP增长的收敛性.[结果]农业TFP的动态分析表明,农业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支撑,由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TFP增长的速度放缓.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1986—2017年中国农业累积TFP增
[目的]地膜覆盖技术作为中国应用较为广泛的农业栽培技术,在为农业经济发展及粮食生产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由于长期以来地膜生产、使用及回收环节的不规范导致了诸多环境问题,废弃地膜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基于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农膜回收行动方案》中提出的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的时间节点下,对中国30年地膜污染防控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及规律总结,有利于把握政策方向及国家工作重点.[方法]文章基于199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发布的328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首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政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拟为提高该区域耕地利用效率、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以及促进耕地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利用能值分析理论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1988—2019年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进一步探讨了耕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1)1988—2019年黄河三角洲耕地利用总集约度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其中,劳动集约度的变化呈下降趋势,资本集约度的变化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资本集约度中,属于省
[目的]利用四川省果蔬种植合作社社员的494份实地调研数据,探究合作社社员按照合作社要求进行农药施用这一行为对其农业收入的影响,以期细化农户增收方式,提出通过规范农药的施用进而提升社员农业收入的相关建议,帮助推广合作社规范农户生产行为的功能.[方法]文章在控制社员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合作社特征的基础上,将社员的农药使用行为分为规范和不规范两类,运用处理效应模型探究规范使用农药的行为对合作社社员农业收入的影响.[结果]与不规范使用农药的社员相比,规范使用农药的社员农业收入平均高出10.24%.这种影响在不同
[目的]土地细碎化与传统分散式经营一定程度阻碍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民创业,探索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对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阐释土地流转影响农民创业的机理,并依据陕西、宁夏、山东3省(区)1947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测度社会资本是否发挥调节作用.[结果](1)转入土地正向促进农民创业基本决策,而转出土地负向抑制农民创业基本决策,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和5%.(2)进一步划分创业类型后显示,转入土地能显著促进
农民合作社是中国特色合作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民合作社也正处在从数量高速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截至2021年4月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25.9万家.2021年4月18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会议暨家庭农场座谈会,站在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起点上,从政策指导、技术服务、金融支持等方面为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期刊
[目的]农业基础设施不仅是农业稳定生产的重要基石,也是农村贫困治理的重要手段.探究农业基础设施减贫效应,对未来相对贫困治理和减贫经验总结意义重大.[方法]文章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分析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减贫效应及内生机制.[结果]农业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公路密度、河道密度和铁路密度分别显著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1.424、0.03和0.05个单位;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中的人均装机容量、水土流失治理能力和每公顷塑料薄膜用量分别显著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0.122、0.212和0.0
[目的]在当前化肥施用过量并造成严重面源污染的背景下,需要厘清农户化肥减量行为困境并进行合理的机制设计,实现化肥施用量“负增长”的目标.[方法]文章引入农户从众性行为、政府内源激励、外源激励,构建农户化肥减量行为动力机制理论模型,并通过演化博弈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减量内生动力,农户从众性行为、减量禀赋间接正向影响减量行为,减量意向具有中介效应;减量外生动力,政府内源激励直接正向影响减量行为,外源激励在减量意向与减量行为之间发挥积极调节作用;仅在政府提供双向激励,策略(双向激励—化
[目的]通过构建市场、政府、社会3个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文章探究了农户高效低毒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差异性分析,以期为高效低毒农药的有效推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冀、鲁、豫3省598份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绿色认证、政府补贴、技术培训、与农资店员的交流程度均能正向影响农户施用行为.(2)不同种植规模、不同种植年限、不同技术认知限定下,影响农户高效低毒农药施用行为的因素存在差异.小规模种植限定下,绿色认证对农户的高效低毒农药施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短期种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