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术中可视与透视椎间孔成形的比较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ruida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中可视和透视椎间孔成形治疗伴有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46例患者,其中23例采用可视椎间孔成形椎管减压,另23例为采用透视椎间孔成形后椎管减压.[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可视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均少于透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可视组腿痛VAS、JOA和ODI评分均显著优于透视组(P<0.05).[结论]可视椎间孔成形具有透视次数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且近期疗效更好.
其他文献
黄韧带肥厚是一种多发的脊椎退变疾病,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需要一种标准且可靠的动物模型,并可作为检验新疗法的实验载体.因此,国内外学者根据黄韧带肥厚的客观规律建立了多种动物模型.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验结果归纳了这些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目的]比较双钢板与单钢板固定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5月本科手术治疗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1例采用双钢板内固定,32例采用传统单钢板固定.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双钢板组2例,单钢板组1例出现桡神经牵拉损伤,经营养神经等治疗,于术后3~6周功能完全恢复.双钢板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大于单钢板组,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reverse total shoulder artroplasty,RTSA)是近40年来肩关节重建手术中最具影响力的手术技术,经过反复改进,其可行性及安全性已被诸多研究所证实,手术适应证也从合并肩袖缺损的骨关节炎扩展到肱骨近端骨折及其并发症、肱骨头无菌性坏死、创伤后骨关节炎、肱骨近端肿瘤切除术后功能重建和肩关节翻修手术等.目前对于该手术假体、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等有很多拓展性研究,本文对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介绍关节镜术治疗后踝撞击综合征伴(足母)长屈肌腱病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0月—2019年12月采用关节镜术治疗距后三角骨或巨大距骨后外侧凸并(足母)长屈肌腱腱病20例.建立跟腱旁后内及后外双入路至距后内侧,灌注扩张,清除软组织,显露(足母)长屈肌腱,于肌腱前外侧显露距后三角骨或巨大距骨后外侧凸,切除嵌压的骨赘,松解修复(足母)长屈肌腱.[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15~30个月,平均(23.20±4.25)个月,AO-FAS评分由术前(68.1
[目的]介绍一种术中处理膝韧带重建悬吊固定骨隧道外口破裂的技术方法.[方法]术中明确悬吊固定骨隧道外口破裂导致固定失效.以隧道外口为中心行小切口,探明外口骨损毁程度,选择大小合适的辅助钢板,将移植物复合体向外牵出,原Endobutton引线和袢钢板穿过辅助钢板的中心孔,翻转袢钢板,使袢钢板挂于辅助钢板之上,回拉移植物复合体远端,至辅助钢板紧密嵌压于骨隧道外口正常骨质,恢复原来的悬吊固定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结果]患者男性,58岁,外伤致后交叉韧带损伤,严重膝关节后向不稳定.行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预张过
[目的]对比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与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open pedicle screw fixation,OPSF)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单节段AO分型A3型胸腰段脊柱骨折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采用PPSF联合后正中入路Quadrant通道下椎管减压复位术(PPSF组),37例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板切除减压术(OPSF组
[目的]介绍枕颈融合术中枕骨双皮质螺钉固定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10年10月—2019年6月,对16例枕颈不稳患者应用枕骨双皮质钉固定融合术.术中使用限深钻垂直于枕外隆突钻孔至特定深度,距内骨板2 mm处,随后用探针探测钉道内壁以防穿透,然后以每次1 mm特定深度钻孔直至到达内骨板,期间用探针探测,随后按钉道方向置入直径3.5 mm,长度20 mm螺钉,前方穿透深度距内骨板不超过2 mm.[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随访时间平均(21.44±6.18)个月,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末次随访均达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微型钛板固定稳定性.[方法]对C3-6节段椎板单开门成形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术后(C3-6 laminotomy and mini plate fixation,C3-6LP)患者,以及C3椎板切除并C4-6椎板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术后(C3 laminectomy and C4-6 laminoplasty mini plate fixation,C3LE-LP)的患者各1例行CT扫描,经Mimics 17.0、Geomagic 12.0、Cero 3.0、
[目的]评价3D导板下椎弓根边界法置钉治疗单纯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采用3D导板引导下椎弓固定单纯椎体骨折无神经损害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采用胸腰椎椎弓根边界法置钉(边界组),30例采用传统法置钉(传统组).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2个月以上.两组术后1周和12个月的VAS与ODI评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个月边界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压缩比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3D打印边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第二代动力化前路方形区钛板螺钉系统(dynamic anterior plate-screw system for quadri-lateral area,DAPSQ)固定髋臼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anterior column and posterior hemi-transverse,ACPHT)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髋臼ACPHT骨折的骨盆模型和三组内固定模型:分别采用第二代DAPSQ、双柱钛板(double-col-umn plate,DCP)及前柱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