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实验诊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g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对45例荨麻疹患者及31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NO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荨麻疹患者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NO与荨麻疹的发病机制有关,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咪喹莫特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ELISA检测经咪喹莫特灌胃(30mg/kg)后不同时间点的BALB/c小鼠血清干扰素α(IFN-α)、白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水平以及与 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关系.方法:选择83例脑胶质瘤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PCNA蛋白的表 达和凋亡细胞,计算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fibromatosis-like spindle cell carcinoma,FLSCC)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FLSCC病例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CK、CK(34βE12)、vimen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时的临床特点。方法1991~2004年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确诊为第一次AMI的39例CAPD患者为透析
肾上腺残余瘤是由肾上腺皮质细胞组成的肿瘤,最常见于腹腔和盆腔.发生于肝脏实质的肾上腺残余瘤非常少见,1960年由Hyams首先报道,至今英文文献仅30例报道[1~5],而国内尚未见报
采用化学共沉淀-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将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与SGC-7901细胞混合培养,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显示在10~100 μg/ml浓度范围内细胞贴壁生长良好,方
综述了有关动物细胞、胚胎、组织、器官和工程化组织的玻璃化冷冻保存问题.对玻璃化冻存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产品保存中的冷冻、复温方法,玻璃化液的组成、作用及其对保存
全身性疾病,其临床与病理表现是由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全身各脏器所致,肾脏为最常见受累器官之一。该病并不少见,诊断和治疗上有其特殊之处,在此,我们谈谈多年来在肾淀粉样变(AL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原则在我国经历了一个逐步合理完善的历史进程,对建国以来的收入分配原则进行回顾和反思,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
目的从人的骨肉瘤细胞中钓取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热休克蛋白,为进行热休克蛋白的功能试验提供抗原.方法热休克人骨肉瘤细胞后,采用0ne-Step,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