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应用同轴穿刺技术经皮肺穿刺活检63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u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在CT引导下,应用同轴穿刺技术,经皮肺穿刺活检肺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并发症分析。

方法

回顾分析63例肺部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在CT引导下应用同轴套管行穿刺活检术。CT定位后,16G同轴套管针快速通过胸膜,针尖至肿瘤边缘或病变内,拔出针芯,经同轴套管置入18G半自动活检针,多角度切割取材组织并送病理学检查,分析其阳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63例病灶中,取材成功率100.0%,病理确诊率为88.9%;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18例,发生率为28.6%,其中气胸9例(14.3%),肺出血8例(12.7%),咯血1例(1.6%),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多排CT引导下经皮同轴穿刺活检操作简单,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风险性低,可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D-二聚体(D-dimer)对不同危险分层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按2008年欧洲急性肺动脉栓塞分层标准分为高危组(20例)、中危组(32例)和低危组(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群2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浆D-dimer及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支原体肺炎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检测并比较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患儿及健康对照组D-二聚体阳性率及浓度的差异,观察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不伴有SIRS患儿D-二聚体阳性率及浓度与其他各组的差别。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支原体肺炎组患者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结果与细菌性肺炎组(16.7%)、病毒性肺炎组(20.0%)及健康对照组(0.0%)比较,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ASA 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Dex)1 μg/kg,术毕前3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昂丹司琼4 mg;B组术毕前3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昂丹司琼4 mg;C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 mL+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