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中体罚困境的成因及对策之我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819994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下的学校教育中,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时有发生。体罚,这种教育手段不仅违背教育规律,而且对学生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鉴于此,我们就西部某县几所中小学是否存在体罚以及体罚现状进行了一次小范围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
  关键词:体罚困境,成因,对策
  一、 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体罚现状
  此次调查研究以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对象为西部某县几所中小学随机抽取的600名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查显示,有近三成的学生表示在他的班级偶然会有教师体罚学生,另有不到二成的学生表示在他的班级经常有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体罚的主要方式则是:责打和辱骂。受到体罚的学生不仅身体受到创伤,心理健康、个人发展、价值观念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是持久的,有的学生甚至一生生活在阴影之中。
  二、 “体罚”教育存在的原因
  (一) 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讲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严师出高徒,棍棒出人才”。传统的师道尊严使体罚理所当然地成为教育中经常采用的教育手段,当学生不好好听课或者犯错误时,被罚站、责打、辱骂等都是教师常用的有效手段。而家长也认为“孩子不服管,教师就该打”。因此,当自己的威信受到挑战时,一些教师就会拿起体罚的法宝来维护自身的尊严和地位。
  (二) 应试教育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考试是教育结果测试的一种检查手段,是为教育服务的。但由于社会总是以此为依据来区分各学校教育结果的好坏,界定学生的升学与未来,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教师的工作业绩也由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决定,巨大的压力也是导致体罚现象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 部分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育方法失当
  近几年,隨着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人才引进战略的实施,大批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涌入教育岗位。这些教师虽然有着极高的工作热情,事业心强,但由于自身缺乏教育教学经验,能力有限,教育方法适应不了学生各方面的变化,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没有耐心,很容易和学生发生矛盾。在他们看来,“暴力镇压”就是管理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灵丹妙药。
  (四) 学生的原因
  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独生子女教育失当和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难以教育、管理两方面的原因。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许多独生子女成了家里的“小大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啥给啥,稍有怠慢则“一哭二闹三上吊”。家长的溺爱、袒护,使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尊重别人,以自我为中心,不遵守学校纪律,课堂上为所欲为,甚至影响他人的学习。为了管好这部分学生,一些教师就不得不选择“动武”。另外,对一些单亲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父母对他们的教育认识不够,疏于管教,使这些孩子内心感受不到父母的关注,容易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习得一身社会陋习,思想极端化,教师的规劝在他们看来就是跟自己过不去,不但不听而且还要对着干。为了维护绝大部分学生的利益,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教师只能“杀鸡儆猴”,企图以暴力的方式使这些学生变“乖”。
  当然,不管出于哪种原因,教师体罚学生的出发点和动机都是为了教育学生。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却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我们必须坚决摒弃和废止。
  三、 关于“体罚”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 变体罚为谨慎的惩罚,用爱和尊重来感化教育学生
  当前,很多人存在着这样的一个误解,认为“惩罚=体罚”,这是错误的,二者在性质上有着严格的区别,惩罚是教育而体罚则是伤害。罚以爱为中心,它不是讽刺、挖苦,它犹如春风,催人奋进,它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体罚不同,体罚是对学生给予身体上感到痛苦或极度疲惫的惩罚,并造成学生身心健康损害的侵权行为,是我国现行法律中明令禁止的行为。惩罚在目的、手段、方式和产生的后果上都与体罚有本质的区别,其中最关键的在于体罚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在进行惩罚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做到罚之有方,罚之有度。
  (二) 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社会信息量的不断扩大,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大胆探索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把最新的思想、观念和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陶行知先生说的好,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三) 更新教育观念,减轻教师负担
  教育部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要大力宣扬教育方针政策,真正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实现向素质教育的真正转轨。各学校也应秉承素质教育的理念,减轻师生的负担,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以免有些教师过于急功近利,把学生逼到死胡同,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做出一些疯狂的行为,这些都可能成为教师体罚学生的导火索。
  (四) 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师生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师生学习各种教育法律法规,提高师生的法制观念,引导教师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净化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施教风气和受教环境,主张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避免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违法行为。
  参考文献:
  [1]张婷.小学教师体罚现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肖庆华.论教育学视野的惩罚[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4.
  [3]陈翠翠.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流失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其他文献
防弹衣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人体防护作用.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发展,防弹衣也从古代的藤甲进化到当代的尼龙防弹衣等.高分子材料在防弹衣中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防弹衣的发展.
在2013年和2014年,我国对《证券法》进行了连续两年的修改,以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要求,增强前瞻性和适应性.《证券法》的改动仍然是在原有证券市场
从“国家法中心主义”的形式法治发展到“法律多元主义”的实质法制,则必须和重视软法现象,特别是党内法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五大子体系之一,在理清其概念体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是根据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课程要求,利用前期学习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设计,以期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是判断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评价依据。但是,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存在一些常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些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希望能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及评价起到参考作用。  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根据本专业毕业设计的课程标准
期刊
中国现代漆画语言的当代处境中国现代漆画艺术发展到当代,面临着社会、文化、人的变化以及大量新媒介与新技术的多重压力,对当代艺术家而言,现代漆画语言形式既面临一个积淀
文章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工具,对我国2010-2019年灰色文献研究论文从发表时间、 发布数量、论文来源期刊、论文地区分布、作者机构分布、被引用和下载几个方面
摘 要:在现今人们生态意识、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的影响下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了出来,为此我国林业部门不断深入推动林业事业的发展。在现今林业营林工作中,保护植物多样性是其重要的一项发展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植物多样性是保证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对于保护植物多样性的营林技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应用,进而提高营林水平,保证林业可以向着健康、良好、可持续
本文以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围绕校企联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重点,对课程体
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其生态环境建设也是目前需要完善的.本文从财政转移支付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现阶段民族地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的发展历程、取得成效以及面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