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大声说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i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在探究活动中,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果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且是科学探究的总目标之一。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动态信息的交流,可以促进课堂科学探究活动的展开,体现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开展交流活动,提高交流的质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低年级是发展科学探究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的关键时期,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该采取一些策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身先示范,锤炼教学语言
  在学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每一个学生。在科学课堂上,教师首先应该规范自己的教学语言。
  1.教师的语言要准确
  科学本身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注意说话有根据,尽量不说“可能”等没有依据的话,避免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比如,有些教师会把熊猫幼崽说成小熊猫,把蚂蚁有三对足说成三对脚,把昆虫的口器叫做嘴,把鲸称为鲸鱼……在《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中学生在实验室里养了蚕,每天喂食、观察,每次有了新的发现都会告诉老师:“老师,我们的蚕怎么不动了,是不是在睡眠?”“可能吧。”老师心不在焉地回答。“老师,我们的蚕的背上有两个小黑点,是不是用它看东西?”“可能吧。”老师也不知道。“老师,我们的蚕背上又有了两个月牙一样的黑点,这是什么?是不是眼睛?”“可能是的。”老师都不知道学生在指什么。像这样,教师就浪费了很多教育学生的时机,学生也错过了许多养蚕过程中的精彩。如果换一种回答方式则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老师,我们的蚕怎么不动了,是不是睡了?”“我们可以把这条蚕做一个标记,等放学的时候看看它有没有移动过。明天还可以看看它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我们蚕的背上有两个小黑点,是不是它的眼睛?”“蚕有眼睛吗?那好,我们可以去网上查查这到底是什么。”“老师,我们的蚕背上又有了两个月牙一样的黑点,这是什么?是不是眼睛?”“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两个黑点和上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形状是月牙样的,有什么用呢?以后还会变成什么?能根据我们已经学过的蚕的一生的知识来推测一下吗?”在与学生对话中,教师要有耐心,静下心来说之前先想一想,尽量能准确地说,即使真的不知道,也要给学生指出明确的探寻方向,而不是敷衍了事。
  2.教师语言要简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语言要简洁。《水珠从哪里来》一课,学生观察到了杯子外壁出现的水珠,推测水珠从哪里来。生:“水珠是从杯子里渗出来的。”师重复回答:“哦,水珠是从杯子里渗出来的。”教师重复学生回答,这样不仅浪费时间,也容易造成听觉疲劳。长此以往,学生不再听同学回答,觉得只要听老师再说一遍就可以了。如果教师能追问一下:“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其他同学呢,有不同意见吗?”都是比较好的应答方法。当然,一些重要观点教师担心学生没有听清楚,可以简略地板书或者出示一些图片和文字加以说明,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比如《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认识木头的教学环节学生举例木头在生活中的用途,在学生说的同时或者说完后用图片把木头的用途再次展示会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更高。
  3.交流指向要明确
  学生交流是以教师提出的探究话题为导向的,在教师提出问题时应该明确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向。比如《蜗牛》一课,“观察蜗牛后你发现了什么?”这时学生的发现很多,往往要经过进一步的梳理才能回答,回答时还容易丢三落四。如果分成几个小问题来回答会更好。“蜗牛的身体有什么明显特征?蜗牛的头上有什么?碰一碰蜗牛的触角有什么发现?碰一碰蜗牛的身体有什么发现?”在《摆的研究》一课,“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学生会说:“摆动快慢与摆长、摆角、摆锤、摆幅有关。”这时教师可以追问:“摆动快慢和摆长有什么关系呢?”通过把一个大问题划分成几个小问题,问题的指向性会更加明确,学生发言时可以更有针对性,回答也更全面准确。这样的问题也能让更多的孩子参与思考和判断,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提问时,有了明确的指向,学生就不用小心翼翼地看教师的脸色来判断自己是否回答到了教师的心坎上,只需要真实地把自己的想法组织好回答出来就可以了。
  二、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不怕发言
  在科学课一开始或者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爱玩、爱动的性格,让学生参与游戏或者用一些学生喜爱的视频和动作使学生更敢于发言。例如《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教师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玩一玩“抢占圈圈”的游戏,随着圈圈越来越小,学生站在圈内越来越挤,有学生被挤出了圈圈。这样的游戏既让学生活跃了身心,也利于理解空气还能占据空间的教学难点。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疑问,引发思考。像这样的游戏还有很多,比如看看老师今天穿了什么,学学小猫钓鱼的游戏等,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交流氛围,为学生打开言路,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富有乐趣的学习氛围,自然就想说,愿意说了。
  三、提高观察效率,让学生言之有物
  在教学《校园的树木》一课时,在活动开始前学生已经明白了他们的观察目标:观察一棵树,比比谁发现得更多。上课开始,学生就学习使用工具放大镜和软尺,接着观察就开始了。拿着纸笔,有着各自的目标,开始仔细地观察校园的树木。10分钟过去了,回到教室,每个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树叶。”“我看到了蚂蚁。”“我看到了树干。”……学生说得很热闹,但是说得很空洞,没有具体的内容。镜头回看学生的观察活动:学生看到树上有蚂蚁,当他们找到了树上的蚂蚁就非常开心,马上转移视线去找另一个目标,很少有学生花费更多时间去观察蚂蚁在树的哪里,在干什么;树上的树叶有很多,但是学生不知道观察树叶还可以看树叶在树上的分布、树叶的形状等;观察到树上有树瘤,但是也没有具体看。学生没有进行细致的观察,当然在交流时不知道说什么了。
其他文献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难以调和,致使地方政府环境治理陷入'内卷化'困境。在实行环保垂直管理体制的背景下,环保约谈能够督促地方政府增强环保责任意识,给予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增速也逐渐放缓,2015年GDP增速为6.9%,是自1991年来的首次破7。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能源供需和碳排放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基于最新的20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是现阶段体育德育教学的重要方式,只有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体育德育教学的有效进行。随着我国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教学的需要,体育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教学科目了,更重要的是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因此,要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充分地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传统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水平成了老师共同思考的重要问题。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启发。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教学实践  在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下,老师只是简单地将作文技巧和要领教授给学生,而学生只
物理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它的一些公理、定理、实验、推理、演算使许多学生,特别是一些女生,或者是害怕理解、演算的同学望而却步,高二选科时他们不得不选择文科,特别是苏北地
生态课堂教学是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和素质教育发展的潮流的,将其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探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构建生态课堂的具体策略和思考。
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和音乐、美术一样都是一门艺术,特别是语文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关键看语文老师如何整合材料,同样的原料看谁的手艺精湛,能做
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作了一些尝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交通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国内的交通事业建设蒸蒸日上,大量的隧道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因此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武夷山隧道
现代学生的教育不应该禁锢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学校与教师应该开创更新颖的方式教学,制造轻松愉快的课堂传授气氛,使学生更有兴趣地主动学习,更全面地理解和吸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