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同情:钱穆对乾嘉学术的认识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xi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穆虽批评乾嘉诸儒排斥“义理”,不重“现实”,然而亦能“同情”乾嘉学风的形成原因,且抉发出乾嘉学者反对清廷专制的思想.钱穆揭示钱大昕以“直书其事”实现“褒贬”、强调治天下者须先治其身,以及同情弱者的“平恕”之论;认为钱大昕既然反对“汉宋门户之见”,便不应更重“训诂”在“义理”之上.钱穆肯定戴震“理欲论”反抗“权威”的精神,然亦批评其论“情欲”的弊病.钱穆虽然重视乾嘉儒“为学问而学问”的路径,但更看重“义理”“考据”并重、兼顾“心性”“治平”的“朱子之学”.
其他文献
历史认识的检验标准,是史学理论建设的重大问题,是论证历史学能否成为社会科学的关键.这个问题,只能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予以解决.检验历史认识的唯一标准,就是史学界共同进行的历史学学术实践.历史学的学术研究,作为整个社会许多学者工作的总和,是人的活动、是人们被社会机制组织起来的活动,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学术实践之中会产生见解分歧,这应当付之于学术论辩,学术论辩正是在学术实践中检验以往认识是否准确的重要机制,是推进认识向前迈进的动力.西方历史相对主义理论与古往今来历史学的实践完全脱节,它自身也没
为研究碳减排的政策效应,探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合理路径,根据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份26个行业的碳排放数据,基于Kaya恒等式LMDI分解法和变异系数法(CV),可以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碳排放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区域产业同构会弱化产业结构升级对碳排放增长的负向驱动作用;我国主要行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明显且整体呈扩大趋势,依据碳生产率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区域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的碳减排空间;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应兼顾产
住房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通过选定六个一线城市的66个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政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分析方法,以Nvivo11软件对其进行编码、归类和分析,得出六个核心类属,即准入标准、条件审核、运营管理、社会管理、监察督管、退出管理,并依次进行文本分析,依据其结果为我国一线城市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