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激光概述

来源 :中国激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i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第一个激光器诞生以来,激光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都有革命性的影响。激光本身作为一门科学和技术兼具的学科,也一直是一个快速发展和极其活跃的研究前沿,激光器的线性尺寸从极小到极大跨越达10个数量级。主要介绍近十几年来激光向极小尺寸(即纳米激光)发展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纳米激光发展的基本历史脉络和背景、各种不同的种类和特点、应用场景、目前发展状况、面临问题、未来趋势。不同种类的纳米激光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激光腔和增益材料的不同,涉及的纳米腔结构包含纳米线状腔、回音壁式腔、Fabry-Pérot腔及金属等离子激元腔等;涉及的增益介质包括普通的化合物半导体和新兴钙钛矿、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等。
其他文献
系统地研究了传输CO2激光用的新型光纤材料GeO2-Sb2O3-K2O玻璃空芯光纤的光学特性。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了该材料nr<1的波长范围,消光系数K和损耗系数a,通过工艺和材料的选择,使a理论值达到0.05 dB/m。同时讨论了HE11,TM01,TE01模式损耗和频率的关系。
期刊
期刊
我们认为有两类γ射线激光器是可能的:利用同质异能素分离和默斯鲍尔效应的弱泵浦类型,和用快中子激励被压缩物质的强泵浦类型。
期刊
偏振相位调制方法是测量微小双折射的一种高精度检测方法。本文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以PMCSA结构形式测量光盘盘基应力双折射的相位调制方法中,由各种误差源造成的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期刊
利用像元分辨率公式和高斯光束传输理论, 设计了一种基于线阵InGaAs光电探测器的宽谱光源平均波长测试系统光路结构。在Zemax光学软件中建立了宽谱光源平均波长测试系统的光路模型, 并优化了该测试系统的光路结构参数。根据软件仿真建立的光路模型, 分析了位置偏差对准直光束平行度及系统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得到了相应的变化曲线, 为宽谱光源平均波长测试系统的结构设计和装配提供了指导。
介绍了一种精确测量原子分子真空紫外光吸收和光电离绝对截面的实验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圆筒形多级电极,有效地收集光电离产生的电子和离子,并利用高通量的同步辐射作光源,精确地测量分子(原子)的绝对光吸收、光电离和光离解截面,以及光电离量子产率和光学振子强度分布等。利用该方法获得了Xe原子和N2分子的一些实验结果。
基于Mie散射原理, 提出了一种光度计与颗粒计数相结合的PM2.5颗粒质量浓度检测方法,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等效直径大于2.5μm的颗粒所产生的干扰。该方法利用655nm的激光器对悬浮颗粒物进行照射, 通过光电二极管接收Mie散射光强度, 并利用质心法统计分析出现概率最大的光强数据作为PM2.5颗粒所产生的真实散射光强度, 从而推断出PM2.5的质量浓度分布。最后, 将基于该方法与TSI公司生产的PM2.5检测仪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对比, 发现测量误差显著降低, 在高浓度下测量误差仅±5μg/cm3。
We accurately reconstruct three-dimensional(3-D) refractive index(RI) distributions from highly ill-posed two-dimensional(2-D) measurements using a deep neural network(DNN). Strong distortions are 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