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发现交流”的运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yanji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现交流”就是要求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前和课内的自习,发现课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规范和技巧,通过交流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和发展学习语文的能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学生学习语文与学习其他学科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学生不是从零开始,不是完全从不知道开始。因为,一方面语文课文都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规范组合来表达一定的内容,都同样渗透着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的知识;课文与课文之间有着相当多的可以迁移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已经对许多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为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进行发现交流提供了可能。再加上学生的年龄特点,“发现交流”的热情比较高,这就更为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实施“发现交流”制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怎样使学生具有“發现交流”的能力呢?
  一、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发现交流”的本领
  指导小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应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出发。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一般形象思维和初步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这就是说,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具体的形象的知识,所以对小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是进行抽象的讲解,而是应结合具体内容的学习逐步进行渗透。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对此,我不是要求学生去背解释,而是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知道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即使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词、句的本义后,我也总是再要求学生联系课文来理解这些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然后,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词句所描写的意境,通过与同类同语的比较,体会这些课文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
  二、创造机会,锻炼学生“发现交流”的能力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初步感知了一种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就已经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就会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当然更谈不上熟练地运用。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发现交流”的能力,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到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进行发现交流。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在学生想讲而讲不清,想挖而挖不深,想结而结不了的时候才加以点拨,加以启发引导。转贴
  三、确切地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发现交流”的兴趣
  要在课堂内实施“发现交流”,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发现交流”的兴趣。为此,我十分重视正确评价学生“发现交流”的积极性,对学生发现交流得好的,常常是发自肺腑地赞一声:“你讲得真精彩。”“你真会动脑筋,想得比老师还深。”“你能紧扣中心,理解得很有层次。”……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更注意给予真心实意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是充满希望的:“你今天讲得真好,说明你有能力学好语文。”“你的发言令人对你刮目相看了,进步真快。”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在评价学生时注意紧紧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和魅力。
  四、重视课外阅读,拓宽“发现交流”的知识面
  语言文字产生于生活、生产,运用于生活、生产。如果教师只是把眼光停留在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只是停留在一学期教二十几篇课文,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很困难的。学生课内发现交流的质量水平很大一方面取决于课外的学习、生活。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浩瀚无垠的社会,引向课外读物。经常表扬一些课外阅读好的学生,介绍一些报刊杂志上的好文章。丰富的课外阅读,提高了学生课内发现交流的水平。
  课堂教学的改革,为了适应学生的发现交流,我备课时首先做到目标明确。不仅是每一课的目标明确,而且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年级乃至整个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就使我能把每一课的教学放到语文教学的整体中进行考虑,知道每个知识点在整体中的地位。
  还有就是在备课时心中要有学生,要对学生的知识基储思维能力有清楚的认识。
  每当考虑一个教学环节时,总要想一想:学生有困难吗?如有,就要设计帮助学生攀援的坡度;学生能掌握吗?不能掌握,以后还会教到的,就留一个“埋伏”,待以后再解决;学生已经懂了吗?懂了,就不要搞形式主义,浪费课堂中珍贵的教学时间。尽管老师在备课时作了认真的考虑,但必定还会有没考虑到的,这就需要老师尊重学生的发现交流。对学生发现交流得好的要热情赞扬,对“发现交流”得不够好的要热情鼓励,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我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了“发现交流”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日渐浓厚,在我任教的班级中都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喜欢学语文。学生家长反映,孩子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自学能力明显提高了。
  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要实施“发现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孩子的学习潜力。教师要从应试教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着眼于学生的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其他文献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要注意学生的知识水平、心得语言材料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来进行。对不同题材的语言材料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尽可能的从学生身边的人与事来挖掘与教授内容之间的联系,寻找话题的突破口,灵活地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一、利用文中插图、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导入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单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
【摘要】通过对大学生足球裁判员执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足球裁判在执法过程中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大学生足球裁判的调查结果如下:1.裁判员对足球规则比较了解,但执法中的判罚不够好。2.大部分学生裁判的身体素质较差。3.大学生裁判的执法基本功素质良好。4.大学生足球裁判在执法级别高一些的比赛会产生紧张的情绪。对策:1对规则既要熟悉又要理解,球场上合理运用规则。2.平时积极进行
阐述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细纱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改变以往侧重于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细纱车间岗位工种为任务实施
论述服装绿色设计的理念,并从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两个方面阐述了成形针织服装绿色设计的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实现高速增长,但是由于环境保护力度的欠缺,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环境承载能力下降,治污压力逐步加大。为转变现有环境状况,国家开始逐步加强环境污染
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其基本形式。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了合作学习的形式而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实质,具体表现为在
近年来,模糊综合评价法越来越多地用于溶洞地基稳定性分析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了溶洞地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现状,并在模糊综合评价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溶洞
【摘要】幼儿园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的启蒙阶段,对于幼儿全面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越来越高,而环境作为幼儿园建设当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所在,对于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当前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忽略了幼儿的参与,影响着幼儿的成长。本文从当前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现状着手,探究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途径。  【关键词】幼儿园 环境创设 现状 途径  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