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侵害虫栗苞蚜的生物学特性与药剂防治试验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栗苞蚜(Moritziella castaneivora Miyazaki)是近几年山东省栗产区危害日趋严重的新入侵害虫之一。在山东一年发生10余代,以受精卵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孵化为干母,下旬羽化为成蚜行孤雌生殖,8-9月虫口密度最大,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产生两性蚜交配、产卵越冬。室内浸渍法试验结果表明,杀虫剂抗蚜威、吡虫啉、氯噻啉、阿克泰、阿维菌素等,药后48 h对栗苞蚜的校正死亡率达91.3%-97.2%。
其他文献
以亲本“940004”为母本,航天育种小麦突变系“121”为父本杂交,经过10年选育育成鲁原301。该品种大穗大粒,高抗倒伏,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显著,2007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莒县地处鲁东南,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1℃。沭河纵贯南北,河两岸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种植了大量的经济作物,以保护地、露地蔬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根据现代教育观念和现代教学观,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数学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和数学教学的几种方式.
本文概述了黄顶菊在山东省境内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危害及发生扩散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加强检疫、加强监测、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