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风格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re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舞蹈,《辞海》的释意是:“民间舞蹈: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方式。”罗雄岩教授对民间舞蹈的理解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由劳动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中国舞蹈界的“民族民间舞蹈”一般指艺术家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取其特有的审美特质重新创作的舞台艺术作品。文章即探讨民族民间舞蹈舞台艺术作品的风格。
  一、意象的朦胧性,主题的多义性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由于采用明白晓畅的平叙和写实的艺术手法,作品的主题单一和明确。而80年代后,民族民间舞蹈作品通过隐喻、暗示、象征、艺术变形等表现手法代替以往明白晓畅的平叙和写实,以意象的朦胧性和主题的多义性代替以往主题的单一性和明确性。如《狼图腾》通过对狼性深沉、豪放、团结互助等特征的描述,对狼性的肯定,并由此思考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狼为主题,肯定狼性中的集体合作精神,作品中最后一个舞蹈造型的隐喻,是作者对人类的集体合作精神抱着肯定的态度、还是企盼的态度,作品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样的主题设置,却能够引发观众深沉的思考。
  二、人物个性丰满,情感立体多向
  从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塑造的形象来看,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刻画的人物形象追求群体特征,如《红绸舞》、《丰收歌》、《快乐的罗嗦》等,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共性,缺乏个性,对于个人细腻、复杂的人物心理描写很少涉及主题情绪显得单一。而80年代后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在形象的塑造上重视突出个体特征,通过多种个体特征,以情感的立体多向型代替平面单向型,以点带面,展现丰满的、立体的人物形象。如向阳编导的《元宵夜》将视角紧紧锁定在表现当代人的生命意识,时代情感等方面,作品通过采用不同的民间舞蹈的有机结合,使作品动作语汇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笔者在2009年为参加全国桃李杯文华奖舞蹈比赛创作的《虎妞妞》获全国B级女子少年甲组民族民间舞表演三等奖。这个舞蹈创作灵感来自东北地区的生活民俗,取材于东北秧歌。一双虎头鞋,一个俏妞妞是这个舞蹈开始交代给观众的两个元素,东北人过年要给孩子穿虎头鞋,虎头帽。东北的炕上有虎头枕,这一系列的民俗服饰都是东北地区的最大最亮丽的特点所在,穿上这些服装,它的寓意是辟邪,让孩子在新的一年中有个好兆头,好寓意,好身体。笔者以一双虎头鞋为线,一个俏妞妞与虎头鞋所产生的喜爱与俏皮为开始。展开了一整段的舞蹈,又添加了东北秧歌中手绢花技巧,把这个节目最终推向了高潮。
  三、舞蹈作品语言兼收并蓄,推陈出新
  二十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语言也开始发生变化,在立足传统舞蹈基础上,借鉴其他舞种的风格,将其运用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中。80年代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撇扇》在作品中注入当时盛行的流行舞蹈迪斯科,对身体的各种姿态和力度关系进行了探索,如小而快的出胯动作就是借用当时的流行舞蹈元素,作品正是利用新鲜的舞蹈元素与传统元素的结合,创作一个全新面貌的民间舞蹈作品。目前中国流行舞蹈主要有街舞、爵士舞、拉丁舞、肚皮舞等,近几年许多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借鉴、注入流行舞蹈的元素。如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参赛作品壮族舞蹈《走在山水间》、傣族舞蹈《花腰花》等。另外,受西方现代舞“非理性、反技巧、不和谐、个性化”美学原则的影响,8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舞蹈语言通过节奏、力度的变化,作品以不规则、灵活多变代替原先的和谐匀称美。
  四、关注世俗生活,提炼升华内涵
  二十世纪80年代后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关注世俗生活,它“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作品用平民化、世俗化的语言,从普通百姓的角度,生动地描写出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了解平民生活的喜怒哀乐,既没有“消平思想深度”,也没有抹去艺术的“意义”。2011年笔者为参加全国荷花奖舞蹈比赛创作的《阿爸的鼓》获全国荷花奖舞蹈比赛十佳作品奖,灵感来自连南地区的瑶族支系排瑶,取材于瑶族排瑶一个传承的故事,一个当代瑶族女孩儿与阿爸留下来的排瑶之鼓的碰撞,是现代与远古的碰撞,是人与精神的碰撞。鼓是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精神依托,它的声音是这个民族的呐喊。瑶族女孩儿是生活在当下民族继承者。这人与鼓的结合将击打出民族精神对当代人的呼唤,将击打出当代人去继承本民族文化的声音。
  五、传统题材与现代精神的融合
  二十世纪80年代的寻根热,更多的是体现一方人文或者是民族精神,关注社会,关注人物情感,而二十一世纪初的回归原生态所要阐释的是“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精神,它远离社会,远离尘嚣。杨丽萍的大型原生態歌舞集《云南映象》向我们展示了多层面的美学层次。它蕴含了女性崇拜、生殖崇拜、鬼神崇拜、图腾崇拜等等,我们看到在古老的原始舞蹈遗存之下凸显出的民族性格与精神,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力与启示性。2009年为参加全国桃李杯文华奖舞蹈比赛创作的《轮月》获全国A级女子少年甲组民族民间舞创作二等奖,表演二等奖。灵感来自蒙古族的生活用具,勒勒车。勒勒车是陪伴草原民族蒙古族的生活必备用具。他们是游牧民族,所以勒勒车在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论是行军打仗,迁移,不论是送葬,都需要勒勒车的存在。勒勒车承载的是这个民族的历史,承载的是这个民族的血脉。笔者抓住这点,用一台勒勒车,用一位装扮成蒙古族阿妈的舞蹈演员,利用车与人的搭配来完成笔者想要表现人生对岁月的感悟,用人与车轮的转动,表现岁月的变迁,在舞台上完美的展现笔者想对观众说的话,并表达笔者对蒙古族人民的敬意之情。
  (作者单位:大连歌舞团)
其他文献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初中化学的教学工作正在朝着高效率的目标进发。为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不断对教学工作进行实践探索。本文基于作者的实践教学经验,希望能够
随着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类恶性事件的发生,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辅导员与大接触较多,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其进行心理
音乐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民间乐器是音乐传承的载体之一.文章通过对四川大凉山彝族民间乐器,月琴、口弦、笛子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彝族人民的民俗技艺.
处于历史低谷的地产股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未来地产股投资路在何方?存量资产远高于市值、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似乎让部分投资者对地产股的东山再起满怀期望。近两年以来,房地产无
新媒体教学进入美术课堂,已是现代潮流的趋势,作为先进的美术教学工具和手段,新媒体有着独特优势,但也存在缺点,运用得当可以使美术教学如虎添翼,使用不当则可能是画蛇添足.
摘 要: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自1989年颁布实施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现在它的许多规定已经远远落后于实际环境形势的需要, 对其修改完善势在必行。本文就环境保护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目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修改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 指导思想 立法地位 基本原则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1989年颁布实施的。该法颁布以后,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促进经济和
摘要:随着中国与法语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密切,对法语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增多的趋势如何培养具有高水平的法语人才,更好满足市场对法语人才的需求,成为了高校法语教学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但是从目前的法语教学情况来看,法语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教学工作者和研究者探索出具体的解决途径,以更好地提高法语教学水平,增强法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提高法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法语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行业性, 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服务。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农村发展环境、政策也随之改变,从而广泛、深刻地涉及到其空间形态结构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类高职院校应主动承担起为新农村住宅建设服务的责任,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新农村;居住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
“对消费板块投资机会的核心判断在于,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消费需求的刚性和消费升级都将带来投资机会。”受益于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业绩增长明确和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
元代山水画是我国美术史发展的重要环节,宋人萌发的文人画理念之光在元代外族统治的政治结构下大放异彩.以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为代表的元四家的出现,一方面对前人的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