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2表达水平变化及其免疫活性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6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发病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2(IL-12)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浓度变化,及其免疫学活性对心肌炎的影响. 方法 135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5)、心肌炎对照组(n=50)、rIL-12组(n=40)、IL-12抗体组(n=20),后3组经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CVB3m)诱发急性心肌炎,rIL-12组于病毒接种后4h皮下注射重组IL-12,10ng/0.1ml,心肌炎组注射等量PBS,均连续用5d(0~4d),抗体组于0~1d经腹腔注射IL-12中和抗体0.1mg/0.1ml,共2次,分别于接种后1、3、5、7d各组随机取若干只小鼠采血后处死,留取心脏、脾等标本. 结果小鼠感染CVB3m后,其心肌组织中IL-12 mRNA的表达水平增高,同时体内IL-12、IFN-γ的蛋白含量也增高;在投入rIL-12后,IFN-γ的蛋白含量升高更明显,NK细胞活力增强,同时小鼠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降低,心肌损害减轻,小鼠生存率提高(分别为66%和85%);而在IL-12抗体投入组结果则相反,且小鼠生存率降低(50%),但与心肌炎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在VM早期小鼠体内rIL-12能减轻心肌损害,提高感染小鼠的存活率,起到保护性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在皮内注药治疗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有效的基础上,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其疗效机制的神经学基础.方法在家兔肩胛区皮内分别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荧光素核黄(NY),用神经逆行追踪法研究皮内神经末梢到神经节神经细胞的上行轴浆流通道及初级神经元分布规律.结果皮内注射HRP、NY分别在C4~T10脊神经节、颈、胸交感神经节、腹腔神经节、标记到神经细胞,脊
目的评价人群中筛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预防胃癌的干预措施.方法用Markov模型Monte Carlo分析法估计筛查的远期效果和费用,并进行增量分析.结果当根治Hp感染能减少胃癌发生的有效率为50%时,在30~40岁的人群中进行一次性筛查Hp感染并治疗阳性者可减少 16.6%的胃癌发生,每减少一例胃癌的费用为 10 405元(95%CI: 4 238~ 27 727元),每增加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
在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以基因芯片技术测定S-腺苷蛋氨酸合成酶、精氨酸酶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S-腺苷蛋氨酸合成酶、精氨酸酶基因的表达上调,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这些变化可能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uPA) 和KDR (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factor receptor-2)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50例髓母细胞瘤中uPA和KDR的表达,结合临床随访,使用Cox回归统计分析和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uPA
目的探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脉压与心功能的关系. 方法选择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72例,应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测定24 h平均脉压,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显像技术测定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 结果 24 h平均脉压与左心室射血分数(r=-0.46,P<0.01)、高峰充盈率(r=-0.41,P<0.05)呈负相关,平均脉压越大,心功能越差(P<0.05). 结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