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职学校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在核算和监督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当前一些中职学校由于财务管理松弛、收支审批制度不够严密,导致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所以,完善中职学校财务财务管理就日显重要。
关键词:中职学校;财务管理;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121-01
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开展教学活动的客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学校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效益,只有做到二者兼顾才能使中职学校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实用人才。现在我国多数中职学校均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但由于一些中职学校内部控制薄弱,财务管理混乱,导致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现行中等职业学校在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上有待改进成为客观必然。现谈一些个人的简单观点。
一、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由于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但近几年来,学校的自有资金来源渠道不断增加,资金的数量也大幅提高,学校所创收的资金收入已经取代了财政拨款成为学校资金的主要来源,这就客观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但部分学校的领导及财会人员对《财务管理制度》学习理解不深、不透,对财务管理工作还有一些片面、模糊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分不清领导和财会人员在学校财务管理中所行使的职责,认为会计工作不过是记记帐、算算帐、发发工资、办办报销,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
2.有个别学校重业务,轻管理;重钱的管理,轻物的管理。认为财务管理工作是会计人员的事,领导只要抓好教学,提高就业率就行了,对财务工作近乎放弃管理。
3.中等职业学校现在不管规模大小,一般都只设两个会计岗位。规模大的单位,会计人员成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无时间学习业务和理论,更无精力分析研究学校的资金使用效率。规模小的单位,常常把一些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兼任会计工作。造成业务生疏,对每年的财务报表也是敷衍了事,对资金的管理、资产的购入、领用、报废等常常出现手续不全,固定资产有时也不入帐,容易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4.缺乏应有的监督管理机制,约束无力。由于一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被重视。其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多数单位民主理财制度未能得到落实,财务开支无计划,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相互牵制的财务管理岗位之间缺位、越位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资金开支和投向不合理,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
5.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由于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但不少单位对财务管理人员重使用、轻培养,致使财务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爱岗敬业精神差,加之有的财务人员由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又不注重学习,未能及时掌握新的规章制度,造成管理不到位,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由于上述原因,使中等职业学校的货币资金和非货币性资产使用效率相对较低,不利于学校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利的地位。因此,如何加强学校各项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进一步筹措办学资金,合理配置资源,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是中等职业学财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对策
1.认真学习贯彻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领导及会计人员的理论认识和业务水平
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作为学校财务活动的行为规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系统性。能否贯彻落实好,这与国家的有关政策。以及其他有关制度紧密相关。因此,学校领导及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并结合本单位经济业务需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并按照制度办事,有效制止和纠正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正之风。
2.正确处理领导与财会人员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負责。”这一规定明确了单位领导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因此,单位领导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工作与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从客观上规范着管理人员及其当事人的工作行为。《会计法》第五条又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施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是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应当以《会计法》、《财务制度》为准绳,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好参谋不越位。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履行职业道德,做好管理工作。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轮岗。
3.建立切实可行的学校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现在大多实行的是“一支笔”审批模式。其优点是提高了审批效率,缺点是不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容易发生错误和舞弊。因此,“一支笔”的审批模式应当进行改进和完善,推进和探索“一支笔”审批模式同分级审批模式、多重审批模式相结合的混合模式,针对不同的财务收支业务采取不同的审批模式,这样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相互牵制,加强了对重要财务收支项目的控制。提高审批质量。另外,财务管理还应增加透明度加强民主理财建设。对于重大财务收支事项应通过领导集体协商,对涉及职工利益的事项还应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进行表决等。
4.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注重培养复合性财务管理人才
要按照《会计法》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建立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管理信息。由于经济发展及现代管理的要求,迫切需要管理人员知识得到更新、充实和发展。对管理人员应进行定期培训,为其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财务管理人员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使财务管理人员成为既懂经济又懂技术、管理和法律的复合性人才。
5.加快计算机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水平
目前,电子计算机已广泛用于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并愈加显示出其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各中职学校要尽快实现财务数据资源的共享,扩大财务管理交流的领域,及时了解各类管理信息。要让财务人员从繁杂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使学校财务工作适应现代化的要求。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今后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都应结合自身的财务管理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学校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自身的贡献。
关键词:中职学校;财务管理;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121-01
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开展教学活动的客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学校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效益,只有做到二者兼顾才能使中职学校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实用人才。现在我国多数中职学校均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但由于一些中职学校内部控制薄弱,财务管理混乱,导致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现行中等职业学校在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上有待改进成为客观必然。现谈一些个人的简单观点。
一、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由于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但近几年来,学校的自有资金来源渠道不断增加,资金的数量也大幅提高,学校所创收的资金收入已经取代了财政拨款成为学校资金的主要来源,这就客观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改变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但部分学校的领导及财会人员对《财务管理制度》学习理解不深、不透,对财务管理工作还有一些片面、模糊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分不清领导和财会人员在学校财务管理中所行使的职责,认为会计工作不过是记记帐、算算帐、发发工资、办办报销,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
2.有个别学校重业务,轻管理;重钱的管理,轻物的管理。认为财务管理工作是会计人员的事,领导只要抓好教学,提高就业率就行了,对财务工作近乎放弃管理。
3.中等职业学校现在不管规模大小,一般都只设两个会计岗位。规模大的单位,会计人员成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无时间学习业务和理论,更无精力分析研究学校的资金使用效率。规模小的单位,常常把一些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兼任会计工作。造成业务生疏,对每年的财务报表也是敷衍了事,对资金的管理、资产的购入、领用、报废等常常出现手续不全,固定资产有时也不入帐,容易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4.缺乏应有的监督管理机制,约束无力。由于一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不被重视。其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多数单位民主理财制度未能得到落实,财务开支无计划,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相互牵制的财务管理岗位之间缺位、越位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资金开支和投向不合理,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
5.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由于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但不少单位对财务管理人员重使用、轻培养,致使财务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爱岗敬业精神差,加之有的财务人员由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又不注重学习,未能及时掌握新的规章制度,造成管理不到位,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由于上述原因,使中等职业学校的货币资金和非货币性资产使用效率相对较低,不利于学校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利的地位。因此,如何加强学校各项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进一步筹措办学资金,合理配置资源,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是中等职业学财务管理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中的具体对策
1.认真学习贯彻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领导及会计人员的理论认识和业务水平
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作为学校财务活动的行为规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系统性。能否贯彻落实好,这与国家的有关政策。以及其他有关制度紧密相关。因此,学校领导及会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并结合本单位经济业务需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并按照制度办事,有效制止和纠正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正之风。
2.正确处理领导与财会人员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負责。”这一规定明确了单位领导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因此,单位领导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工作与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从客观上规范着管理人员及其当事人的工作行为。《会计法》第五条又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施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是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应当以《会计法》、《财务制度》为准绳,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好参谋不越位。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履行职业道德,做好管理工作。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轮岗。
3.建立切实可行的学校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现在大多实行的是“一支笔”审批模式。其优点是提高了审批效率,缺点是不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容易发生错误和舞弊。因此,“一支笔”的审批模式应当进行改进和完善,推进和探索“一支笔”审批模式同分级审批模式、多重审批模式相结合的混合模式,针对不同的财务收支业务采取不同的审批模式,这样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能相互牵制,加强了对重要财务收支项目的控制。提高审批质量。另外,财务管理还应增加透明度加强民主理财建设。对于重大财务收支事项应通过领导集体协商,对涉及职工利益的事项还应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进行表决等。
4.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注重培养复合性财务管理人才
要按照《会计法》和《财务制度》的规定建立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管理信息。由于经济发展及现代管理的要求,迫切需要管理人员知识得到更新、充实和发展。对管理人员应进行定期培训,为其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财务管理人员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使财务管理人员成为既懂经济又懂技术、管理和法律的复合性人才。
5.加快计算机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水平
目前,电子计算机已广泛用于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并愈加显示出其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各中职学校要尽快实现财务数据资源的共享,扩大财务管理交流的领域,及时了解各类管理信息。要让财务人员从繁杂的劳动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使学校财务工作适应现代化的要求。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今后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都应结合自身的财务管理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学校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自身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