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台湾青春片“郊外”的景观呈现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学视野下“郊外”是现代城市衍生出的社会现象,它不仅存在于欧美,也在我国迅速发展.华语电影中,21世纪台湾青春片塑造的“郊外”景观颇具代表性.这些青春片中的“郊外”不仅立足于当下,亦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郊外”被转换为影像文本的构成要素时,其景观化呈现会导致影像一定程度上脱离叙事,成为失去所指的能指符号.台湾青春片中“郊外”的景观化呈现预示着华语电影中“郊外”的诞生.
其他文献
“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阶级分析的二分法形成的二元对立的叙事框架和藩篱亟待突破.1984年,广西电影制片厂(简称“广影”)郭宝昌导演的作品《雾界》开启了生态叙
民族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而又独特的位置,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鲜明的“为人民”的艺术特征,体现了对“人民电影”与“人民艺术美学”的孜孜追求,在艺
迄今为止,“刺秦”题材电影主要以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周晓文的《秦颂》,以及张艺谋的《英雄》最为知名.这几部电影尽管侧重点不同,但都显现出了新历史主义的美学风格.
春节档历来受到电影工作者重视,春节档电影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竞争日趋激烈.文章以2021年春节假期的《你好,李焕英》等七部影片为例,探讨了春节档电影创作特色.首先是血缘亲情
当代主旋律电影兼具大众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属性,已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观、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例,一方面立足于电影文本,重点分析其通过小
期刊
从第三代导演李俊到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再到韩杰,山西籍导演镜头下的山西随着时代不断变迁,它既是中原大地中国人民朴素价值观的象征物,又是情感上的传统保守却朴实的故乡.从作
2021年的中国春节档电影市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客观优势,收获到了相当程度的商业利润.据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初步统计,截至2月17日17时,2021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7
期刊
近年来,抗美援朝影视剧再掀收视热潮.大众之所以喜爱这些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从思想价值上看,因为它们具有精神内涵之美,即体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从形象塑造上看
从改革开放序幕的拉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产口碑电影中的部分角色形象由“油腻”的“灰色草根”形象转向了以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新草根”形象.这种从“灰色草
张猛是一位极具空间感的电影导演.他的作品,无论是处女作《耳朵大有福》还是《钢的琴》再到《阳台上》等,都是在形式主义外壳下包裹着现实主义内涵,贴近生活真实,关注社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