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 “唯恐百姓不饮酒”的朝代吗?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浒》中的好汉们几乎顿顿不离酒,甚至有些好汉的上山动机,就是为了“成瓮吃酒、大块吃肉”!——借助电子检索功能对《水浒全传》中的“酒”字作一统计,在60万言的文本中,“酒”字竟出现近2000次!
   “饮食”之“饮”本可理解为饮水、饮茶,但最早则专指饮酒。《尚书》中有《酒诰》一篇,是周公警告贵族子弟不可酗酒的文告,其中“尔乃饮食醉饱”中的“饮”,便指饮酒。而自周公之后,历代统治者对酒多抱警惕态度,都曾颁布禁酒令。究其原因,一是怕臣民酗酒作乱,有碍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二来酿酒需要粮食,人吃还不够,哪有多余的粮食酿酒?
   然而从《水浒》的描述中,丝毫看不出官府对饮酒之风有所钳制,只觉得宋人饮酒成风,到了举国若狂的地步。
   小说重虚构,但也总能或多或少反映现实生活的面貌。宋代官府对酿酒饮酒的态度,确乎与历朝不同。我们知道,宋代实行募兵制,日常养着一支庞大的军队。军队要吃饭,要关饷;而兵器衣甲、屯扎训练之费,同样是一笔惊人的数字。这样一笔巨款,只能由国库支给,用税收来填充。
   跟许多朝代一样,宋代的盐、酒、茶属于特殊商品,由国家垄断经营,实行专卖,收取高额税金,称为“榷政”。而酒税又是其中的大头儿,征收机制称“榷酤”。宋代庞大的军费开支,便仰仗着酒税(“酒课”)的支撑。若赶上战争,酒课更成为雪中之炭。
   据学者考证,北宋初年,一年的酒课收入为185万贯,约占国家全年货币收入的10%。到了庆历年间,朝廷跟西夏大动干戈,军费需求激增,酒课也飙升至1710万贯,是宋初的九倍!所占货币收入的比例也升至38.9%,是宋初的近四倍!以后这个比例有所降低,但据估算,两宋期间的酒课始终维持在税收总额的20~25%。
   在宋代,各州府军县都设有“酒务”,专管酒的酿制、发售及缴税等业务。据统计,在熙宁年间,北宋全境共设酒务1861个。单是开封府所辖州县,就有酒务35个!哪怕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聚落,也都有卖官酒的酒店。
   地方财政没有别的增收手段,也把手伸向酒税。南宋人陈亮就说:今日郡县的油水已经搜刮殆尽,即便有能力的长官,没钱也是枉然。只剩下酒税可以挪用,一县的财政,全靠它了。(“今郡县之利括之殆尽,能者无所用其力,惟酒为可措手,而一县之计实在焉。”《龙川集·义乌县减酒额记》)
   好在酒务随处皆有,税金取用方便,不像茶、盐,有专门的生产区域,还需长途贩运。于是酒税在负担沉重的军费开支之外,又成了地方政府的提款機。
   其实“榷酤”初行,国家垄断酒浆生产,未尝没有“禁民饮”的动机。可是官府尝到酒课的甜头,一味扩大酒的酿造规模,不但不再提禁酒,反而明里暗里引导、鼓励酒水消费。
   郡县预先规定了难以完成的税收额度,县吏催缴不力,是要挨板子、受黥刑的!为了推销美酒,商家及官府想尽办法。例如北宋官府有一项救济措施,即在春夏青黄不接之际,向农民发放贷款,称“青苗钱”。一些商家盯上了农民的救命钱,特地在放青苗钱的日子,于通衢酒店摆出美酒,“命倡女(妓女)坐肆作乐以蛊惑之”,引诱农民入肆买醉。农民一旦入内,到手的青苗钱往往“十费其二三矣”,更有空手而归者。
   官府则派兵带着枷、杖等刑具到现场弹压,号称“设法卖酒”。这个“法”,是指刑法;而“设法”的目的,不是禁止商家过度推销,而是监督饮者要乖乖饮酒、痛快还钱,不得闹事。——官府自然也是要坐地分肥的。为了增加酒课收入,官商勾结,沆瀣一气,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宋代鼓励酿酒,还因当时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粮食进一步商品化。但利益所关,官府渐渐对酿造规模失去了控制。全国用来酿酒的粮食,有时竟要占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酿酒占用粮食过多,搞得贫苦百姓没饭吃。
   酒糟是酿酒余下的下脚料,堆积如山,酸腐糜烂,连猪狗都不吃,只好送去肥田。就是这种东西,每当酒务早上开门,总有穷苦百姓扶老携幼挤在门前争买,拿回去掺和着糠秕充饥。更有买不起的,只好向人乞讨。这样的悲惨景象,被诗人写在诗中,称这些可怜人为“食糟民”。(欧阳修《食糟民》)——如此一比,不时还能喝上两顿水酒的梁山好汉,境遇还不是最糟的。
   宋代官府“唯恐人不饮酒”(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谈·酒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酒文化”中绝无仅有的荒唐现象。
   酒文化发展到宋代,已演化为名副其实的“酒经济”“酒财政”!
其他文献
题目  总有些事让人纠结  题解  对本题目来说,虽然选材、立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等都要考虑,但选材是重中之重,材料选好了,文章便成功了大半。本文题材的选择关乎着扣题、立意,也影响表现手法运用等其他因素。  生活之中,成长之中,无论自己或他人,让人纠结之事可以说信手拈来,但如何选择,至少应该从这几方面来考虑:  1.有一定的纠结价值  首先,事情纠结的原因,是對日常生活的某个方面、某项利益、某种
问:   你说过好自己的生活,我们就能吸引来想要的人,可是我都单身好多年了呀!我感觉我谁都看不上,对靠近的人一律鄙视,这是什么情况?我每次都想:“怎么我吸引的人全都是档次这么低的,还不如我呢,有什么前途?!”   生活中我挺看不上我哥的,虽然理解他,但依然不喜欢。跟这有关吗?我吸引的总和他差不多类型。   你承不承认你之前单身这些年过得像男人一样?如果家里已经有一个男人了,还要男人做什么呢?
凌晨,冬天的温州,谯楼的老城墙泛着寒意,薄雾清冷宛若面纱。不同于新城的喧嚣,老城沾染着浓浓的时光味道。此刻,雾气结成露珠,洗濯了秦砖汉瓦,洗去了俗世凡尘,一派岁月静好。谁家的炊烟悄然升起?袅袅划破清晨的宁静,唤醒了沉睡的城市,开启了温柔而美好的一天。  漫步老城,幽深的小巷,曲曲折折,脚步踩碎了落叶,清脆里带着寂静,轻触城砖,和岁月对话。城墙外,华盖山下,红日亭袅袅的炊烟,是绵延数年的爱与温暖。 
我喜欢尹老师,无论尹老师做什么,我都喜欢。  上尹老师的课,永远都要绷紧神经,只要稍一走神,就会遗漏知识点,因为尹老師讲课永远干净利落,像个新闻播音员似的,一刻不停歇。  尹老师上课最有意思的就是讲着讲着就跑题了。这不,今天下午我们学习升入初中以来的第一篇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行》,尹老师正在讲解文中元方驳斥对方的依据是“守信”“有礼”,做人应崇尚“诚信”。突然尹老师话锋一转:“同学们最近看过热门电
“嘿,嘿,你慢點儿!”萧然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紧紧地跟着门神。  总算误打误撞回到了祖爷爷家。萧然环顾四周,土墙低矮,院子里空空荡荡,只有几只老母鸡低头刨食。三间茅草屋前,摆着一张斑驳的供桌,原本雕刻的图案已被磨平。供桌上摆放着一家人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几样供品:破旧香台、劣质红烛、两盘生冷年糕和只能盖住盘底的猪肉和鸭肉。萧然触景生情,心中酸涩不已。倏然,一股香气从墙角飘了过来。“什么东西?好香呀!”
中国的花粉过敏者超过了两亿人,一个很难忽视的数目。当我们在姹紫嫣红的花海中徜徉,这些过敏群体也该被关照。  城市美化离不开鲜花, 春天里,花粉预警于是频频“爆表”。我们走到花海里,很容易把花粉过敏和眼前的鲜花联系起来。可实际上,那些因颜色鲜艳而为园林部门青睐的花木,之所以有如此鲜亮的色彩, 是为了吸引蜜蜂蝴蝶来传粉,它们是虫媒花朵,传粉的效率非常高,根本用不着把精力全用在生产大剂量的花粉上。  花
许多人说生活枯燥乏味,可我觉得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只要你愿意放慢脚步,去观察、去体会、去品味,那么,你的生活必将充满趣味。  一天,放学后,我想寻个僻静的地方休息一会儿。于是,我绕过喧闹的集市,向一条幽静的小路走去。我把书包放到长椅上,回头发现一对七十岁左右的老夫妻在聊天儿。坐在轮椅上的老爷爷虽然面容憔悴,但依旧阻挡不住他那份从心底散发出的从容快乐。  夕阳的余晖为老夫妇俩镀上了一层金色,远远望去如
最后一次上课 刘姝萱  唯一一次全班崩溃的课  最后一次庆“六一”  唯一一次全班拼尽全力的节日  虽然同学们极力挽留  但小学的美好生活还是离我们远去  毕业了  整理着  那曾经不知恨过多少次的课本  这才发现每一本都独一无二  珍藏着无法复制的青春  那不知抱怨过多少次的校服  这才体会又丑又肥的衣服多么珍贵  毕业了  这三个字回荡在耳边  又想起  再一次微笑面对  再一次愁容满面  再
心有阳光 叶可欣  “阳光”是温暖与明媚的代名词。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向上,是心有阳光的体现。  “心有阳光”是乐观向上。小时候,幼儿园放学了,看到妈妈来接我,我太激动了,一路小跑,不料被路中间的小水坑绊倒了,磕破了膝盖,可我顾不上这些,马上站起来,直奔妈妈的怀抱。那时,明媚的阳光洒满我幼小的心房。  “心有阳光”是心中有爱,并用这份爱去温暖他人。上初中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前往海淀残联去陪伴那些
第一次见到国画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我喜欢西方那种五颜六色、繁杂而精致的油画。在我心目中,那便是“美”。  而那幅画与它们截然不同。画中只用了两种顏色:黑与红。一枝梅花不知从哪里伸出来,树枝的刻画算不上细腻,看上去不过就是一笔画下去,在转折处稍稍停顿以表现凸起罢了。梅花看似也是随意的几点,模糊得很。但最令我感到意外的不是这些,而是整幅画的构图:除了这一枝梅花,画纸上的其他部分竟都是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