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接完电话之后,数天来萌生在脑海里的期望一下子就消失殆尽。本来我以为得到那份梦寐以求的工作的胜算相当大,但结果恰恰不遂人意。
“很遗憾,”那位招聘经理说道,“如果要说能给您任何一点安慰的话,我只能说是因为名额有限。您其实也是能胜任的。”
怀着一种懊恼的情绪,我给不在家的妻子留下一张字条,如实告诉她事情的经过,就带上我的狗弗伊比向海边走去,想梳理一下头绪。一路上,我愈想着那份没有得到的工作,就愈感到心里不是滋味。在整整半个小时里,我都沉浸在沮丧的心情之中。
弗伊比的叫声很快使我从心神烦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我不由得朝远处望去。令人震惊的是,在大约100米远的海滩上,一个硕大的海洋生物正躺在那里。我无法马上判断它是什么,但是从体积和颜色来看,我猜测可能是一条死去的鲨鱼。
弗伊比冲到离这个海洋生物几米远的地方,对着它一阵使劲地狂吠。我不禁有点嘲笑弗伊比的“勇敢”:对一条死鲨鱼还保持着这么一段安全空间。
不过,我不久就发现这个海洋生物并不是鲨鱼,倒是很像海豚。不过如果是海豚的话,其体积也未免太大了吧。通过一番仔细观察,我惊异地看到它扁扁的头部上没有海豚所拥有的那种颇有特点的鼻状部。是一条幼鲸!我断定。它大约2.5米长,体重在200-300公斤之间。
我顺着幼鲸的躯体转了一圈,并没有看到受伤的痕迹。随后我注意到在它的头部有一个部位好像是眼睛。当我探头靠近观察时,这个部位忽然打开了,一股雾状水汽喷在我的脸上。原来不是眼睛,是通气孔。它还活着,正在呼吸呢。
在吃惊和激动之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解救它。然而怎么着手呢?我琢磨着,自己孤身一人恐怕是撼动不了它的,可这里离市区有3公里,附近根本没有人。没有其他选择,我必须做点什么。
于是我决定试着去推动这条幼鲸。在用尽全力,嘴巴发出呼哧呼哧的喘息声中,我将它翻了几个身。此时,正好一个大浪涌来,将鲸身抬起,我赶紧用身体抵住鲸身,企图不让它被水卷上岸,然而海浪还是将它推得更加靠近岸上。
我不由得有点沮丧。随着海浪的退去,幼鲸的身体一下子压在我双腿上,使我不能动弹。紧接着,当又一阵海浪扑上来时,我惊恐地发现海水快速地涨到了我的下巴,几乎将我淹没。我赶紧深吸了一口气,把头潜入水中,想用肩膀去顶巨大的鲸身。
幸好,幼鲸在浪的作用下又浮了起来,使我能够从它腹部下脱身。我恢复了镇静,用力将幼鲸的头部推向涌浪。谢天谢地,这一方法十分奏效。随着海浪的冲击,我缓慢地推着这个倒霉的家伙一步步朝深水区域走去,直到它渐渐漂在水面上。在目睹自己的这一杰作之后,我用手指向大海方向,示意它可以返回自己的故乡了。
然而当下一波海浪涌来之时,我惊愕地看到它竟然调头,重新随着浪涛漂向浅水区。
我朝着滔滔的洋面大声喊叫起来,并迎着潮水,将自己的身体挡在幼鲸和海岸之间,力图不让它被冲上岸,可是我的企图却趋于徒劳。
由于不知道自己还能怎样做才能帮助这条幼鲸摆脱困境,我只能抚摸着这个可怜的、筋疲力尽的海洋生物,用人类的语言一遍遍对着它说着话,想让它懂得些什么。蓦然,幼鲸摇摆起了它的尾部。
“那么你现在准备好了,知道哪里是你的家吗?”我问道。“你肯定你弄明白了我的意思?你知道上次发生了什么事吗?”
幼鲸的尾部摆动着,一次又一次。我静静等待,直到海水涌到我和它之间,使我能稳稳地站在沙滩上。然后,我用劲将它朝大海推去。在海潮又一次卷来之际,幼鲸沉入水中,不一会儿,当它在几米远处浮上水面时,我看到其尾部继续摇摆着,将自己向前推进。
“好极了!”我高声称赞,并注视着幼鲸游向更深的水域。但是转眼间,它又开始调头了。
“不能回来!不能回来!”我厉声呼叫。此刻它离我大概15米远。
“你要是胆敢回来……”我吼叫道。奇迹发生了。幼鲸似乎觉察到了我的愤怒,只是随意地调头在原处待了片刻,最后终于游向大海。
尽管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我内心却欢欣鼓舞。我拖着疲劳的步伐,走上海滩,伫立在那里瞭望着。这条幼鲸此时应该不会马上再游回来,我决定回家去取潜水服。
一回到家,我立刻脱下湿漉漉的衣服,然后穿上潜水服。“你究竟在干什么?”妻子在我满屋子寻找小轿车钥匙时不禁在一旁问道。
“去救一条鲸。”我答道。“走吧,我们一起去!”
我抱起3岁的儿子,走向停在屋前的汽车。
在开车前往海滩的路上,我向妻子叙述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几分钟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海边。远处的浪涛中,那条幼鲸依然在那里慢慢游着,显然很安全,这种场景令人感到欣慰。
在渐渐黯淡的暮色中,我们坐在沙滩上注视着海中的情况,幼鲸已没有了踪影。妻子知道我没有得到那份工作,一直在旁边安慰着。然而此时此刻,我差不多已全然把它忘却了。
“我不再为它而懊恼。”我微笑着答道。这一天的经历使我觉得,救一条鲸似乎比获得一份工作更为重要。
编译自《RD》美国版杂志2007年7月号
“很遗憾,”那位招聘经理说道,“如果要说能给您任何一点安慰的话,我只能说是因为名额有限。您其实也是能胜任的。”
怀着一种懊恼的情绪,我给不在家的妻子留下一张字条,如实告诉她事情的经过,就带上我的狗弗伊比向海边走去,想梳理一下头绪。一路上,我愈想着那份没有得到的工作,就愈感到心里不是滋味。在整整半个小时里,我都沉浸在沮丧的心情之中。
弗伊比的叫声很快使我从心神烦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我不由得朝远处望去。令人震惊的是,在大约100米远的海滩上,一个硕大的海洋生物正躺在那里。我无法马上判断它是什么,但是从体积和颜色来看,我猜测可能是一条死去的鲨鱼。
弗伊比冲到离这个海洋生物几米远的地方,对着它一阵使劲地狂吠。我不禁有点嘲笑弗伊比的“勇敢”:对一条死鲨鱼还保持着这么一段安全空间。
不过,我不久就发现这个海洋生物并不是鲨鱼,倒是很像海豚。不过如果是海豚的话,其体积也未免太大了吧。通过一番仔细观察,我惊异地看到它扁扁的头部上没有海豚所拥有的那种颇有特点的鼻状部。是一条幼鲸!我断定。它大约2.5米长,体重在200-300公斤之间。
我顺着幼鲸的躯体转了一圈,并没有看到受伤的痕迹。随后我注意到在它的头部有一个部位好像是眼睛。当我探头靠近观察时,这个部位忽然打开了,一股雾状水汽喷在我的脸上。原来不是眼睛,是通气孔。它还活着,正在呼吸呢。
在吃惊和激动之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解救它。然而怎么着手呢?我琢磨着,自己孤身一人恐怕是撼动不了它的,可这里离市区有3公里,附近根本没有人。没有其他选择,我必须做点什么。
于是我决定试着去推动这条幼鲸。在用尽全力,嘴巴发出呼哧呼哧的喘息声中,我将它翻了几个身。此时,正好一个大浪涌来,将鲸身抬起,我赶紧用身体抵住鲸身,企图不让它被水卷上岸,然而海浪还是将它推得更加靠近岸上。
我不由得有点沮丧。随着海浪的退去,幼鲸的身体一下子压在我双腿上,使我不能动弹。紧接着,当又一阵海浪扑上来时,我惊恐地发现海水快速地涨到了我的下巴,几乎将我淹没。我赶紧深吸了一口气,把头潜入水中,想用肩膀去顶巨大的鲸身。
幸好,幼鲸在浪的作用下又浮了起来,使我能够从它腹部下脱身。我恢复了镇静,用力将幼鲸的头部推向涌浪。谢天谢地,这一方法十分奏效。随着海浪的冲击,我缓慢地推着这个倒霉的家伙一步步朝深水区域走去,直到它渐渐漂在水面上。在目睹自己的这一杰作之后,我用手指向大海方向,示意它可以返回自己的故乡了。
然而当下一波海浪涌来之时,我惊愕地看到它竟然调头,重新随着浪涛漂向浅水区。
我朝着滔滔的洋面大声喊叫起来,并迎着潮水,将自己的身体挡在幼鲸和海岸之间,力图不让它被冲上岸,可是我的企图却趋于徒劳。
由于不知道自己还能怎样做才能帮助这条幼鲸摆脱困境,我只能抚摸着这个可怜的、筋疲力尽的海洋生物,用人类的语言一遍遍对着它说着话,想让它懂得些什么。蓦然,幼鲸摇摆起了它的尾部。
“那么你现在准备好了,知道哪里是你的家吗?”我问道。“你肯定你弄明白了我的意思?你知道上次发生了什么事吗?”
幼鲸的尾部摆动着,一次又一次。我静静等待,直到海水涌到我和它之间,使我能稳稳地站在沙滩上。然后,我用劲将它朝大海推去。在海潮又一次卷来之际,幼鲸沉入水中,不一会儿,当它在几米远处浮上水面时,我看到其尾部继续摇摆着,将自己向前推进。
“好极了!”我高声称赞,并注视着幼鲸游向更深的水域。但是转眼间,它又开始调头了。
“不能回来!不能回来!”我厉声呼叫。此刻它离我大概15米远。
“你要是胆敢回来……”我吼叫道。奇迹发生了。幼鲸似乎觉察到了我的愤怒,只是随意地调头在原处待了片刻,最后终于游向大海。
尽管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我内心却欢欣鼓舞。我拖着疲劳的步伐,走上海滩,伫立在那里瞭望着。这条幼鲸此时应该不会马上再游回来,我决定回家去取潜水服。
一回到家,我立刻脱下湿漉漉的衣服,然后穿上潜水服。“你究竟在干什么?”妻子在我满屋子寻找小轿车钥匙时不禁在一旁问道。
“去救一条鲸。”我答道。“走吧,我们一起去!”
我抱起3岁的儿子,走向停在屋前的汽车。
在开车前往海滩的路上,我向妻子叙述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几分钟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海边。远处的浪涛中,那条幼鲸依然在那里慢慢游着,显然很安全,这种场景令人感到欣慰。
在渐渐黯淡的暮色中,我们坐在沙滩上注视着海中的情况,幼鲸已没有了踪影。妻子知道我没有得到那份工作,一直在旁边安慰着。然而此时此刻,我差不多已全然把它忘却了。
“我不再为它而懊恼。”我微笑着答道。这一天的经历使我觉得,救一条鲸似乎比获得一份工作更为重要。
编译自《RD》美国版杂志2007年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