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礼乐文化精神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

来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乐"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论语》提出的"和为贵"是礼乐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儒家思想的普世价值所在。它要求并引导社会各个阶层按照礼乐文化的规范和模式来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建立和谐融洽的社会人际关系的目的。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上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3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显然,上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我国古代礼乐文化的"贵和"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因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中有必要以批判继承的态度从我国古代传统的礼乐文化中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
其他文献
在很多人看来,索赔是一个比较负面的概念.而对于复杂的工程建筑项目,可以说索赔是不可避免的.在欧美发达国家,几乎没有一项大型工程在牵涉到索赔.而索赔占合同总价的百分比成
清算股利是指投资企业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损益由投资企业所享有的数额.从性质上看,清算股利是资本的返还而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实践的互动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从冲突到和谐的转化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在遵循唯物辩证法规律的前提下形成了一整套互动机制。实践的需要
据专家分析,中国加入WTO后,无论是国内还是涉外职业人才需求都将全面复苏,市场对教育类、外语类、金融财会类、商贸类、旅游类、法律类以及经济管理类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