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全过程管理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本文就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细节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成本分析
Abstract: The strengthening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managing the proje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tails of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cos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对项目的投资方而言,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能否达到项目预期投资目标的成败关键。因此,在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节约资金,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才能使项目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會效益。
1工程造价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1采用价值管理手段
建筑设计中如何将工程项目的功能要求与投资有机结合,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既不单纯追求降低成本,也不片面追求提高功能,而是力求提高成本与功能的比值,获得最佳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中推广运用的价值工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1.2正确处理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工程造价就是完成一个工程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机械、材料等的综合费用,根据投资方、设计方、施工方、承包方、审计方,不同性质的单位可对同一工程提供不同的工程造价。工程质量是指竣工的工程应达到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的特性。
2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是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的关键环节,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好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
2.1限额设计
指按照审核通过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工程投资预算的定额进行逐步设计,根据审核通过的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总概算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技术进行设计,及进行结构施工图深化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随意变更的现象,保证在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不突破投资额。
2.2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设计进行优化
通过逐步深入地分析建筑项目的功能和投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投资总成本,并有效实现项目的必要功能,从而提升项目建设的价值。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是在项目的投资成本、使用功能和实施方案可行性三者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并侧重于使用功能的实现,在保证实现建筑项目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造价[1]。
3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3.1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合理性
工程项目可行性经过评估研究后,其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能否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能否优选出最佳的项目建设方案,能否使项目建设达到资源配置合理的效果。建筑工程在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整个项目的造价控制具有很大程度的先决性和指导作用,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的有效造价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2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
在工程项目决策前期确定的投资估算,是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投资控制管理的目标,是整个项目进行造价控制的源头。项目的投资估算贯穿着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决策过程,并随着项目投资决策评估的不断深化而逐渐细化,造价估算的精度一般也会逐渐增加。在实际项目造价控制中,还需对项目动态的投资部分进行相应的估算。项目的动态投资部分,一般包括材料市场价格变动引起的投资额增加、项目建设期间银行利息的变化和固定资产部分价值变化等内容,同时对项目投资范围内的流动资金也要进行估算。
4严格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签订施工承包合同要严密,同时,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履行合同中甲、乙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造价。在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合同及补充合同协议及至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作为合同内容的一种延伸和解释,必须完整保存,同时建立技术档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由于建筑工程风险大、周期长,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因此加强合同管理、严格执行合同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实施过程中,造价人员要做主动控制、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对必须变更的工程项目要做出工程量和造价增减的详细分析,计算出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调整原合同确定的工程造价。同时,要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索赔,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
5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工程投资90%以上的份额一般都用在项目的施工过程,该阶段项目的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所以,应合理处理好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方法,充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返工的现象,有效降低施工费用;项目投资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掌握涉及到项目造价调整变化的信息和政策,准确判断各种动态因素的发展变化,将动态的造价管理理念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建设施工全过程;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还应逐步健全设计变更的审批制度,严格按相应规范和规定做好项目的施工质量验收和现场签证工作,不断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监理水平,大力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努力降低管理成本。
6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
竣工结算审查是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最重要的内容,是计算核定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依据。应仔细核对相关的工程合同条款,认真审核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的编制范围。审核过程中,应依据施工竣工图、设计变更文件等,按照规定的相关工程量计算规定逐项进行核对,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和合同中双方约定的计价方法进行工程计价结算。
7工程造价成本分析方法
7.1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
7.1.1将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以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完成计划的积极因素和影响计划完成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在进行实际与计划对比时,还应注意计划本身的质量。如果计划本身出现质量问题,则应调整计划,重新正确评价实际工作的成绩,以免挫伤人的积极性。
7.1.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动态情况,反映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技术经济指标只能代表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侧面,只有成本指标才是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因此,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尤为重要,一定要真实可靠,而且要有深度。
7.1.3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与其他项目的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赶超先进水平。
7.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并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7.2.1确定分析对象(即所分析的技术经济指标,并计算出实际与计划(预算,数的差异;
7.2.2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
7.2.3以计划预算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计划预算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7.2.4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7.2.5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7.2.6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
8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对项目的投资方而言,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能否达到项目预期投资目标的成败关键。因此,在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节约资金,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才能使项目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成本分析
Abstract: The strengthening of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managing the proje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tails of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cos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对项目的投资方而言,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能否达到项目预期投资目标的成败关键。因此,在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节约资金,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才能使项目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會效益。
1工程造价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1采用价值管理手段
建筑设计中如何将工程项目的功能要求与投资有机结合,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既不单纯追求降低成本,也不片面追求提高功能,而是力求提高成本与功能的比值,获得最佳的设计方案。在设计中推广运用的价值工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科学方法。
1.2正确处理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
工程造价就是完成一个工程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机械、材料等的综合费用,根据投资方、设计方、施工方、承包方、审计方,不同性质的单位可对同一工程提供不同的工程造价。工程质量是指竣工的工程应达到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的特性。
2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是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的关键环节,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好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
2.1限额设计
指按照审核通过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工程投资预算的定额进行逐步设计,根据审核通过的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总概算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技术进行设计,及进行结构施工图深化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随意变更的现象,保证在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不突破投资额。
2.2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设计进行优化
通过逐步深入地分析建筑项目的功能和投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投资总成本,并有效实现项目的必要功能,从而提升项目建设的价值。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是在项目的投资成本、使用功能和实施方案可行性三者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并侧重于使用功能的实现,在保证实现建筑项目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造价[1]。
3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3.1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合理性
工程项目可行性经过评估研究后,其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着能否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能否优选出最佳的项目建设方案,能否使项目建设达到资源配置合理的效果。建筑工程在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整个项目的造价控制具有很大程度的先决性和指导作用,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的有效造价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2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
在工程项目决策前期确定的投资估算,是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投资控制管理的目标,是整个项目进行造价控制的源头。项目的投资估算贯穿着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决策过程,并随着项目投资决策评估的不断深化而逐渐细化,造价估算的精度一般也会逐渐增加。在实际项目造价控制中,还需对项目动态的投资部分进行相应的估算。项目的动态投资部分,一般包括材料市场价格变动引起的投资额增加、项目建设期间银行利息的变化和固定资产部分价值变化等内容,同时对项目投资范围内的流动资金也要进行估算。
4严格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签订施工承包合同要严密,同时,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履行合同中甲、乙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造价。在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合同及补充合同协议及至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作为合同内容的一种延伸和解释,必须完整保存,同时建立技术档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由于建筑工程风险大、周期长,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因此加强合同管理、严格执行合同就显得尤为重要。工程实施过程中,造价人员要做主动控制、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对必须变更的工程项目要做出工程量和造价增减的详细分析,计算出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调整原合同确定的工程造价。同时,要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索赔,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
5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工程投资90%以上的份额一般都用在项目的施工过程,该阶段项目的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所以,应合理处理好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方法,充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返工的现象,有效降低施工费用;项目投资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掌握涉及到项目造价调整变化的信息和政策,准确判断各种动态因素的发展变化,将动态的造价管理理念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建设施工全过程;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还应逐步健全设计变更的审批制度,严格按相应规范和规定做好项目的施工质量验收和现场签证工作,不断提升工程项目的建设监理水平,大力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努力降低管理成本。
6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
竣工结算审查是工程项目竣工结算阶段最重要的内容,是计算核定工程项目造价的重要依据。应仔细核对相关的工程合同条款,认真审核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的编制范围。审核过程中,应依据施工竣工图、设计变更文件等,按照规定的相关工程量计算规定逐项进行核对,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和合同中双方约定的计价方法进行工程计价结算。
7工程造价成本分析方法
7.1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
7.1.1将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以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完成计划的积极因素和影响计划完成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在进行实际与计划对比时,还应注意计划本身的质量。如果计划本身出现质量问题,则应调整计划,重新正确评价实际工作的成绩,以免挫伤人的积极性。
7.1.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动态情况,反映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技术经济指标只能代表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侧面,只有成本指标才是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因此,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尤为重要,一定要真实可靠,而且要有深度。
7.1.3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与其他项目的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赶超先进水平。
7.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并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7.2.1确定分析对象(即所分析的技术经济指标,并计算出实际与计划(预算,数的差异;
7.2.2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
7.2.3以计划预算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计划预算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7.2.4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7.2.5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7.2.6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
8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目标,对项目的投资方而言,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能否达到项目预期投资目标的成败关键。因此,在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节约资金,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才能使项目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