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眼科医师临床科研研究类型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中国眼科医师对临床研究类型的了解程度和影响因素,为全面提高眼科医师科研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参加第十八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的全国各地眼科医师进行调查。对调查问卷各问题,回答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分数累加得到总分。对调查者按照学历、职称、医院等级、医院所在城市和医院类型进行分层,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总分与各因素的关系。

结果:

共收回调查问卷233份,其中有效问卷197份(84.5%)。被调查者平均年龄为(38.8±8.6)岁,其中男99例(50.2%),女98例(49.8%)。博士研究生总得分高于本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0,P<0.001)。住院医师总得分高于副主任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P<0.001)。北上广、省会级、地市级得分高于县级城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县级城市相比较,北上广[OR=7.52(2.27~24.96),P<0.001]、省会级[OR=3.48(1.21~10.02),P=0.02]和地市级[OR=3.18(1.19~8.48),P=0.02]得分更高,北上广大城市的总得分更高。

结论:

高学历的医师、住院医师和北上广城市的医师对临床研究类型认知程度较高,提示应加强对基层地区眼科医师的科研能力培训,而且应从医学生抓起。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新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动态监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77例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治疗的AP患者被纳入这项前瞻性研究中,按新亚特兰大分类分型,据改良Marshall评分,AP分为持续器官功能衰竭(POF)组和无POF组,据CECT结果,AP分为胰腺坏死(PN)组和无PN组。用t检验比较各组72 h的AngⅡ水平,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