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价值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2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行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先左侧卧位,胸腔镜下游离食管并清扫胸部淋巴结;然后平卧位,腹腔镜下游离胃并清扫腹腔淋巴结,制作管状胃行左颈部机械吻合术。收集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病理学检查结果。通过电话和门诊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9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或均数(范围)表示。

结果

50例患者无中转开胸和开腹患者。胸腔镜手术时间为(85±30)min,腹腔镜手术时间为(55±22)min,总手术时间为(210±40)min。术中胸腔平均出血量为115 mL(50~210 mL),术中腹腔平均出血量为65 mL(30~100 mL);胸腔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为11.3枚(8.0~15.0枚),腹腔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为8.5枚(6.0~12.0枚)。术后胸腔平均引流量为340 mL(200~650 mL);术后平均进食时间为7 d(6~8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2 d(11~14 d)。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鳞癌,术后分期为T1~3N0~1M0期,上下切缘阴性。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3例,经对症支持治疗痊愈出院;喉返神经损伤3例,随访6个月后恢复。50例患者随访1~16个月,术后3个月出现吻合口狭窄2例,予以内镜下扩张治疗3次后痊愈。无复发转移及死亡患者。

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对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在我科门诊采用多沙唑嗪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的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夜尿增多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年龄50~75岁,平均(58.6±3.2)岁,病程6~72个月,平均(3.9±2.1)年,予去氨加压素0.1 mg和多沙唑嗪4 mg睡前半小时口服治疗4周。治疗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分别为(17.4±2.5)和(11.8±1.1)分;生命质量评分分别为(3.
期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已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针对OSAS的治疗应当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新方向。本文就OSAS与几种常见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以及通过治疗OSAS能否改善心脑血管疾病进行讨论。
报道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长期腹痛患者,经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结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并排除其他疾病后予以再次手术剖腹探查,诊断为LC术后胆囊管残留结石。避免胆囊管残留过长或胆囊管残余结石应重在预防。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治疗方式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颈部淋巴结存在转移或者可疑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是主要的解决方案。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均是食管癌患者重要的术前检查,对食管癌的手术方式起着决定作用。有条件的医院可将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CT检查作为食管癌术前常规检查,充分发挥两项检查的优势,提高食管癌颈部淋巴结术前评估的准确性,准确筛选适合三野淋巴结清扫
目的分析胸段食管鳞癌腹腔区域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影响其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586例经腹、胸手术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行食管癌切除及规范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患者病变情况,选择经腹上区、右胸两切口或腹上区、右胸、颈部三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单独清扫18、19、20组淋巴结,分离16、17组及胃小弯淋巴结。所有淋巴结标本分组送常规
胰腺癌中导管癌占85%~90%,其次是内分泌细胞癌,腺泡细胞癌,间叶组织来源少见,3种细胞来源混合癌则更为罕见。胰腺癌多为乏血供肿瘤,鲜有报道胰腺癌自发性破裂出血者。2014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1例胰体尾部混合性腺泡-内分泌-导管癌患者,因肿瘤自发性破裂致腹腔内大出血于当日行急诊手术治疗。随访至2015年1月20日,患者因胰腺癌腹腔内广泛种植性转移而死亡。此类患者虽极其罕见,一旦发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痰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探讨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1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012年1-12月收治的181例食管癌患者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二代头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33例患者应用三代头孢。患者术前及术后前3 d均常规留取痰液标本送检,观察
目的探讨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治疗直径≥3.5cm的上消化道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SMT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14例直径≥3.5 cm的SMT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患者肿瘤位于食管,1例位于贲门。患者均行STER治疗。观察指标:手术时间、肿瘤部位和直径、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复查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