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看赞助人对翻译选材的影响

来源 :跨语言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ngel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影响翻译这一跨文化活动的诸多因素中,赞助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对翻译活动的第一步——翻译选材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以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活动为例,探讨赞助人对翻译选材的影响,指出明末清初科技翻译活动中由各方势力组成的赞助人的意识形态要求是影响当时翻译选材的最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在经济和政治地位上,这些赞助人对符合他们各自意识形态的翻译选材给予了不同形式的资助,而对不符合他们意识形态的翻译选材和翻译活动则采取消极甚至抵制的态度。 Among th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translational intercultural activities, patrons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to play, especially for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the first step in translation. Taking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patrons on the selection of translator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ideological requirements of patrons who are composed of various for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atus, these patrons have given different forms of subsidy for the translation of material that meets their respective ideologies while they have even negated or even resisted the translation of material and translations that do not conform to their ideology Attitude.
其他文献
气动凿岩机的噪声源有:排气噪声;活塞撞击钎尾、钎杆钎头与岩石的撞击以及机器本身振动产生的噪声。排气噪声是噪声的主要来源,估计排气噪声在凿岩作业的总噪声能量中占87~94
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高校学生人丈精神和人丈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
大力发展外经贸加快广州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续)——在广州迈向现代化对策研讨恳谈会上的发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黄建华三、广州外经贸发展的优势与潜力广州外经贸的发展有着明
由基建工程兵00429部队所属施工部队建成投产的桑树坪煤矿,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装备的年产原煤30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它位于陕西省韩城矿区,井田储量丰富,地质构
副刊是相对报纸正刊而言的。我在这里要探讨的对象是都市报刊中的文学副刊。应该说,报纸副刊的改革既是报业竞争的直接产物,又是报纸竞争的有力支柱。今天报业的竞争比以往
南农紫玉糯1号是南京农业大学玉米育种室选育的优质杂交甜糯玉米品种。该品种籽粒紫红色,糯性好,香味正,甜度高,甜度保持期长,蕊嫩甜,口感好,秸秆可喂牛。该品种适应性广,直
对理顺电价问题的几点思考俞振富电力属资金密集型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其迅速发展必然要求有大量资金的支持,仅靠中央财力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在80年代
谚语是一种日常的语言模式,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除了一些谚语能很直观地进行表面理解之外,大多数谚语都建立在认知隐喻的基础之上。利用莱可夫与特纳等的概念隐喻理论
由我院张国榉、刘宗平讲师等与有关单位合作完成的“新型硬质合金钎头及使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八○年经地质部主持鉴定以来,已在全国三十多个厂家推广生产,年产钎头三十万
中国地理学会水文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会议于1990年11月20~24日在成都市举行。来自全国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等单位的1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12篇。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