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i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关键要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开始,而阅读兴趣来源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教师应适时地向学生推荐好的作品,并引导他们正确理解作品的精髓,引导他们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作品,从看似平常的事物当中发现一些不平常来,再加上适时的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实践中必须做到:及时推荐、适时补充和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内外结合相互补充,既可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课文背景的了解,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出来。同时要结合课外活动,经常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阅读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久而久之,学生爱读书、能读书的习惯及能力就会自然形成。
  
  二、勤动笔墨,萃取精华
  
  “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先生的这句话应包含以下两个含义:阅读时在文章上进行圈点;写读书笔记。阅读的过程是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提炼的过程,也是理解和消化的过程。在阅读时把不理解的地方圈画起来,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或通过摘录加深理解,这些习惯的养成,无疑对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写读书笔记也是积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及写作素养的有效方法。
  
  三、边读边思,悟其精髓
  
  “学而不思则罔”。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质疑”能活跃思维、开阔思维。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凡是文章所包含的内容和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名词、术语,凡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都应当列入思考的范围。同时,让学生独立阅读,鼓励他们勤动脑、多思考,带着问题去读书,并在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四、注重练习,善于表达
  
  单靠在课堂教学中去阅读,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难以保证的,阅读大部分要靠课外时间来完成。但是,课外阅读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宽松自由的环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毅力,需要学生有主动性、浓厚的兴趣以及强烈的求知欲。二是阅读时间也要靠学生自主掌握。换言之,需要学生自己去挤时间来阅读。同时,大量的家庭作业也是限制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瓶颈。因此,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来改善这种状况。
  
  五、重新翻阅,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是前人读书经验的积累。学生在阅读当中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如果善于联系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养成“读回头书”的好习惯,这对加深理解和丰富知识积淀十分有益。学生一旦有了丰富的文化积累,学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责 编 木 子)
其他文献
【专题概述】  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野蛮、贪婪的欧洲资本主义用血与火铺设了殖民扩张之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激起了亚非拉国家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由于各国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本专题考点主要包括罪恶的“三角贸易”、英国对印度的殖民侵
【专题概述】  世界近代历史实质上是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经历了萌芽、产生、确立、巩固和发展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到来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为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二是俄、日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逐步
二、漫画精析漫画1:漫画选自1988年出版的《中国漫画家作品选》.这是一幅歌颂性漫画,它用各族人民的形象组成地图,合唱“振兴中华”,巧妙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努力振
【热点材料】  7月3日,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与吉祥物正式亮相。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由书法字“津”“13”“张开双臂的人形”和“海河”等元素构成,呈“火炬”造型,取名为“奔向未来”。吉祥物取名为“津娃”,取材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与现代卡通形象进行了有机整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第十三届全运会将于2017年9月在天津举行,赛期为13天。  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左)与吉祥物“津娃”  【考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