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钢琴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美育作用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d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课程改革时代,中小学音乐课堂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也颁布了《音乐课程标准》。新课标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等教学基本理念。为了更好得实施音乐新课标,钢琴成为中小学音乐课堂最为重要的教学设施,本文着重以音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前提,运用审美教育视角论述在音乐新课标背景下钢琴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美育作用。
  【关键词】钢琴;中小学音乐课堂;审美教育
  引言:
  新课标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等教学基本理念。钢琴作为中小学音乐课堂为学生传播音乐知识的重要介质,对中小学音乐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音乐课程新标准》的要求,论述钢琴在其教育中的美育作用。
  1. 促进学生审美体验
  1.1 情感性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21世纪音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首先就指出音乐课堂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而音乐审美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体验与反映,情感是展开音乐审美活动的动力、中介与归宿。中小学时期是学生心理素质能力渐渐完善时期,也是孩子高速发展生理机制时期。在儿童逐渐成长为青年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日益强烈、日益深入和扩大。因此,当他们日常生理需求得到逐步满足时,情感的需求也更强烈,他们需要体验更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介质便是音乐,而钢琴是现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使用最多、最广的乐器。钢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论是演奏亦或是欣赏,其本身就是情感的载体。
  情感性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首要功能,然而钢琴是音乐情感传递的主要工具,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钢琴而言,是众多乐器中作品最多、情感多样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钢琴有许多不同情感类型的作品,如奏鸣曲、小步舞曲、谐谑曲等,不同情感类型的乐曲,使学生感受不同,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中小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家大多是以钢琴作品或是钢琴演奏闻名,而古今中外的钢琴作品无不是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情感所交汇形成。他们在创作作品、表演作品、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品味着琴音高低起伏的多端变化,与琴音产生共鸣,一同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他们沉浸、陶醉在饱含情感意味的钢琴作品中,洗涤情感陶冶情操。因此,越是技艺高超、艺术价值高、品味高的艺术作品,对中小学生审美情感的提升作用越有效。
  1.2 表现性
  表现性作为体现音乐审美价值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使音乐成为一种表现的艺术。学生在中小学年级,已经了解基本的乐理知识,学过基本调式曲式,虽然能够唱准歌曲的音调,却很少有人能动情得演绎出来。如《长城谣》、《小放牛》、《让我们打你雙桨》等歌曲如果有钢琴伴奏,学生才能更好得表现出来。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引导学生喜爱音乐,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所配的伴奏大多是提前录好的音频,而旋律、节奏单一。经常使用音频伴奏,无法激发学生对音乐歌曲的兴趣和表现欲。如湖南文艺出版社“保护环境教育”专题中《一个真实的故事》(八年级下册4-5)教材把环保与爱心设计在课堂中,将对爱心的颂扬融于赞美动物保护行为之中,以情感为纽带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在演唱中很难将“女孩为救丹顶鹤滑向了沼泽”的伤心与赞颂表现出来,则需要教师在伴奏时注意歌曲的情绪强弱及伴奏节奏型,加上歌曲前的旁白:“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上来”。再学生演唱歌曲前,就奠定歌曲缓慢忧伤的情绪,学生在演唱时便能更准确得表达歌曲情感。
  钢琴是最容易与学生互动,并能够带动学生体验的乐器之一。钢琴的音域广、琴声美教师可边弹边唱为学生示范演唱,如果教师的情绪高昂,便能带动学生。并且教师在给学生弹伴奏的同时,可以与学生有眼神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也可以用肢体语言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更直观得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学生能够更好得表现所学的音乐作品。
  1.3 形象性
  形象性是音乐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中小学音乐的审美教育是借助实际的、具体可感知的课堂印象来实行,而由钢琴的旋律、节奏、音色等创造出的音乐形象具有生动性、从形、情各方面刻画其作品的形象特征。通过钢琴教学,使学生更形象得了解所学歌曲。钢琴之所以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是因为它可以轻松的同时发出强音和弱音,独特的音响效果给人以愉悦,能使学生在精神上产生美感。而能够让学生拥有欢愉的状态,良好的心情和接受度来感受音乐的愉悦性,既是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更是音乐教学获得成功的前提。钢琴的88键全音域还可以形象得模仿一些不同的音色,深沉的低音域,舒缓的中音域和亮丽的高音域有利于形成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势,传统的“苦学”、“苦唱”方式变为“乐学”、“乐唱”,这便是“乐(yue)即是乐(le)”的道理。音乐课堂中钢琴的应用,使此音乐课变得趣味化、形象生动化、游戏化,学生对音乐的接受度增加,使他们更接受音乐,喜爱音乐,这便是学生愿意长久学习音乐的动力。如广东教育出版社、花城出版社“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系列单元“喜”(九年级上册)中《托卡塔—喜报》就是钢琴曲欣赏课。乐曲是作者在造船厂的庆功会上为取得鼓舞人心的生产成果所激发创作的,全曲热烈欢快,描述工人们敲锣打鼓、兴高采烈的报喜场面。教师若是仅仅给学生播放录制音频,学生只能片面得感受音乐氛围;若教师能够挑拣其中特色的片段为学生演奏,加上教师的演奏情绪和面部与肢体喜悦的情感,更能使学生形象得体会到乐曲的热情洋溢和激越奔放。   2. 有益于学生个性发展
  2.1 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标准中说“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三大要义从根本上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面向全体学生”被作为第一要义,意思就是成功的素质教育是适合全体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单独对某一类学生的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开发每位学生的艺术潜能,拓展他们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并能够热爱音乐,是音乐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中小学课堂平均每个班人数较多,而在音乐课堂中,音乐的伴奏乐器则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样看来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使用钢琴就显得尤为重要。钢琴音色明亮,当教师在课堂中弹奏时,相信不论是调皮捣蛋的学生还是最后一排默默无闻的学生,都会被其优美好听的声音所吸引。无论学生是否拥有对音乐的天赋,都能参与在音乐课堂教育当中,接受到该年龄段的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的主课中,教师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往往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比较关注乖巧和喜欢学习的孩子,这样便会忽略那些思维活跃、聪明调皮的孩子,更会冷落接受程度弱,老实内向的孩子。而在音乐课堂中,能够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伴随着熟悉的钢琴伴奏,音色突出孩子的唱歌、喜善舞蹈孩子的伴舞、老实内向的孩子可以打拍子或者欣赏全班同学演绎的此歌曲,而无论学生扮演着哪种角色,都参与在音乐活动中,才是气氛融洽、面向全体学生的优秀的音乐课堂。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十六朵花”系列单元(一年级下册)《我的家乡日喀则》一课,是藏族踢踏舞编曲,此课便可以将学生分组,一组孩子演唱朗朗上口的歌曲,一组孩子跳简单的藏族踢踏舞步,教师钢琴伴奏,就是一堂极其生动有趣的音乐课。
  2.2 注重个性发展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个性发展”讲到:“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一首歌曲的情感表达应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演绎,钢琴在此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如《欢乐颂》这首歌,学生可发挥想象力演唱各种版本,如欢快歌颂版、低沉悠扬版等,教师应配合学生的需求进行钢琴伴奏。另为了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励学生发展个性,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音乐教材中都出现了“才艺展示会”“露一手”“音乐竞赛”等音乐互动栏目。学生们可展示自己的拿手节目,吹、拉、弹、唱、舞等勇敢地上台展示,而教师可为唱歌表演和歌舞表演的学生钢琴伴奏,帮助学生完成演出,可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有益与学生身心发展。
  中小学生阶段是孩子成长中个性迅速成长、个性张扬又迥异、最独特的阶段,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为重要。音乐教育的方式,最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和个性的张扬,音乐课便是学生个性解放、情感交融、放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间段。而钢琴的应用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小学生音乐课堂中,教师习惯播放音視频,依赖于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这样无法根据学生个性区别来进行教学。“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在用钢琴进行示范时,适当进行强弱、速度快慢的改变。正如教育部下发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中“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在音乐课教学中,应该摒弃“我教你唱”的教学方式。
  3. 促进学生音乐实践与创造
  3.1 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知
  实践是比课本更重要的学习,音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能够学以致用。本次课程改革及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其作为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教材中,每单元后还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课程。要求学生在“考察”、“体验”、“实验”、“探究”等各项活动中学习、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总结经验,发现并解决其中问题。音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课堂活动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强调学生亲自实践,总结经验。教育部编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中有句话“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而音乐是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尤其是音乐的表现方面,更能体现出音乐的技能特点。不论是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或是识读记谱,都离不开音乐的实践活动。比如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金蛇狂舞》(七年级上册)一课,在欣赏民乐合奏《金蛇狂舞》后,要求学习附点音符的概念。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要求学生学习识读乐谱,这更要结合具体的音乐实践进行。钢琴的键盘能够贴合五线谱,直观得为学生介绍乐谱知识,比如教师在教五线谱中,中央C的位置时,可以为学生弹奏该音,学生看到键盘中的中央C,甚至教师让学生自己在钢琴中找到中央C,学生再联想到五线谱的中央C位置,就会将此知识记的很牢固。拿上面《金蛇狂舞》中附点音符授课来说,如果教师只讲附点音符延长此音符的一半,或是用一又二分之一来等数字来表示,学生会难以联想,很难理解附点音符的概念。若是教师在钢琴中,将原音符与附点音符分别弹奏给学生听,让学生自己找区别,再将浮点音符的概念解释出来,学生便会积极跟随教师弹奏的音符思考,不仅能够直观得理解附点音符的概念,本堂课也会变得更有趣。《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时间过程”,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钢琴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中,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一种有效途径。
  3.2 促进学生音乐创造
  教育创新是针对我国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所提出来的,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重传承不重创新,重模仿不重己出,惟师是从,惟书是从,任何情况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样的局限的教育必然会牵制学生思想,导致“一百个学生一个样”的教育结果。音乐的非语言性和不确定性正是为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小学音乐课堂中钢琴的运用也为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提供了让他们放开想象力的途径。   人民音乐出版社《银杯》(六年级上册)一课要求学生以蒙古族民歌《银杯》为主线,学习蒙古族的长调、短调等特点。蒙古族长调、短调一般用蒙古族乐器马头琴伴奏,在介绍马头琴时为了让学生直观深刻得了解马头琴的旋律悠扬抒情,表现的细腻情感等特色,教师可用钢琴将《银杯》的旋律弹奏出来,让学生自主与教材中的民族乐器音色进行对比,学生所体会到的必各有不同却都印象深刻,在讲述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区别时,钢琴作为“乐器之王”便是最好的示范乐器。湖南文艺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的活动“考考你自己”,让学生听赏黄威虎的钢琴独奏曲《巴蜀之画》中的《晨歌》,要求学生将民歌的旋律复唱出来并在已给的三条旋律中找到正确答案。教材音频的旋律较快又难以慢速播放,这个活动对于六年级的学生难度很大,若是只重复播放音频旋律,便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会抑制学生的想象力,若是教师将此旋律慢速为学生弹奏后,让学生将听到的写下来,再用钢琴弹奏出学生写下的旋律,这样不仅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更形象得让其听到自己写出的旋律与原曲的区别,便更能达到课堂要求的效果。不仅如此,在中小学生音乐课堂的节奏教学、和弦教学、音高甚至调式教学中,都可需要運用钢琴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音乐课不再只是“依附课本、我讲你记”的效果。
  结论:
  音乐新课标颁布后,钢琴由于音域宽广、音量洪亮又有很大的强弱变化、因其音色自然动听、有丰富而统一的表现力、穿透力等特点,越发成为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必不可少一项教学设施。不论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或是彰显音乐的美育功能,钢琴都可以起到引导辅助及促进教学的作用,并且能够呈现音乐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完整性,新课标标准下更好得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师也更应该在思想上改变过分依赖多媒体的理念,积极提高自身的钢琴业务水平,加强钢琴的独奏及伴奏能力,才能更好得为学生呈现有益、有趣、贴合新课标的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谢嘉幸. 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 上海音乐出版社 , 2008年
  [2]尹爱青. 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 人民音乐出版社 , 2007年
  [3]谢嘉幸.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年
  [4]伊沃·苏皮契奇)著. 社会中的音乐[M].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05年
  [5]郭声健著. 音乐教育论[M].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04年
  [6]曹理主编.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93年
  [7] 张前. 音乐美学基础[M]. 人民音乐出版社 , 1992年
  [8]伍蠡甫 主编, 西方文论选[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79年
  [9]李娃娃. 钢琴教学中视奏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方法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08)
  [10]任艳.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加强视奏训练探析[J]. 民族音乐. 2017年(06)
  [11]郭宗莹. 钢琴教学中如何进行视奏训练[J]. 大众文艺. 2016年(24)
  [12]翟玥坤. 论视奏训练在高等师范学院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J]. 艺术科技. 2017年(03)
  作者简介:王怡静(1994-10),女,甘肃兰州人,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学。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幼儿的教育问题越来越被社会各界关注,当今许多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培养上仍有很多不足。体验式教学是被广泛认同的新的教学模式,它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特点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构建知识,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利用幼儿感性认识培养想象力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美术;想象力;培养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
期刊
【摘要】《河南小曲》创作于河南,是1962年刘明源老师在河南梆子乐团演出期间所作。在河南期间,刘明源先生收集了大量河南民间乐曲和河南风格的表现技巧,于是便根据曲牌《剪剪花》和河南坠胡的演奏技法创作出这首极具河南特色的《河南小曲》。该曲短小精悍卻不失地方风情,充分表现河南人民热爱家乡的自豪之情和幽默轻巧人民性格。其情感浓烈,韵味十足,与《豫南行》、《豫北叙事曲》等二胡曲代表了河南的音乐性格和地方风情
期刊
【摘要】观察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力可以通过实践训练养成。小学生因自身特点,对事物的观察不够全面,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引导。美术对小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美术观察力的重要性出发,借助美术课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课;观察力  培养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是美术课的一项目标。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要借助形象思维来帮助理解事
期刊
【摘要】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汉字教学研究中,汉字文化和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相对其他领域一直比较薄弱,文章检索近20年来在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领域的期刊和学位论文,结合相关专著,整理了汉字文化和对外汉字教学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汉字文化  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汉字教学一直面临教学难,研究少,研究成果不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性、综合性都较强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小学阶段应该掌握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小学课程中开设音乐课程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它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音乐自身具备深厚的艺术美,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过程。而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情感教学作为情感教育的一种,应当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通过情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
期刊
【摘要】现阶段,我国各类中职院校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历史关键期,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想要提升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基于此,文章针对当前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教学模式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对于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在一定
期刊
【摘要】近些年在许多城市的群众文化战线,举办文化活动的事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这些活动的形式也是林林总总,丰富多彩。作为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责无旁贷,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但是老百姓的舞台,也是内外文化交流的窗口,这些活动要体现民族性、大众性、健康性,最主要是要有当地的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本文针对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策略,展开深刻的思考
期刊
至西汉到东汉,经历了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重要变革后,以儒学为标志的理性精神似乎已渐入人们的观念和人文艺术领域。但实际上南国的自由幻想和北国的道德节操,是并行不悖的出现在人们的意识之中的。其实儒术本来就不是“独尊”的,董仲舒所提倡的儒术原本就是道家、阴阳家、名家等各家的杂糅,所以交织并列的是一个混沌而丰富的世界。或许汉画正是这方面最好的体现。  关于汉代画像石的记载,首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期刊
【摘要】服饰上的变迁对于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而对于清代女子服装装饰工艺的研究,是我国历史民族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这一课题,本文结合清代的历史人文与政治现象给予了探讨与研究,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的民族文化研究理论的丰富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清代服装;服装装饰工艺;旗袍  对于我国的传统服饰变迁来说,清朝的建立对于我国民族服饰发展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清朝属于
期刊
【摘要】纳鞋垫是中国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的色彩艺术是多方面的,带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其色彩搭配或浓丽、鲜明,或粗犷、豪放;寓意吉祥,寄托了亲朋间美好的祝愿。文章重点分析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的纳鞋垫、鞋垫装饰设计的色彩类型及基于色调的色彩搭配原则。  【关键词】民间艺术;色彩类型;配色原则  一、民间艺术形式之一的纳鞋垫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而提出的,是指没有受过正规艺术训练,但掌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