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窗口羽流火焰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ra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室内外温差对不同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窗口羽流火焰的影响以及火焰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无侧墙、L型、凹型外立面超高层建筑模型在室内外温差为45℃条件下,采用火灾动态仿真模拟软件PyroSim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窗口温度分布等温线和温度曲线进行分析,并引入危险温度540℃.结果 超高层建筑竖向连续两窗口至四窗口,在室内外温差为45℃,达到危险温度540℃时,无侧墙外立面火焰温度的高度降低了0.05 ~0.17 m;L型外立面火焰温度的高度升高了0.0~0.71 m;凹型外立面火焰温度的高度升高了1.21 ~2.43 m.结论 在达到危险温度540℃时,室内外温差为45℃对无侧墙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火焰融合高度影响较小;对L型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火焰融合高度影响较大;而对凹型外立面超高层建筑火焰融合高度大幅度增长.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地铁上穿工程中不同钢拉杆参数对既有结构上浮的影响,为钢拉杆抗浮施工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基于北京某地铁上穿工程,利用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上穿过程中钢拉杆长度、角度、间距等参数变化对既有结构变形的影响.结果 钢拉杆长度增加时,既有结构上浮位移变小,但同时钢拉杆对既有结构的约束效果也逐渐减小,长度对既有结构上浮的约束能力在3个参数中约占19.79%;钢拉杆角度的变化对既有结构位移影响较小,在3个参数中比重约占1.16%;钢拉杆间距增加时,既有结构竖向位移逐渐增大,且两者近似
目的 研究不同纵向缺陷长度的冲击回波法,改进后的冲击回波法提高了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模型的检测精度,解决装配式混凝土墩套中注浆缺陷的问题.方法 分析10个不同纵向全空隙缺陷长度参数的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模型,设计各套筒灌浆缺陷长度,分析不同试验位置ABAQUS Explicit显示动态,频域信号可以从时域信号数据得到.结果 注浆全模型谱图A中1处优频峰值f=0.9183 kHz,未注浆模型J的频谱图中存在2个优良频率峰值,分别是6.5854 kHz和19.7561 kHz.纵向缺陷长度比套筒长度大20%和套筒长度
目的 研究既有地铁站造成的土体应力重分布对临近联络线基坑开挖及回填稳定性的影响,并确定基坑及联络线楼板薄弱区域.方法 应用Midas GTS3D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从地铁站开挖及围护结构施工到联络线回填完成全过程数值模型,并与工程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地铁站存在对联络线基坑施工过程中土体及楼板力学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地铁联络线施工过程中,基坑周围土体位移从上到下依次减小,垂直及侧向位移均在联络线连续墙附近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5.7 mm及7.0mm;楼板应力及挠度在联络墙及车站连接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
目的 研究地铁深基坑工程中注浆加固方法对地震作用下支护结构的改进情况,为类似的地铁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保护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针对沈阳市地铁北大营街站现场施工过程中开挖深基坑过程产生的各类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基于实地测得的数据使用MIDAS/GTS NX进行一定区域范围内场地以及围护结构的建模,分析使用土层加固方式进行施工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的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产生的影响.结果 在不同地震波曲线中,其对应的地震加速度变化速率与地震加速度峰值不同,在地震波影响范围内的钢支撑轴力的变化情况不同;钢支撑在受到EL-c
目的 研究轴承与轴承座的最佳配合量,提高主轴的加工品质.方法 建立电主轴温度仿真模型和考虑热位移影响的轴承配合模型,分析轴承温度及热位移的变化情况;研究热位移与间隙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电主轴系统热位移确定轴承外圈与轴承座的最佳间隙量并通过实验验证.结果 电主轴温度仿真模型平均误差为3%;随着间隙量的上升,温度和热位移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进而导致轴承与轴承座配合间隙变化量呈现先减后增趋势.结论 中高转速下,考虑温度影响的7008C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在0~0.03 mm间隙量区间范围,在间隙量0.012m
目的 对余热回收系统的中频炉管路进行研究,进一步掌握管路内部的温度场变化.方法 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中频炉管路进行三维建模,导入到COMSOL软件中,设定边界条件,建立网格模型,进行瞬态温度场仿真分析,得到中频炉管路内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 通过实际测量进水口温度为16℃,出水口温度为41.5℃,仿真得出的出水口温度为42.5℃,误差约为2.41%,且每小时工艺水通过中频炉感应线圈能带走74.7 kW的热量.结论 应用COMSOL软件对中频炉管路进行瞬态温度场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能够反映中频
目的 研究短路基处斜向预应力混凝土上覆沥青层(AC+OP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温度应力响应.方法 以短路基处AC+ OPC复合式路面结构为对象,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进行计算方案组合设计,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AC+ OPC复合式路面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短路基处AC+OP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温度应力响应.结果 温度梯度小于0.50℃/m时,AC+ OPC复合式路面结构OPC层的温度应力增长速率缓慢,温度梯度增大0.05℃/m其温度应力增大0.03 MPa;温度梯度大于0.50℃/m时,其温度应力快速增长
目的 评定宽幅连续箱梁桥在试验荷载下的承载能力及其动力特性,确定桥梁的使用情况,为桥梁的运营养护提供可靠的资料.方法 采用现场加载试验的方法及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以福贡木尼玛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静载试验测定各个工况下桥梁的应力和变形,并结合动载试验测定桥梁的自振特性及车辆对桥梁的冲击效果,最后将实测值与有限元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该桥挠度校验系数介于0.62~0.80,应变校验系数介于0.48~0.80,相对残余应变最大为19.1%,第一阶竖向自振频率为1.17 Hz,最大冲击系数为0.022.结论
目的 为准确获取高耸曲线桥塔的外形,利用TLS与UAV的联合扫描获取数字点云模型,并提出基于逐步逼近法的曲线轮廓提取方法.方法 首先,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给出了TLS的最佳设站距离及标靶位置的优化方法;其次,针对某实际斜拉桥的高耸桥塔,利用基于空间相似变换公式的配准方法,将TLS与UAV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融合成全桥点云模型.结果 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筛选得到了该高耸曲线桥塔轮廓边界处的点云数据,并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了相应的实测曲线方程;通过与设计值的比较,得出实际曲线桥塔的整体安装误差小于6%.结论
目的 研究隧道在不同拱顶覆土厚度、不同盾尾注浆弹性模量、不同土体强度下盾构掘进诱发地表变形的规律,并分析土拱的形成与深浅埋隧道的关系.方法 基于沈阳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中医药大学站至松花江街站区间的勘探地质条件和开挖获得盾构开挖参数,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浅覆土厚度条件下,地表沉降量随着注浆弹性模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地表竖向位移随内摩擦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注浆弹性模量不低于2 MPa时,模拟值与实测值近似吻合,地表沉降量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土拱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内摩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