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患儿踝关节外翻畸形的初步研究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a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是一种与EXT基因突变有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约45%~54%的患儿存在踝关节外翻畸形,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多发性骨软骨瘤患儿产生踝关节外翻的相关因素并介绍其治疗方法。

方法

本研究回顾了2008年至2013年我院诊治的62例患儿,其中胫腓骨远端肿瘤累及的患儿有37例,利用PCR及MLPA技术发现有35例(男27例,女8例)有EXT突变基因。这35例中除6例为单侧外,其余均累及双侧,共64个踝关节(左右各32个)。根据肿瘤是否累及胫骨骨骺分为两组,第一组骨骺组31例,第二组干骺组33例,再根据肿瘤是否累及腓骨分为2个亚组,A组肿瘤仅累及胫骨,B组肿瘤同时累及胫腓骨。采用胫骨远端外侧角(lateral distal tibial angle,LDTA)及Malhotra分级来评估踝关节外翻的程度并利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肿瘤位置、性别、年龄以及EXT基因与踝关节外翻的关系。

结果

骨骺组患儿LDTA明显小于干骺组(P<0.001),骨骺组内亚组间差异明显(P<0.05),骨骺组和干骺组病例Malhotra分型有显著性差异(P<0.001)。EXT基因突变类型与肿瘤位置分布无明显差异(P=0.11)。回归分析显示性别、EXT基因与LDTA均无相关性(P>0.05),而在骨骺组,年龄与LDTA轻度相关(R2=0.185,P=0.019)。

结论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患儿踝关节外翻畸形主要与肿瘤生长的部位有关,而与性别以及突变的基因类型无明显相关。胫骨远端外侧骨骺受累是导致踝关节外翻的主要因素,并且这一畸形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BS)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4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GBS败血症新生儿资料,回顾性分析GBS败血症患儿的围产期因素、
目的探讨Kasai手术对肝脏病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胆道闭锁患儿12例行肝脏移植手术时所切除的肝脏标本,根据有无行Kasai手术,分为Kasai手术组和非Kasai手术组。采用Masson和CK1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纤维化和胆管反应程度,结合肝脏大体形态与影像学资料,对肝脏标本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12例患儿中Kasai手术组6例,长期自肝生存者2例,年龄为7岁和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小儿先天性肝脏动静脉瘘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1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3例小儿先天性肝脏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其中,例1为男孩,生后3个月因腹部增大2个月入院,B型超声提示大量腹水、肝脏占位;增强CT提示肝脏左叶内异常高密度影;腹水检查为漏出液;例2为男孩,生后5 d因黄疸、心影大3 d入院,检查发现同时伴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
目的探讨肝组织细胞表面糖蛋白14(CD1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34(CD3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BA患儿(Kasai组)、外院BA接受肝移植自体肝组织(移植组)、胆管扩张症(扩张组,作为对照组),每组15例,术中留取肝组织。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三种
目的探讨经脐缘小切口行肠套叠整复术的可行性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1月间26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行经脐缘小切口行肠套叠整复术的临床资料。本组26例患儿年龄3~28个月,平均11.2个月。起病时间均在48 h内,给予空气灌肠,采用100 mmHg压力超过15 min未能复位成功。手术沿脐窝下方皮肤褶皱做弧形切口,先将回肠末端提出使套叠肠管位于切口下方,然后右手手指经切口伸入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