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活化小学英语教学之本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做合一”既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核心理念,也是陶行知的主要教学观。“教、学、做”三要素的合理组合是构建“教学做合一”模式的保障。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边学、边教、边做;先学、后教、再做;先做、后学、后教”改变了“教→学→做”单一的线性模式,可以扭转小学英语教学中单一枯燥、脱离生活的现状,是活化英语教学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教学做合一;模式构建;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30
  一、前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的核心理念,这一核心理念贯穿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始终,尤其体现在教学上(成尚荣,2005)。“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观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教学,小学英语教学也不例外。
  然而,在现实中,小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教、学、做”分离的现象:教师灌输的多,学生主动学的少;教师拘泥于教材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教师忽视创设真实、半真实的生活语境,激活不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动机,交际应用环节薄弱甚至空缺。
  那么,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摆脱这样的困境呢?笔者在大量的教学观察中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适时多维度组合“教、学、做”,可以合理构建“教学做合一”模式,激活课堂,实现小学英语课堂的活泼、创新、高效。本文用教学案例诠释“教、学、做”的具体构建,并探讨“教学做合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二、“教学做合一”模式的构建
  合理构建“教学做合一”模式的关键在于厘清“教、学、做”的三者关系。陶行知先生认为:“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以做为基础”并强调“不做无学,不做无教”。也就是说,“教、学、做”三者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如果我们肤浅地理解为“教→学→做”,课堂教学就会落入俗套:教师枯燥地讲解灌输,学生被动地记录、机械地做题。
  既然“做”是“教学做合一”的中心和基础,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都要为学生的“做”服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学习状态灵活组合“教、学、做”,创造性地实现学生“会做事情”的最终目的,即用英语进行交际,在交际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
  笔者通过观察和实践,探索了“边学、边教、边做;先学、后教、再做;先做、后学、后教”的三种模式,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边学、边教、边做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他们通过日常的观察学习,通过家长、教师、同伴等的指导,并通过生活交际中反复模仿操练(即“做”),逐步习得语言。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借鉴:“学、教、做”在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因此“边学、边教、边做”把现实生活模拟到课堂,学生学习英语是在一种真实或者半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的。
  例如,笔者在教学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Unit 8 How are you?”时,利用PPT呈现了一幅感冒症状的图,见图1。
  图中四个孩子分别表现出“头疼、发烧、咳嗽、流鼻涕”的体态,教师以一个问题“What’s the matter?”引发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在学生求知状态中实施教,自然引出“headache、fever、cough、running nose”四个和感冒相关的词汇,学生在跟读、模仿后,教师让班级学生表演任意一个和感冒相关的动作,模拟生活中的感冒,要求全班学生说出对应的词汇,这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抢先回答,给学习较慢的学生又一次提供了语言输入的机会,如果有学生说错了单词,又有同伴的及时纠正。整个活动过程把“学、教、做”有机融入到一起,“学、教、做”几乎是同时的,学生在学中做,在教师的教中做,在做中发现问题再学。
  2. 先学、后教、再做
  “先学后教”是江苏省洋思中学的成功经验,教师提前布置学生课后学习下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完成一定量的预习作业;教师在检查、批改、统计的基础上分析学情,学生会的不教,教学生不会的,把学生的疑点、难点确定为课堂的教学重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操练,解决实际应用性的问题,也就是“做”。
  “先学、后教、再做”模式是把学习环节提前了,前置于课前,学生自学后带着问题走向课堂,教师带着问题走向学生,这样的教学就具备了很强的针对性。
  例如,笔者在教学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Unit8 How are you?”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自学如何用英语打电话向教师请假,电话信息背景见图2。
  学生课前学习,查阅课本,上课时教师提问学生,当有的学生按照汉语表达习惯说“I’m Yang Lin.(我是杨琳)”,学得快的学生立刻指出错误,应该是“This is Yang Lin speaking.”,教师给予确认,这时的教是真实高效的,因为犯错的学生得到及时纠错,提供帮助的学生既强化了打电话用语,又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成功感。
  3. 先做、后学、后教
  人是在不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敢于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亲身实践,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教师的教学指引下修正自己的不足。陶行知说:“儿童不但有错误,而且常常有很多错误。因此,教师的任务是根据事实,肯定他们的错误,从而改正他们的错误。”
  例如,笔者在教学译林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前,布置学生回家制作水果沙拉,做好后拍成图片,并用英语介绍制作水果沙拉需要的原料以及特征。学生通过自己先做水果沙拉、查阅生词、用英语介紹,提高了动手能力、学习生词的能力、写作能力。班上有位学生作品很具有创意,并编写押韵的小诗。如图3。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硅对不同水分条件下黄瓜幼苗生长发育、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探讨了硅增强黄瓜幼苗抗旱性的解剖和生理学机制,分析了硅增强黄瓜幼苗抗旱性的浓度效应。研究结果
盐藻(Dunaliella salina),又称杜氏藻,生长在极端嗜盐的环境下,具有较为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是一种在食品、医药保健、化工和水产养殖业中有独特经济价值的微藻,有一定的应用价
莠去津(Atrazine, ATR)是一类常用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草类除草剂,具有长期广泛的环境毒性。ATR属于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它的毒性危害主要体
本文以黔中山地喀斯特和非喀斯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替代时间”和“定位研究”的基本思路,调查和动态监测不同岩组退化森林的植被层演替和土壤层演化。在研
辽东栎林是暖温带阔叶林区北部广泛分布的森林群落,是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演替到顶级群落的重要建群种之一,对维持森林环境及水土保持有其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