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脑膜瘤原代细胞培养及脂多糖对其增殖的影响

来源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kaka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良性脑膜瘤及柔脑膜原代细胞的培养及脂多糖(LPS)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培养良性脑膜瘤及柔脑膜原代细胞,采用免疫荧光组化方法鉴定脑膜瘤细胞.用LPS处理原代细胞后,采用CCK法检验细胞增殖活性,Real-timePCR对常见的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因子κB(NF-κB)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成功培养良性脑膜瘤及柔脑膜细胞原代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细胞均表达上皮膜抗原(EMA)和波形蛋白(VIM).LPS处理细胞后,细胞的增殖活性随LPS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加,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和NF-κB 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结论 良性脑膜瘤与柔脑膜原代细胞的培养成功为良性脑膜瘤的基础研究打下了基础.LPS处理细胞后,细胞增殖明显增加,炎性因子和NF-κB表达上调.良性脑膜瘤的生长与炎症有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肺部危重并发症-肺孢子菌肺炎(PCP)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血液科接受HSCT后发生肺孢子菌肺炎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23例符合PCP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PCP中位发病时间为移植后221 d;影像CT以弥漫性磨玻璃样渗出影为主。血清β-1,3-D葡聚糖
高尿酸血症(HUA)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UA)代谢异常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1].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HUA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国内外研究表明,HUA不仅是痛风的病理生理基础,同时也与代谢综合征(MS)及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密切相关[3-6].因HUA在青年人群中的发病时间较短、症状较轻,其潜在风险及相关危害往往不被重视.近期研究发现,往往被我们忽视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尿酸引起的炎症,而这种炎症会逐渐导致组织损伤,甚至全身系统损害[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均予以运动和饮食干预,对照组加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加用达格列净治疗,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胰岛功能指标、血脂、肾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体重和BMI.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BMI低于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大流行对全世界的公共卫生体系造成巨大影响.据WHO统计,截至2021年7月底,共导致全球近2亿例患者感染,超过400万例患者死亡.目前针对新冠肺炎仍缺乏特效的治疗方式,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接种为遏制新冠肺炎流行带来希望.现全世界正积极推行新冠疫苗接种,特别是高危人群.终末期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并发症多及共病现象突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增高,增加其死亡风险,为此国际肾脏病学会于2021年初紧急呼吁,为全世界的血液透析患者优先接种新冠疫苗[1].中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Embase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后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研究的11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膜透析治疗在降低收缩压(MD=-14.05,95% CI-17.00 ~-11.10,P<0.001)、保护残余肾功能(MD=315.37,95% CI 2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