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应用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防止措施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沁水县蚕桑业的现状及其发展优势入手,分析了其蚕桑应用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蚕桑业;应用技术;现状;问题;防止措施
  1 沁水县蚕桑业的发展现状
  栽桑养蚕在我县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300年以前。据记载,1936年的蚕茧产量达150000kg。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蚕桑生产有了长足发展。1965年,农业部在我县召开了北方八省市植桑养蚕现场会,把我县端氏镇树为北方植桑养蚕的样板,这一传统优势目前已成为我县部分乡村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截至2012年,全县现有桑园面积1867hm2、地埂桑370万株,年养蚕28877张,产茧150万千克,收入4736万元,是山西省第二产茧大县。全县涌现出一大批靠蚕桑致富的乡、村、户,如张村乡人均桑园、蚕茧产量名列我市前茅,全乡年养蚕3904张、产茧202000kg,蚕桑收入679万元;瑶沟村全年养蚕590张,产茧31000kg,蚕桑收入100多万元,人均养蚕1.5张,人均蚕桑收入2740元;西山岭、杏林、松山腰等村蚕桑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养蚕大户李天柱全年养蚕17张,产茧970kg,收入3.2万元。 全县年养蚕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达1000多户,年蚕桑收入在万元以上的达50多户。这项投资少、见效快、劳动强度小的产业,在全县基本上乡乡可搞、家家会干,是短期内农民稳定增收的产业。
  2 我县蚕桑业发展的优势
  2.1 生态资源
  我县自然资源丰富,有利桑树生长。当地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年平均无霜期190d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10mm,日照夏长冬短,总日照时数为2610h,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质地好,对栽桑养蚕极为有利。此外,当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形成,桑叶营养价值高。
  2.2 土地資源
  我县有耕地23845hm2,利用2667hm2的土地建桑园,到盛产叶期,年可养蚕8万张,产茧400万千克,收入1.4亿元,年产生丝700t,收入2.5亿元。同时,充分利用地埂优势栽桑,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防止水土流失、美化家园,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
  2.3 人才资源
  我县蚕桑中心在职人员中60%属专业学校毕业,有助理农艺师以上职称的共18名(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13人,助理农艺师4人),各乡镇蚕桑技术员基本配备齐全,这对指导栽桑养蚕起着保证性作用。加之我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60%的农户从事或从事过栽桑养蚕,广大蚕农基本能够掌握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要点,成为我县该行业的一支主力军。
  3 蚕桑应用技术存在的问题
  沁水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近年来通过广大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蚕农养蚕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然而,蚕农间的饲养水平、饲养的场地条件、自身文化素质等方面还有很大差别,部分蚕农不按技术规程操作,致使蚕病时有发生,茧质下降,产量下降,农民收入不高。
  3.1 桑园管理不到位
  3.1.1 树型培养不到位
  从实际情况看,蚕农并未按树型养成的标准进行培养,主要原因:一是蚕农思想认识不到位;二是总是从头年冬季栽桑第三年就开始养春蚕,舍不得春季全伐,还想少养点春蚕,致使树型得不到养成,年年就是三四个条,致使产叶量不高;三是不愿意培养树型而损失桑叶。
  3.1.2 施肥不合理
  桑树施肥不仅要量足而且要合理,而我县蚕农施肥量不足、偏施氮肥,且搭配不合理,导致撒施营养流失严重,施肥不及时,也降低了施肥效果。
  3.1.3 修枝整形不合理
  合理的剪梢可以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但在生产中,我们经常看到蚕农不剪梢或很少剪梢,且剪得太迟,枯桩、病桩在修剪时未引起重视,影响了桑树的生长。
  3.2 蚕儿饲养欠精心
  随着我县煤炭和煤层气的开采,农民外出务工的人逐年增多,从事蚕桑的农民逐年减少且年龄结构老化,养蚕规模的扩大与劳动力的减少直接影响到蚕桑业的发展,蚕桑管理日益粗放,严重冲击着现代蚕业养蚕技术的提升。
  3.2.1 小蚕温、湿度控制
  小蚕加温、加湿技术在千家万户得以运用,但对温湿度的控制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蚕室温度忽高忽低、湿度难以控制等,有的蚕农连温度计也没有,掌握温度仅凭感觉。小蚕温湿自动控制器也仅仅只推广了几百台,有的将东西领回去也没有使用,使用比例很小。
  3.2.2 眠起处理
  在生产中,眠起处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止桑不到位致使蚕座内残桑过多,蚕儿就眠环境差。有的蚕农在大部分蚕儿就眠后,为了能使迟眠蚕吃到桑叶就继续往蚕座内给桑,且眠中不加任何处理,致使早起蚕儿吃到残桑,或者是蚕儿还没起齐就急于给桑,造成蚕儿发育不齐、体质下降。
  3.2.3 提青分批
  提青分批有利于蚕儿同时就眠、同时给桑,方便饲养,同时也能达到淘汰病弱小蚕、迟眠蚕的目的,部分蚕农因嫌麻烦而将其付之脑后,导致蚕座蚕儿发育不齐,极易诱发蚕病。
  3.2.4 稀放饱食
  随着养蚕规模的扩大和蚕室供应的紧张,稀放饱食没有按标准进行;也有的蚕农图省力,将蚕儿高密度饲养。
  3.3 病虫害防治欠科学
  3.3.1 防病意识淡薄
  在实际生产中,蚕农普遍存在着“重治轻防”的观念,具体表现在:冬季封园迟,封园不彻底;夏伐后养蚕间隙桑园不用药或少用药;蚕前消毒走过场,消毒不彻底,病死蚕乱扔乱放或喂家禽;蚕沙未腐熟就直接施肥,拾病死蚕、除沙后不洗手就喂蚕,人、蚕同居一室。
  3.3.2 石灰使用量偏少
  俗话说“万病一把灰”,就是说新鲜石灰粉具有灭活病毒、抑制病菌、隔离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同时石灰还有调节蚕座湿度的功能。然而,现实生产中石灰的用量逐渐减少,部分使用的石灰还是陈石灰,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石灰被高效蚕药代替;另一方面是国家政策关闭了小矿烧石灰,现在的石灰在当地没处购买。   3.3.3 盲目用药
  目前,蚕农在消毒防病中普遍存在盲目用药的现象,如桑园地防治病虫害乱用农药,不注意残毒期,蚕农混淆蚕药品种,将蚕药功能张冠李戴,没有对症下药,使用方法或使用剂量不当等。
  3.4 簇中管理欠规范
  簇中管理是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时期,直接关系到上茧率、色泽、解舒等质量指标的高低,受养蚕习惯的影响,蚕农对簇中管理没有足够重视。
  3.4.1 簇具
  虽然方格蔟和塑料折簇已经过多年推广且政府有补贴,但仍有多数蚕农使用荆条簇、麦秆蔟、松枝蔟等,且上族头数过多,造成不结茧蚕、黄茧、下茧、双宫茧增多。
  3.4.2 簇中环境不良
  蚕农在上蔟后总认为可以歇一下了,对于上族后的环境不管不顾,任其自然结茧,上蔟后期也不进行通风排湿。
  3.4.3 蚕沙处理不及时
  蚕儿老熟时,蚕农为了省力,在给蚕儿添食蜕皮激素后就直接把簇摆上,让蚕儿自行上蔟,增加蚕座湿度,造成色泽、茧舒不良,导致茧质下降。
  4 应对措施
  蚕桑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遍及全国26个省(区)、1000多个县,蚕农的蚕茧收入约有100亿元,蚕桑业发展前景看好。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县产业推广体系也得到了健康发展。然而在新形势下,传统产业受到了现代产业的极大挑战,蚕桑技术推广工作也出现了新的矛盾,蚕桑产业以千万户小规模为主的生产形式仍将长期存在,蚕农栽桑养蚕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在短时期内也无法改变。为了将现代蚕业实用技术融入到生产实践中去,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对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方法主动作出调整,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蚕桑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以促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4.1 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只有改变观念和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针对我县的具体情况,一是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使他们对国际、国内蚕桑发展状况、技术应用现状、发展方向全面了解;二是经常召开技术推广座谈会,共同探讨当前应用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交流技术培训的方式,要始终以最先进适用的技术武装头脑;三是不定期到外地参观学习,对其单位的技术推广作一直观了解,把别人好的做法和经验引到沁水蚕桑实践中来,别人的不足之处也可以引以为戒;四是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沁水指导工作、传授经验。在提高技術人员业务技术素质的同时还要提升技术员的从业道德素质,确保蚕桑技术员始终保持一颗热诚的工作心,把蚕农及其所需摆在首要位置,耐心细致地做好本职工作。
  4.2 提高蚕农的技术水平
  蚕农是蚕桑技术应用的主体,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关系到技术应用的成效,但蚕农除了从事蚕桑生产外还要从事其他农作物的栽培和外出劳务输出,因此对蚕桑产业的重视不够。在广大蚕农中普遍存在“重蚕轻桑工”、“重治轻防”的错误观念,在技术应用过程中拖泥带水、步骤执行不到位。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养蚕劳动力年齡老化、文化水平低、接收新技术水平差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技术应用的难度。要想改变现状,唯有加大服务力度,从提高蚕农从业积极性入手,在技术服务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要多站在中老年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传授养蚕技术,手把手地教他们应用新技术,帮助他们更正错误观念,提高技术应用效果。
  4.3 应用新的技术推广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民的自主意识不断加强,传统的技术推广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虽然蚕桑技术培训年年搞、季季搞,然而,蚕农却是被迫接受培训,其培训内容与蚕农真正所需不相符,而且多数培训也是为了完成任务。因此,要将以往“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培训”,做到蚕农需要什么传授什么。在培训内容上要及时进行调整,在培训前要提前收集蚕农关于技术方面的需求信息,确定培训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培训形式,不能为了完成培训人数的任务而招集不相关、不情愿的人参加学习;在培训方式上,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集中授课、现场会、田间蚕室试验示范、座谈会等不同形式,以达到最佳效果;蚕农要从事多项农事活动,空余时间少,因此在培训时间上要灵活掌握,最好选择在雨天、晚上或休息间隙等进行;在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全程跟踪服务,防止技术操作出现偏差,保证每一项技术准确到位的得以应用。
  5 结语
  蚕桑生产具有时间短、见效快、受益时间长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推动县域经济和建设绿色生态沁水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要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就要结合沁水的实际,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蚕农为本,找准技术推广的突破口,应对挑战,勇于创新,建立一套适合沁水实际的蚕桑技术服务体系,促进蚕桑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其他文献
牛羊肉生产转变方式保障供应  为发展牛羊肉生产,增加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今年以来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以落实《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为抓手,以推动出台扶持政策为突破口,加快转变牛羊肉生产方式,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推动出台生产发展扶持政策。今年以来,中央财政新增牛羊肉生产发展资金14亿元,主要用于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补贴、发展南方草地畜牧业、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他曾是一事业单位职工,有一副铁饭碗,但他放弃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稳定工作,选择去农村种野菜。如今,他俨然成为半个农业专家,这个人就是焦圣贵。那些原本生长在野外并不为多数人熟知的野菜,在焦圣贵的创业实践中,逐步实现了由规模化种植向产业化发展。那么,这位放弃铁饭碗的有心人,是怎么萌生回老家创业的念头,又走过了怎样的创业历程呢?  将铁饭碗丢掉  焦圣贵和妻子王琳琳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夫妻俩分别在山东泰安
【摘 要】在嘉兴地区特有的土地资源、气候等条件下,引进推广“水稻-藏红花”粮经周年轮作,实行粮经结合种植,可控制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本文将对此模式进行详述。  【关键词】水稻;藏红花;轮作模式  近年来,秀洲区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探索出了一个个生态高效创新模式,充分体现了模式的活力。为达到不与种粮争时、不与种粮争地的目的,尝
小麦生长后期包括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时期,一般经历35天左右,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期生育中心转向籽粒,营养器官逐渐衰亡,其田间管理要点如下:  一、浇水  后期供水是争取粒重的决定性措施。小麦籽粒形成期间,对水分的要求十分迫切,水分不足会导致籽粒退化、穗粒数降低,因此要及时浇好扬花水。小麦扬花以后至多半仁(花后9~11天)开始,即进入灌浆阶段,此阶段根系逐渐衰退,对环境条件适应能力减弱,
【摘 要】在国家、各省市自治区、各大中专院校举行的各种级别的畜牧兽医专业“犬胃切开手术”技能竞赛中,或在实际手术应用中,熟悉所用器具、药品等,熟练掌握手术流程是获得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  【关键词】犬胃;切开手术;器具;耗材;流程;注意事项  近几年,国家、各省市自治区、各大中专院校都相应举行了各种级别的畜牧兽医专业“犬胃切开手术”技能竞赛,笔者曾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赛获得优异成绩
【摘 要】制作和保存马匹冷冻精液,可以充分发挥优秀种公马的利用率,而且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同时也建立了优秀种公马的精子基因库,对优良马匹的保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生产实践中可同时为大量授配母马进行输精。  【关键词】汗血马;阿拉伯马;种公马;冻精制作;精子活力  马匹的精液冷冻保存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目前用于生产效果不佳,因此在生产中没有得到普及应用。山丹马场是全国最大的马场,为
【摘 要】本文从繁殖方法、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作为街道绿化树的女贞的种植技术,以为女贞的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街道绿化;常青树;女贞;种植技术  女贞(Iigustrun lasidum.A)为木犀科植物。别名大叶女贞、桢木、女贞木、冬青、蜡树,其种子称冬青子、女贞实。果实可入药。味甘、苦;性凉;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能。叶与皮也可入药。味苦;性平;有祛风,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北高寒地区食用菌生产现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必要性,提出高寒地区发展食用菌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为西北高寒地区发展食用菌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寒地区;食用菌;生产;必要性;建议  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稀有或特有氨基酸,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是广大群众喜爱的健康食品之一,自古以来被人们列为菜中佳品,已成
种子处理剂将成全球农化业务有力增长点  全球种子处理剂市场前景广阔,2012年全球种子处理剂市场产值达到22.87亿美元,若以10.6%的年复合增长率计算,预计到2018年市场产值将达到41.9亿美元。近年来,大型跨国公司不断加大在种子处理项目科研和资金方面的投入,照此发展下去,种子处理剂将成为全球农化业务新的有力增长点。  种子处理剂主要产品包括化学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其中,化学杀虫剂占据了全球种
【摘 要】本文从种子处理、整地播种、苗期管理和起苗四个方面详述了山杏的高产育苗技术,以期为山杏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杏;山杏苗;高产;育苗技术  山杏又名野杏,属蔷薇科,西伯利亚杏种,落叶灌木,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生物学特性;根系发达,自然更新能力强,结实早等特点。山杏仁具有更广泛的药用及食用价值,其种仁即可入药又可作为食品原料加工成罐头和饮料及民间各种小菜等。此外,山杏幼树又是发展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