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蔡县于20世纪90年代末,先后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等科研单位引进发展早美酥、绿宝石、丰水等早熟梨新品种200公顷,通过采取综合配套管理措施,达到了丰产、高效、优质。其果品于2007年获得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现将其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高标准建园
1.1 挖大穴
在定植苗木前,事先按照定植点将定植穴挖好,在进行春季定植时,最好在土壤封冻前将定植穴挖好,以利土壤熟化和积水保墒。定植穴应挖深、宽各1米的大穴。挖穴时将表土和生土分开堆放。
1.2 在壮苗
壮苗的标准:二年生成苗,地上部要求苗高120厘米,嫁接口以上10厘米处粗度1~1.2厘米,整形带内有8个以上的饱满芽,苗茎的倾斜度不大,茎皮无伤,结合部愈合良好,砧桩剪除。地下部侧根分布均匀、舒展、不卷曲,侧根5条以上,每条长20厘米以上,有较多的须根。
1.3.1 合理密植 早美酥、绿宝石、丰水等早熟梨生长旺盛,枝条生长量大,根系分布广,栽植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83株或55株,即株行距为2米×4米或3米×4米。
1.3.2 品种搭配 我县梨园建立时,一般选2-3个品种,以早美酥、绿宝石或丰水梨为主栽品种,搭配栽植黄花梨、幸水梨或新高,以便相互授粉。主栽品种与搭配品种的比例为7:3或4:1。
1.3.3 栽植技术 栽植时期秋末冬初及春季均可定植,年前栽植应在土壤封冻前进行,年后栽植应在土壤解冻之后。苗木栽植前,应进行修根,而后在清水中浸泡一昼夜。填土时,定植穴内应填表土,并与腐熟厩肥、磷钾肥充分混匀(每穴施厩肥25千克,磷、钾肥各0.15千克)。栽植时将苗木根系捋直与土壤密接。栽后浇足水,使苗木地茎部与地面持平。栽后立即定干,干高70~80厘米,并对树干涂白,在定植穴上面覆盖地膜。
2 整形修剪
我县早熟梨园多为密植栽培,采用的树形为自由纺锤形。定于高度70~80厘米,成形后干高50厘米,冠径2~2.5米。全树有一个优势强化的中心干。主干以上围绕中心干平均30厘米着生1个骨干结果枝(也称主枝),全树着生8个骨干结果枝。无明显层次,互不挤压,自然错落着生,主枝粗度和长度,都不能超过中心干,粗度为中心干的1/2以下,以防止与中心干竞争。主枝(骨干结果枝)分枝角度70°~80°,其上不配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或结果枝组,外形呈钫锤形树体,树条分布上稀下密,外稀内密。树冠控制在2.5~3米,相当于行间距离的80%。
2.1 1~3年生树修剪
冬剪时枝条多以甩放为主,使其早成形,早结果,为以后的丰产打下良好基础。夏剪以拉枝为主,疏除多余枝条,背上弱枝摘心培养枝组,旺枝20厘米留一个,秋天压倒,此方法即为春拉骨干枝,秋压直立枝。
2.2 初果期树修剪
以拉枝为主,开张角度。为了控制上强,中央领导干可以不剪拉平,选下部的弱枝代替,以控制树冠,促进花芽形成。拉枝时间从梨树亮叶期到7月份均可,以5月份效果最好。一般骨干结果枝可拉到70°~80°,辅养枝可拉到90°~100°。拉枝时应注意防止劈裂断枝。
2.3 盛果期树的修剪
这时修剪的目的是稳定树势,调整负载量,维持树体生长与结果的相对稳定,控制树冠大小,解决果同群体和个体光照,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或克服大小年,使之年年多结果,结好果。修剪的手段主要是疏除或回缩:对各类结果枝组要注意更新复壮,对中心干及时落头开心。
3 土肥水管理
3.1 合理施肥
要多施有机肥,并注重配方施肥。基肥要秋施(10月上旬)。1~3年生每667平方米施1000~2500千克,4~5年生667平方米施3000~3500千克,6年生为4000千克。每年追施化肥3N4次,发芽前追施第1次氮肥,5月中旬进行第2次追肥,此次追施氮、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和幼果膨大,第3次追肥在6月上旬施入,以钾肥为主,以满足果实迅速膨大的需要,第4次在果实采收后的7月中旬施入,施尿素和复合肥,以恢复树势,保持连年结果。
在生长期结合喷药进行叶面喷肥5次左右,前期喷尿素,花期混合硼酸,后期以磷酸二氢钾为主,并混合微量元素。
3.2 及时灌水,排水
结合追肥,并视干旱情况,每年灌水3~4次。阴雨季节及时排水。
4 花果管理
4.1 疏华疏果
花前疏除过多花序,间隔20厘米留1个花序:花蕾期疏除多余小花,每花序留2~3朵健壮花:谢花后及时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每花序留大果1个,并在谢花后20天内完成疏果工作。
4.2 及时套袋
果实套袋从谢花后25天开始进行,5月上旬以前完成套袋工作。套袋前喷1~2次高效安全的杀菌杀虫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选符合标准的优质果袋在每天上午8~11时和下午2—6时进行套袋。套袋时,要严格按照套袋操作技术进行,并注意不要人为擦伤或扎伤果面。
5 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措施。认真做好秋冬清同工作,减少越冬病虫源。冬季修剪时剪除病虫枝,刮除树干老翘皮,清理同内枯枝落叶并烧毁,生长季节剪除病枝、病叶,摘除病果,控制再侵染。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疏花疏果,控制负载量,保持树体健壮,增强树体抗病能力。(2)化学防治措施,萌芽前喷布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芽膨大露绿期喷1次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同时混合阿维菌素4000倍液菊酯类2000倍液,以防治梨木虱、梨蚜、黑星病、黑斑病等病虫害,隔10天左右再喷1次,生长季节,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喷药5~6次,防治多种病虫害,选用药剂有吡虫啉、阿维菌素、菊酯类、乐斯本、多抗霉素、代森锰锌、扑海因等。喷药时注意均匀细致,不漏喷不重喷,提高药效,防止药害。
1 高标准建园
1.1 挖大穴
在定植苗木前,事先按照定植点将定植穴挖好,在进行春季定植时,最好在土壤封冻前将定植穴挖好,以利土壤熟化和积水保墒。定植穴应挖深、宽各1米的大穴。挖穴时将表土和生土分开堆放。
1.2 在壮苗
壮苗的标准:二年生成苗,地上部要求苗高120厘米,嫁接口以上10厘米处粗度1~1.2厘米,整形带内有8个以上的饱满芽,苗茎的倾斜度不大,茎皮无伤,结合部愈合良好,砧桩剪除。地下部侧根分布均匀、舒展、不卷曲,侧根5条以上,每条长20厘米以上,有较多的须根。
1.3.1 合理密植 早美酥、绿宝石、丰水等早熟梨生长旺盛,枝条生长量大,根系分布广,栽植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83株或55株,即株行距为2米×4米或3米×4米。
1.3.2 品种搭配 我县梨园建立时,一般选2-3个品种,以早美酥、绿宝石或丰水梨为主栽品种,搭配栽植黄花梨、幸水梨或新高,以便相互授粉。主栽品种与搭配品种的比例为7:3或4:1。
1.3.3 栽植技术 栽植时期秋末冬初及春季均可定植,年前栽植应在土壤封冻前进行,年后栽植应在土壤解冻之后。苗木栽植前,应进行修根,而后在清水中浸泡一昼夜。填土时,定植穴内应填表土,并与腐熟厩肥、磷钾肥充分混匀(每穴施厩肥25千克,磷、钾肥各0.15千克)。栽植时将苗木根系捋直与土壤密接。栽后浇足水,使苗木地茎部与地面持平。栽后立即定干,干高70~80厘米,并对树干涂白,在定植穴上面覆盖地膜。
2 整形修剪
我县早熟梨园多为密植栽培,采用的树形为自由纺锤形。定于高度70~80厘米,成形后干高50厘米,冠径2~2.5米。全树有一个优势强化的中心干。主干以上围绕中心干平均30厘米着生1个骨干结果枝(也称主枝),全树着生8个骨干结果枝。无明显层次,互不挤压,自然错落着生,主枝粗度和长度,都不能超过中心干,粗度为中心干的1/2以下,以防止与中心干竞争。主枝(骨干结果枝)分枝角度70°~80°,其上不配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或结果枝组,外形呈钫锤形树体,树条分布上稀下密,外稀内密。树冠控制在2.5~3米,相当于行间距离的80%。
2.1 1~3年生树修剪
冬剪时枝条多以甩放为主,使其早成形,早结果,为以后的丰产打下良好基础。夏剪以拉枝为主,疏除多余枝条,背上弱枝摘心培养枝组,旺枝20厘米留一个,秋天压倒,此方法即为春拉骨干枝,秋压直立枝。
2.2 初果期树修剪
以拉枝为主,开张角度。为了控制上强,中央领导干可以不剪拉平,选下部的弱枝代替,以控制树冠,促进花芽形成。拉枝时间从梨树亮叶期到7月份均可,以5月份效果最好。一般骨干结果枝可拉到70°~80°,辅养枝可拉到90°~100°。拉枝时应注意防止劈裂断枝。
2.3 盛果期树的修剪
这时修剪的目的是稳定树势,调整负载量,维持树体生长与结果的相对稳定,控制树冠大小,解决果同群体和个体光照,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或克服大小年,使之年年多结果,结好果。修剪的手段主要是疏除或回缩:对各类结果枝组要注意更新复壮,对中心干及时落头开心。
3 土肥水管理
3.1 合理施肥
要多施有机肥,并注重配方施肥。基肥要秋施(10月上旬)。1~3年生每667平方米施1000~2500千克,4~5年生667平方米施3000~3500千克,6年生为4000千克。每年追施化肥3N4次,发芽前追施第1次氮肥,5月中旬进行第2次追肥,此次追施氮、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和幼果膨大,第3次追肥在6月上旬施入,以钾肥为主,以满足果实迅速膨大的需要,第4次在果实采收后的7月中旬施入,施尿素和复合肥,以恢复树势,保持连年结果。
在生长期结合喷药进行叶面喷肥5次左右,前期喷尿素,花期混合硼酸,后期以磷酸二氢钾为主,并混合微量元素。
3.2 及时灌水,排水
结合追肥,并视干旱情况,每年灌水3~4次。阴雨季节及时排水。
4 花果管理
4.1 疏华疏果
花前疏除过多花序,间隔20厘米留1个花序:花蕾期疏除多余小花,每花序留2~3朵健壮花:谢花后及时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每花序留大果1个,并在谢花后20天内完成疏果工作。
4.2 及时套袋
果实套袋从谢花后25天开始进行,5月上旬以前完成套袋工作。套袋前喷1~2次高效安全的杀菌杀虫剂,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吡虫啉、阿维菌素等。选符合标准的优质果袋在每天上午8~11时和下午2—6时进行套袋。套袋时,要严格按照套袋操作技术进行,并注意不要人为擦伤或扎伤果面。
5 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措施。认真做好秋冬清同工作,减少越冬病虫源。冬季修剪时剪除病虫枝,刮除树干老翘皮,清理同内枯枝落叶并烧毁,生长季节剪除病枝、病叶,摘除病果,控制再侵染。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疏花疏果,控制负载量,保持树体健壮,增强树体抗病能力。(2)化学防治措施,萌芽前喷布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芽膨大露绿期喷1次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同时混合阿维菌素4000倍液菊酯类2000倍液,以防治梨木虱、梨蚜、黑星病、黑斑病等病虫害,隔10天左右再喷1次,生长季节,可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喷药5~6次,防治多种病虫害,选用药剂有吡虫啉、阿维菌素、菊酯类、乐斯本、多抗霉素、代森锰锌、扑海因等。喷药时注意均匀细致,不漏喷不重喷,提高药效,防止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