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辩”促“辨”,领跑思维力训练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z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一、改对联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但在散文和诗词上有很高的造诣,而且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  有一次,有个很有学问的人来找苏东坡舞文弄墨。他看到苏东坡的学生,就趁机想给苏东坡找点难堪。他对苏东坡说:“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你的学生也一定不错,我出上联,让你的学生对下联,行吗?”  苏东坡只好答应。  于是那个人指着路边的一座宝塔说道:“一塔尖尖七重八叠。”  他
【摘 要】科普童话较之一般文本,更注重知识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文本特点,以关键词为抓手,将故事的趣味性与知识性有机融合,让语言训练与情感体会共生并进,引领学生以心入境,感受语言的温度,使课堂在言语的情味与意蕴的理解中走向融合。  【关键词】文本特色 科普童话 言意共生  《在牛肚子里旅行》(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讲述了小蟋蟀红头不小心被牛吃到肚子里,一起玩耍的青頭运
从小,我就喜欢坐在院子里的秋千上,仰望星空,数着星星。此时,我总会想象着自己的未来,并用稚嫩的声音问妈妈:“妈妈,以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呢?”  寻 梦  6岁时,不知道什么是梦想,总单纯地以为我想要得到的东西,只要我呼唤爸爸妈妈,那些东西都可以飞来,出现在我面前。可是时间老人让我渐渐地长大了,也似乎在慢慢地向我解释我心中的“为什么”,慢慢地将梦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清晰。现在的梦比以前真实了许多,知道梦想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教材五上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文包诗”,文是诗头,诗在文中,学文是为了理解诗的含义及其表达的主旨。在这篇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两次不同的教学,笔者进行了两种不同的设计。  第一次教学:“言为心声,行为心表”,言行之中读出别情  俗话说,言为心声,行为心表。外在的语言和动作,都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 晴  大家的名字都是家长取的,取名字时,大家都没有做过主吧?今天课堂上,我们为自己改了名,可有趣了!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赵老师走进教室,满面春风地说:“同学们,从第一组开始,轮流报出自己的名字。”  咦,赵老师,您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为什么要报名字呢?都在一起相处四年了,难道还不认识我们吗?  报完名字,赵老师问我们喜不喜欢自己的名字。同学们纷纷议论起
由于种种原因,编者在编写小学教材的过程中,对选入的文章作必要的修改是常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发现,除了部分古诗词等特定文学形式基本忠实于原文外,大部分文章在选入教材时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改动。一般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目光定位于入选教材的选文,很少追溯原作。事实上,将选文与原作进行对照阅读,引导学生分析探讨编者改编的原因和动机,学生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对文本内涵会有更深刻的领悟,对文本的独特
【摘 要】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阅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由量变到质变的“教学关键期”。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分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两课,可被确定为叙事类文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教学关键期。教学这两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四步概括法”帮助学生提高概括能力。  【关键词】叙事类文本;概括能力;关键期  在各项阅读能力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具有特殊的教学价
【摘 要】民间故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数量,此类文本语言富有生活气息,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文体特点鲜明,在进行此类文本教学时,既要立足语言实践,体现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也要注意体现文本的特点,彰显文体教学的个性价值。  【关键词】民间故事 文体 个性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属于民间故事类的文本占有一定数量,如《沉香救母》《日月潭的传说》《九色鹿》《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这一类文本,语
【摘 要】《枣核》作为一篇略读课文,被安排在以复述为主题的单元中,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迁移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的方法。为此,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通过“看图猜物知形象、提取信息理文脉、聚焦重点记情节、借示意图练复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关键词】目标定位;情节梳理;分层复述  《枣核》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帮
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不少已经过编者的改动。以五年级上册为例,共收单篇课文28篇,其中16篇改动过,占50%以上。改动的课文一般有三种情形:①对原文中个别词句进行改动;②在原文基础上增加内容;③删减原文中的部分内容。课文的改动是一种极好的课程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