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枋题画诗的文化意蕴

来源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枋(1622-1694),字昭法,号俟斋,又号涧叟,雪林庵主,甲申(1644)国变后自署秦余山人.崇祯举人,诗人、画家,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朱明既屋后,断断不与清廷合作,“前二十年不入城市,后二十年不出户庭”①,隐蔽荒江野墅终其余生.与沈寿民、巢鸣盛并称“海内三遗民”,与万年少、李确合誉“明季三孝廉”.由于遗民的身份、隐逸的生活状况、文献资料的流失等原因,后人关注徐枋更多的是从其遗民气节出发而往往忽略了他的诗歌创作.其实,徐枋诗歌创作尤其是题画之作亦多有可观之处.今检《居易堂集》及相关文献,见徐枋诗计160余首,其中题画诗占据四分之一强.
其他文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