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全球化席卷全球,中国作为东方大国,积极参与了其中,加入了WTO后,积极发挥了成员国的责任,也履行了相应的义务,同时在尽职尽责过程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经受住了考验,在逆境中成长了。
关键词:政治;经济;文化;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
(1)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
第四,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使政治改革过程面临更大的困难、矛盾和风险,孕育新的政治不稳定因素。
第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文化与思想观念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政治不稳定
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由于存在着“蝴蝶效应”,国际社会任何一个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带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波动与政治不稳定。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
(2)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方式和特点
从经济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直接、全面和深刻地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通过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链接,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国际经济政治的风险、矛盾和危机,直接引导到中国社会中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发展。其表现有二,一是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状况,主要是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结构的稳定。二是通过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影响政治稳定发展。因此,市场机制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最基本的方式。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
(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据统计,流人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之初(1979—1982年)累计为11.66亿美元。以后逐年上升,进人20世纪90年代迅速增加,到2002年底,累计达到4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自1993年以来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位。在过去20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由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我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
第二,有利于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使我国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强化经济竞争力。
第三,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国家之间以及民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积极参与,就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主要对策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对我国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现实。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和转轨经济的双重特征: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如“三农”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贫困和收入差距问题、人口增长和就业问题、法制不健全问题、市场体制不完善问题以及腐败问题等等。其次,中国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国家,面临着转轨经济的问题,如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问题、政府体制问题和法律结构问题等等。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与转轨经济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互相制约,错综复杂。这些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只能通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改革开放来解决。
总之,经济全球化对中的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积极地同时也给中国来了些逆境,中国是否能在这浪潮中茁壮成长,是否能在政治,经济,文化个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关系到中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刘博.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全球化问题探析——兼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2]吴仅.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抵押贷款证券化视角[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曾贵.消费异化及其扬弃[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张涛.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王德祥.论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J].经济评论,2000年第3期.
[6]李景治 主编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3月第一版
[7]薛荣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世界经济〉1998.4
[8]<经济全球化:剥削的全球化> <求是>杂志社课题组
[9]辛琪《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及我国的战略对策》,《世界经济研究》1997.1
关键词:政治;经济;文化;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
(1)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地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
其次,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政权形成了根本性的威胁。
第三,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提出了挑战。
第四,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新一轮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使政治改革过程面临更大的困难、矛盾和风险,孕育新的政治不稳定因素。
第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文化与思想观念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政治不稳定
总之,经济全球化已经把中国和世界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由于存在着“蝴蝶效应”,国际社会任何一个微小的波动都可能带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波动与政治不稳定。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
(2)经济全球化影响我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方式和特点
从经济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主要通过市场经济机制,直接、全面和深刻地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和政治稳定。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通过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的链接,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国际经济政治的风险、矛盾和危机,直接引导到中国社会中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发展。其表现有二,一是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状况,主要是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经济结构的稳定。二是通过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来影响政治稳定发展。因此,市场机制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最基本的方式。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
(1)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据统计,流人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在改革开放之初(1979—1982年)累计为11.66亿美元。以后逐年上升,进人20世纪90年代迅速增加,到2002年底,累计达到44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自1993年以来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位。在过去20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所有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30%。由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人才、资本、信息、知识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我国能够引进、吸收世界上的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管理创新。
第二,有利于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经济全球化使我国能更快地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将其技术相对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过来,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及出口商品结构,强化经济竞争力。
第三,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可以抓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科技人才、跨国公司、国家之间以及民间的全球性科技活动日趋活跃,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积极参与,就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主要对策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对我国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现实。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和转轨经济的双重特征:首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如“三农”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贫困和收入差距问题、人口增长和就业问题、法制不健全问题、市场体制不完善问题以及腐败问题等等。其次,中国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国家,面临着转轨经济的问题,如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问题、政府体制问题和法律结构问题等等。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与转轨经济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互相制约,错综复杂。这些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改革开放中的问题,只能通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改革开放来解决。
总之,经济全球化对中的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积极地同时也给中国来了些逆境,中国是否能在这浪潮中茁壮成长,是否能在政治,经济,文化个方面有实质性的突破关系到中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刘博.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全球化问题探析——兼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2]吴仅.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抵押贷款证券化视角[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曾贵.消费异化及其扬弃[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张涛.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王德祥.论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J].经济评论,2000年第3期.
[6]李景治 主编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3月第一版
[7]薛荣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挑战>,<世界经济〉1998.4
[8]<经济全球化:剥削的全球化> <求是>杂志社课题组
[9]辛琪《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及我国的战略对策》,《世界经济研究》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