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我们在体育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环节与条件。
  一、利用教材、项目的特殊性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首要环节
  体育课的教材、项目有它自身的特殊性,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循循教导。如短跑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侥幸心理而随时准备“抢跑”的思想,在教学准备中,就应该既要讲清楚起跑的技术要领,更要讲清楚起跑在品德上的要求,打消投机心理,要求学生实事求是,遵守规则;在耐久跑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怕苦怕累的思想,教师就要有意识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在跳高、支撑跳跃等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現眼前障碍而惧怕、犹豫的思想。这是因为不良的心理和精神因素造成的,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可以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和不惧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集体的球类、拔河等教学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协作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学生中容易出现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向犯规对方实施恶意报复等不良心理倾向,要循循善诱和予以纠正;游戏可以培养学生朝气蓬、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等品质。总之,要多挖掘教材的关键点,既教书又育人。
  二、以人为本是德育教育的必要环节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一句由衷的赞美,可以使丧失信心,经受挫折的孩子悬崖勒马,使表现不错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
  体育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教师在“传道、受业、解惑”中既要有必要的语言讲解,同时也要通过必不可少的示范动作,以及保护、帮助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强弱兼顾。在练习形式、方法、手段上,对弱生、差生、教师应敏锐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这样既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以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
  三、为人师表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条件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培养有高尚情操的学生,除了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师德是学生的指路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带头去做。如有些需要在地上做的练习,学生有怕脏不愿做,教师带头,学生就会跟着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随时随地都为学生展示着体育道德分尚,如勇敢敏捷,顽强拼搏,战胜自我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师德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为此体育教师要宽厚、善良、平易近人,守信用,用自己的专业,广泛的知识技能促使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带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体育教育中的德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学校体育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氏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其病因和发病机制
高中语文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生间和生师间的互动合作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新的课程标準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
期刊
语文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予以施教,方是成功的前提。即重视“导、学、练”“方法渗透、领悟、小结、运用”“以读为主、情境体验”……同时,要想到语文有熏陶感染的作用(这实质还是由其“人文性”所决定的哲人说,在一切价值中,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教育。高中语文教学,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生命的尊重,亟需注重人文精神培养,通过人文精神的传播与养成教育,使学生成长为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存在着粗心的毛病。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不少题目明明会做,可是反映到作业本上就是错的。一经提醒或重做马上就能改正过来。人们通常认为这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粗心马虎的缘故。粗心的毛病能改吗?能让学生养成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吗?大多数人认为很难,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专门的训练:  一、检查有动力,意识到检查的重要性  虽然所有的小学生认为
期刊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方方面面的竞争意识的加强,现在中学生所面临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是从前的孩子不曾遇到过的,也是现实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作为教师,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提高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就应切实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有位心理学家说:“心理是那么一片神奇的土地,播下情感的种子可以收获行为,播下行为的种子可以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则可以收获命运。”普天之下的
期刊
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对中学生素质训练有着极重要的意义。他们学习数学、喜爱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識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克服对数学的厌学、怕学现象,而且能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内部动机。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实处,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各自的基础上有长足进步,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长期任务。做好数学应用教育的研究,提高数学教育水平和效率,开创数学教育新局面。  1
期刊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为完成教学任务、形成教学能力所作的一切准备工作。是教学工作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备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见,备课在教室的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备课时,教师要熟悉大纲教材,把握教学内容,分析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研究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为上课做好准备。下面是就历史备课谈我的几点
期刊
以获取信息、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兼顾鉴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比如速读能力、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适合当今时代高效率、快节奏的需要。能力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是通过科学的、一定量的训练逐渐形成的。从现代文阅读应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的角度看,精读细读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讲求方法,把握套路  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甚至
期刊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根本所在。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及至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务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言:要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心奉献给他们。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故而,我们理当坚决摈弃“我要你学”的那老道低效的讲堂模式,旗帜鲜明地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实践新课标、践行新观念。  二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