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作了详尽的探讨。
  【关键词】主体地位 主体意识 主体作用 指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对象。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的可能和限度。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思想、情感的意志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想和实际活动去实现,如果学生没有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会失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下面谈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一、激励学生的主体意识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而英语就堪称为时代信息的首要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们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It must be learned.学生们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注重语言交际功能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communicate),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不是我教你学。英语教学就是通过这些交际活动,使学生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交际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也是相互作用的。学生认识英语的进展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教学就是为了促进这种交流。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就要根据阶段性教学要求,把主体、客体、环境等方面情况联系起来,并寻找出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佳联结点,使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并在参与中得到听说读写方面的有效训练。
  交际活动要从头抓起,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活动、生生活动,使交际活动在模拟的或课堂教学本身真
  实的环境中展开。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要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兴趣,是促其主体性发展的基础条件。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从采用多种教法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1.更新教学观念
  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然后,要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而现在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作出最重要的改变是“走出演讲的角色”,并认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意创设教学情景
  情景教学使语言内容直观,易被学生吸收,从而降低教学过程的难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的欲望,达到同等语言难度的教学目标。情景教学使用语言更接近学生,更接近生活,引用学生较为熟悉或能够理解的生活实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情景,从而丰富和激活背景知识。通过语境激活背景知识,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过程既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也可以将新知识直接置于情景中进行教学,使学生更直接、主动地进行语言学习活动。教学情景更能抓住语言材料的主题范围,避免漫无目的的“群言堂”,同时达到避“轻”就“重”的目的。
  
  3.指导学生自我教育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互帮互教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弱点,有计划地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要自我教育又要促进别人学习,任何人都有进行教学的可能和必要。比如,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外语课和学校的积极态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促进自我学习和帮助其他学生学习,这就是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教师作用。学生互为对手,互为目标,互为手段,互作校正,也互受影响,完全体现了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的效果比教师教的效果还好。
  英语作为“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学科,在新形势下它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应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仅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南光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语文教学是否有魅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魅力。语文教师的魅力来自于他的语言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情感魅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 魅力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叶圣陶先生已对语文作了最好的诠释。就是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总称。能说会道是语文的工具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由此可见,语文是充满魅力的。那么,语文教学的魅力到底是什么?语文在现代,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2033  摘要:知识是如何内化的?翻转课堂又是如何“翻转”的?将知识内化与翻转课堂进行融合,旨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同化、顺应,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注重课堂教学流程的翻转,分解知识内化的难度,增进知识内化次数,增强学生的知识获取效能。本文旨在探讨高职教育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知识内化;翻转课
矗立于东北亚地区的长白山,是欧亚大陆东源的最高山系,是我国吉林省和辽宁省一脉相承、牢固相依的山水屏障,是中国和朝鲜、俄罗斯一衣带水、紧密相连的天地坐标。辽阔富饶的长白
【摘 要】微时代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潮流,并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微课属于教育微时代的新生产物,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高中语文作为一门重点教学科目,更应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追求教学方式的创新,才能迎来教学的新前景。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来说,微课是一种比较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语文课程教学的与时俱进。为此,本文将结合高中语文课程的有关内容,从课前导入、情境创
从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现状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理论分析法,分析了现代女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健美操教学对于提高女大学生美感表现力的作用;重
在农村这片土地上。尚长河用满腔热情把最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同凡响。用无私奉献为基层党员树立起了高大形象。  阳光明媚,万物生辉,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来到了河南省新密市曲梁镇尚庄村。  公路两旁,树木已经开始发芽,嫩黄的新芽给春天增添了活力和生机,为远离喧嚣的乡村大地增添新的希望。  尚庄村街道两旁,楼房林立。这些楼房,有的已经完工,有的正在建设,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示着蓬勃朝气。勤劳朴实的村民,有
摘 要:用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总氮的含量,并通过分析实验试剂,实验用水,玻璃器皿,比色和消解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无氨水;消解;比色;空白值  总氮是指水中各种形态的无机和有机氮,总氮含量增高可能是受上游来水的影响,例如上游来水氮含量高于本段水质类型要求;农业面源污染,化肥的使用;居民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和生活固体废物;植被现状及地质土壤环境。当水
[摘要]信息技术手段在辅助阅读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本着培养自主、探究的学生为目标,运用好信息技术手段,把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崭新的天地和更高的境界。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课改 阅读教学    信息社会的新形势,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球一体化的新趋势,对语文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课上的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信息传输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教育技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