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栽培技术与病害的防治措施研究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i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大豆栽培技术日益成熟和完善,通过不断扩大试点种植面积,大豆产量和大豆质量也有利明显的进步。大豆病虫害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不断研发栽培技术的同时,也要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文章首先介紹了大豆栽培流程和播种技术,随后分析了大豆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关键词:大豆栽培技术;病害;防止措施
  一、大豆栽培技术
  1、大豆的良种选择
  大豆种子的性状优良程度,直接决定了后期大豆苗的生长质量,因此,做好大豆的良种选择,是优化大豆栽培技术第一步。通常情况下,良种选择分为以下几步:首先,选取粒大饱满、外表不存在明显缺陷的大豆种子,将其放置于清水中,并进行充分的搅拌;其次,捞取漂浮在水面上的浮粒。种子上浮的原因可能是内部胚乳被病虫啃食,或是种子不够饱满。这类大豆种子营养物质不足,难以为胚芽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后期种子发芽率相对较低,通过筛选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最后,进行种子消毒。大豆种子经过隔年保存后,受保存环境的影响,种皮表面或内部可能残留一些病虫卵,如果直接进行栽培,很可能给大豆幼苗的根系造成破坏影响。因此,对于将要种植的大豆种子,还必须要进行消毒工作,确保种子生长安全。
  2、整地工作
  通过整地,能够为大豆种子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第一,通过整体能够清除土壤中的碎石子、土块以及树根等杂物。大豆种植地多为常用农耕地,在栽植大豆之前,很可能种植过其他农作物。如果不进行整地工作,土壤中含有作物根系以及其他杂物,不利于大豆幼苗扎根生长。第二,通过整地能够改善土壤排灌条件。农耕地常年使用化肥,加上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很容易导致土壤板结或土壤肥力失衡,后期灌溉效果不理想。通过整地,使得板结化的土壤重新变得松散,土壤灌溉更加均衡,避免出现旱涝不均的现象。第三,通过整地能够提高土壤含氧量。受土壤板结的影响,大豆种植地的土壤透气性较差,后期大豆根部得不到充分的氧气,很容易出现烂根现象。整地能够提高土壤含氧量,对大豆种子的发芽生长有促进作用。
  3、播种工作
  (1)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大豆的生长周期是一定的。因此其产量与播种时间有密切联系。通常情况下,北方地区的早春大豆在春季播种。同时应兼顾当地的气温变化,根据大豆的生物学特性可知,大豆最适宜播种的土壤温度应在11摄氏度以上,一般选择在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之间,随着纬度的升高,该时间段可适当拖后。
  (2)科学设置播种密度。既要防止播种密度过大,土壤养分难以满足大豆苗生长需要,导致豆苗出现不健康生长,又要防止播种密度偏小,土地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二、大豆栽培中的常见病害
  1、农药使用产生要害
  (1)种衣剂药害
  购买时要看好带有农药登记证号、商标、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的产品,不要买假冒伪劣产品,好的种农剂在形成药膜后,土壤温度达到种子发芽温度时药膜分解,种子吸水发芽,能够确保种子的发芽率。伪劣的种衣剂达不到预期效果;种衣剂用药量过大,拌种颜色过深,不按比例拌种,这样容易引起药害。
  (2)除草剂药害
  使用含酊酯类农药药害大,使用残效期长、残质多的农药产品产生药害大;农药封闭的效果好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温度、水量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有的施药时间不对、水量、方法不对,导致药效不好,并不说明农药不好使,封闭药的最佳施药时间是播后0-3天,最晚不能超过一星期(地多播种完后再打药,效果不好);用药量过大;喷雾方式不对,压低喷头,全喷在垄台上或重复喷、左右喷或水量少、分布不均匀,封闭效果不好。
  2、大豆常见问题
  (1)青眼(贪青晚熟造成的)。越区种植,如适合种植115-120天的品种,自己盲目引进125天以上需有效积湓高的品种,这样造成青眼;施肥量过多、倒伏不利于光合作用和通风透光,影响生长,延长生育期;密度大通风透光差,如每公顷用140斤种子就够了,用180—200斤种子,密度大,通风透光差,造成青眼豆。
  (2)烂种、烂芽。根少不发芽,主要是肥量大,肥与种子一层,另一方面尿素或含尿素的复混肥与种子一层:主根有红褐色、褐色病斑:幼苗倒伏,根部呈水浸状,慢慢倒伏枯死;茎部产生褐斑,根部变细不长,如发现可用云大-120、小叶敌等进行喷雾防治。
  三、几种大豆病害发生症状及有效防治方法
  大豆根腐病。该病主要发生在苗期,症状为植株矮小变黄,慢慢枯死,重迎茬严重的地块易得根腐病,用大豆种衣剂拌种可以进行防治;大豆孢囊线虫。它靠土壤传播,旱年大豆重迎茬发病重,轮作、种子包衣可以防治,此病的症状表现为火龙秧,也就是植株矮小,变黄,最后枯死;大豆菌核病。植株上部叶片变枯死,茎基部上生白色絮状菌丝体,一般6月份以后陆续发病,8月份严重,可用豆病绝杀防治效果好;霜霉病。主要侵染叶片,到田间看,观察到叶背面长出灰色或灰紫色霉状物,6月下旬发病,7—8月份多雨易得此病。选用抗病品种防治该病:实行2—3年轮作:合理密植和施肥:35%多克福种衣剂,用25%甲霜灵拌种;褐斑病。大豆下部叶片有病斑,6—7月份借风雨传播易得病,可用菌毒杀星 快丰收(或通丰宝)进行防治。
  四、水改旱大豆栽培注意的问题
  旱大豆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田地的地质情况,结合科学的种植措施和技巧,选择适合的种子,进行施肥栽培。在大豆栽培前要进行田地的前期准备工作,土壤经过一个冬天的冻结后,较多的营养成分开始复苏,但是较深层的土壤依然展现不出较大的生命活力。经过春天的天气转暖后有所缓解,但是由于土质不疏松,植物在后期终种植后,由于空气的不利通很容易影响植物的长势。因此,在种植前期要进行土地的翻新工作,利用篱笆机械设备等起垅翻地。使土地变得疏松多孔,不仅增加了土壤中空气的流通,还使土壤中的温度升高,有利于植物的后期种植。
  参考文献:
  [1] 史树森,崔娟,武婷婷,张萌,李维宇,宋鹏翔.甘蓝夜蛾幼虫危害大豆取食规律及其生长发育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07):131-133.
  [2] 叶文武,张萌,曹明娜,翟春花,李爱宁,王源超.大豆疫霉PsMPK1沉默突变体的基因表达谱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6(03):164-165
  [3] 朴哲焕,尹弘奎,类延梅,崔京善,王福祥,崔彬.大豆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吉林农业,2012(06):109-111.
其他文献
消费升级时代背景下,女性消费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领域,女性用户的购买力更是不容小觑。伴随女性收入及行业地位的提升,其对"美"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造就了
见过这样的党员干部,动辄就标榜自己多么多么有本事,有能耐,有才气,仿佛别人处处不如他,似乎他事事都比别人强,整日陶醉于自我欣赏中。你若让他承认技不如人、艺不如人、才不如人,那
期刊
近日,国内创新型互联网健康险平台大特保,率先推出业内首款"对话型"智能保顾AI——"小狮子",再次引发了保险领域AI市场的硝烟。据了解,大特保"小狮子"于9月30日在大特保官方微信公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2005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
那日因工作需要,翻看《"科技北京"行动计划(2009—2012年)》。通篇没找到"低碳"二字。很显然,该计划出台之日,"低碳"还未成重头戏。不像过后不久,"低碳"迅速蹿红,成了时髦词汇。打开电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摘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题记
某引水总干渠一期二步改扩建工程,依据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对总干渠加高填筑料的工程特性进行了试验。试验材料是从总干渠K83~K127 km渠段填筑料场取得,通过试验分析
纪委的"茶"不好喝广东佛山高明区明城镇原党委书记伍志强,当纪委的人约他到宾馆"喝茶",他觉得这"茶"不好喝,提出要上厕所,纪委的人紧跟其后;出厕后,他突然发力拔腿狂奔,纪委的人在后
在水利测绘中,尽管现在数字化作业和数据自动化处理已经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现在的制图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不能满足一部分具体工作需要数据,后期断面统计还需要大量人工统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