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缉毒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xi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阳警方销毁毒品

  对于鸦片之毒,沈阳有惨痛记忆。清末民初当地流传的一首歌词唱道:沈水滔滔兮流不尽,烟毒浩淼兮几时休?
  日俄战争后,随着日军及日本经济侵略组织不断向中国东北地区运毒,当地“毒祸”愈加严重。
  1956年日本战犯古海忠之曾供述称:为换取军需物资,“伪满洲国”生产了约3亿两鸦片。
  古海忠之供述的次年,辽宁省公安厅经调查确定,全省烟毒流害基本禁绝。
  但若干年后,毒品犯罪死灰复燃。1991年,辽宁省禁毒委员会成立,此后对毒品的强势打击持续至今。
  “我们营造了强大的社会参与氛围。”辽宁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总队长王大成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当地在省禁毒委员会牵头下,与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签订了禁毒工作责任状,比如说经贸委要重视运输与物流过程中的检视与围堵,机场要增强安检中的主动意识——层出不穷的运毒渠道让每一个成员单位都不敢大意。
  按此前沈阳市公安局局长许文有的统计,冰毒从毒源地购入价约为每克80元,到沈阳市的终端销售价格已飙升到每克1000元左右。麻古丸(冰毒片)从毒源地购入价为每片约30元,到沈阳市的终端销售价格会升至100元左右。
  而一个吸毒成瘾的人,平均每天至少吸食约0.3克冰毒。王大成说,如果以毒品到货价每克500至1000元计算,一个吸毒者平均每年的毒品消费就要10万元人民币左右,以此计算,每年辽宁吸毒者消耗的费用,几乎与当地一个地级市一年的财政收入持平。
  全省10万名吸毒人员
  1996年,沈阳市公安局禁毒处正式成立时,黄维已经在当时的市局治安特警支队扫毒组当了6年特警。
  如今已是沈阳市禁毒警察支队缉毒一大队大队长的黄维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沈阳当地对毒品的概念还停留在“只听说南方人(做这个的)多”的阶段。
  那时候,国际毒贩竭力开辟“中国通道”和市场,鸦片、杜冷丁等不断出现在辽宁地区。当时全国仅有3家杜冷丁生产厂,沈阳就有其一。黄维记得,一度有当地的“混子”去医院威逼利诱,希望搞出杜冷丁。
  就在市局禁毒处成立前后,杜冷丁一类成瘾性强的管制药品开始流入社会,主要使用人群是小偷,用了杜冷丁的小偷经常使用自残的方式威胁警察。
  渐渐地,吸毒人群除了“闲散人员”,也增加了“有钱人”。
  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警方收缴的毒品除了过去的主要品种鸦片、杜冷丁外,增加了大麻、可卡因、海洛因、冰毒等。自“金三角”流出的海洛因,经云南、广东等地一路北上,进入东北境内。也有沈阳当地的吸毒者与贩毒者南下上货,返回沈阳后,吸毒者通常会由独自吸食发展到群体吸食。
  黄维的同事、缉毒二大队大队长王显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1997年他参加工作时,吸食海洛因与杜冷丁的很多人,多因药物滥用成瘾,慢慢就变成了“有实力的吸毒,没实力的以贩养吸”。
  直至2000年前后,当地的毒情仍以传统毒品为主。慢慢的,像其他地区一样,摇头丸和K粉开始流行。时至今日,如王显光所说,各类“药水”、尤其是新型合成毒品纷纷出现。
  事实上,原本毒情不算严重的辽宁省,受境外与省外渗透比较严重,沈阳逐渐成为北方比较重要的毒品消费市场。
公安部门缴获的部分贩毒凶器

  近些年辽宁也出现了制毒人员。王大成记得,2014年有个学化学的大学生,经过40多次试验,提炼出了毒品,但还没来得及销售,就被打掉了。
  辽宁省在册的近10万名吸毒人员,让省禁毒总队不敢大意。
  反侦查手段越来越多
  吸毒者与贩毒者的“入行”理由千奇百怪。王显光记得,2008年,有人做生意亏本了,急需用钱,于是拿着债务人用来抵债的一包东西回沈阳贩卖,所谓“东西”就是麻古。
  在一个城市里,从制毒者到吸毒者,通常会有三四层毒品流通网络,从最上层的制毒者到“一手代理”批发商,再到下级分销商,继而是零售商,直至吸毒者,层层加价。
  暴利之下,铤而走险者“前赴后继”,反侦查手段越来越多。
  熟悉了公安手段的惯犯们,毒品买卖渠道更加诡秘。张强介绍说,很多人会用网络聊天工具买卖毒品,警方查起来有一定困难。
  如同沈阳市公安局局长许文有此前所称:“网上涉毒活动从公开空间转向私密空间,利用各种隐语、暗语、行话和网上私密空间作掩护。”
  黄维的同事、一大队副大队长张强对本刊记者称,因贩毒高额利润的驱使,有一些毒贩在狱中还会互相交流,熟悉公安的侦查方式,“出来后危害更大。”
  近些年,黄维“送上去”(指判无期及以上刑罚)的人有上百个。“不管多大的案子,在我心中,对方都是贼。兵与匪、警与贼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他说。
  吸毒者的人生常让人有不堪之感。一名吸毒者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身家千万元,但执行抓捕任务的黄维记得,进门后,屋里除了一张大床外空空如也,千万家当都被换做了毒资。
  炸营了怎么办
  在部督“2014-56”大案中,网上涉毒是赤裸裸的。沈阳市公安局禁毒警察支队为《瞭望东方周刊》提供的信息称,初始,有线索显示,一个网名“低吟吕布”的人在聊天室公开称自己“有冰”,且同时制毒、贩毒。这一情况很快被缉毒部门注意,警方安排了人员与“低吟吕布”沟通,对方称自己不但是个瘾君子,还能制造毒品帮人赚钱。   侦查员用激将法要求对方发来两段制毒视频看看,对方照办了。
  通过侦查,警方发现,对方所在的团伙,制毒、贩毒数量累计超过10公斤。
  公安部迅速将该案确立为部督案件。侦查员先后两度赶赴“低吟吕布”所在地与其见面,并争取了信任。2014年12月,“低吟吕布”向侦查员吐苦水,他觉得当地警方对毒品犯罪打击力度在加强,希望能到外地躲一躲。
  侦查员建议他选择沈阳,顺便考察一下沈阳的生意。
  “低吟吕布”不仅同意了这一建议,还带侦查员参观了自己的制毒工厂。数小时后,毒贩在沈阳桃仙机场走出登机口时,被当场抓获。
  以此为突破,警方打掉了一个涉案30余人的制贩毒团伙。
  而另一起部督“319”大案中,涉案团伙成员遍布7省市。与惯用的运毒方式不同,该案主犯亲自开车运毒,手下乘坐几辆车为其掩护,且前哨车不带毒品。这些人持枪作案,车牌与电话随时更换,并异地交易。
  准备收网的一个夜半时分,在南方某地一路跟踪毒贩的张强发现,前面毒贩的车在高速口突然停了。如果停下来可能暴露,但开过去又可能“跟丢了”,张强决定停车,假装小便,“还不能给同事打电话,怕对方听出我的东北口音。”
  结果毒贩的车开了过来,突然横在张强车前,“他们摇下车窗,看我们,但我们不能看他。”
  要命的是,当时张强等人没带枪,面对疑心极强的涉枪毒贩,一瞬间的反应即可能决定生死。
  “319”大案收网时,负责抓捕的张强带人前往一家会所。根据线索,里面打麻将的毒贩是三男一女,警方出动了10人。结果冲进门后发现,房间里还有4名身强体壮的马仔,双方力量对比瞬间变为7:10。10名警察要在短时间内控制住7名毒贩,人手并不宽裕。
  很多天后,对本刊记者回忆当时的场景时,张强仍心有余悸:“当时要炸营了怎么办?”
  嫌犯正要拉响绑在身上的雷管
  缉毒警很少让家人知道自己真实的工作内容。可再怎么瞒,也有“露马脚”的时候。
  2014年,当地电视台播了一段黄维等人办案的影像。节目播出次日的清晨6点,70多岁的老母亲敲开了黄维的家门,第一句话就是:“儿啊,你干的是这活儿啊!”
  黄维正疑惑:“电视画面不是打了马赛克了吗?”老母亲劈头一句:“再打马赛克也能认出我儿子!”
  缉毒警需要高度的耐压力与判断力,一个案子什么时候该收网了,什么时候还要放一放,都要依靠办案警察的分析与判断。
  沈阳市公安局禁毒警察支队缉毒三大队大队长李宝军对《瞭望东方周刊》回忆说,公安部督办的“703”案件,罪犯不仅张狂,心思也不少。
  那时候,边境某国流入辽宁的60余公斤冰毒线索被警方掌握。李宝军负责跟踪涉案的犯罪嫌疑人,“每天吃什么、抽什么我都知道”。沈阳西塔有个歌厅,有一天李宝军跟踪对方在这里喝酒,出了歌厅,嫌犯随身带的枪从腰间掉了下来,“他左手捡起来,交到右手,装起来,公然离开。”
  后来嫌犯交通肇事,被交警扣押,因为还不到抓捕时机,李宝军还要去交警部门要求放人,以便长线跟踪。
  在机场,根据情报,有“货”在嫌犯的皮箱里。李宝军赶过去截住嫌犯,打开皮箱后,里面是四棵辣白菜。只能让嫌犯大摇大摆地离开。
  幸而这条线没断,不久,对方再次进货到某地。三九天,李宝军穿个衬裤、拎着把冲锋枪就闯进了门,“人赃俱获”,这让他很欣慰。
  受伤是免不了的。有一次嫌犯开车拒捕,李宝军右手握枪,砸开车窗拔了对方的车钥匙。现在他的右手小指是变形的。
  他也记得在南方的一次抓捕行动中,抓人时,对方正要拉响绑在身上的雷管。
  矛盾与纠结
  虽然打击从来都保持高压态势,但高压之下,毒品价格水涨船高,有些毒贩为此不惜代价。相比之下,打击力量愈发紧张。
  王大成记得,广东、云南等地有专门的缉毒局,但辽宁的禁毒力量相比以前反而减弱了。“沈阳禁毒警察支队最多时有200多人,现在不到100人。”警力紧张不仅仅体现在禁毒口,2014年辽宁全省破案6000多起,但民警仅有1099名。
  不够用的不仅是人,很多时候办案警员出差数千公里,少则一周多则数月,通讯、交通费用不能报销,有时候抓了人只能自己打车带去机场与车站,租车费用还不能报销。而普通民警一个月的收入不过三四千元。
  一些长期跟踪的案子,民警们多会开私家车办案,但相关费用也不能报销。如果赶上公路截停就可能有更大的麻烦。王显光说,对方冲卡,不可避免会撞车,撞了车,民警只能自掏腰包修理。
  缉毒警们也总会提起让人唏嘘的事。黄维等人几年前打掉的一个家族式贩毒案中,双胞胎兄弟带着各自的女朋友在外地吸食、贩卖毒品。“开始是兄弟俩在本地吸食,后来没钱了,就去了外地,边吸边卖。”
  两兄弟的父母开始只是按儿子指示“接个快递”,时间长了也就心照不宣了。“第一次接送快递不知道里面是啥,第三次还能不知道?”
  见过了太多悲伤故事的黄维说,毒品蔓延祸国殃民,不打,“真就是鸦片战争了”。
其他文献
1974年,南亚次大陆的孟加拉陷入严重饥荒,饥肠辘辘的人们呆坐在大城市的火车站和汽车站里,木讷地等待着昏暗的未来。  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心中的不安也日益加剧,“当人们在我课堂对面的门廊里正在饿死的时候,我的那些优雅的经济学理论又有什么用呢?”  这一年,尤努斯在孟加拉创立了小额贷款,1983年正式成立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2006年,他凭借“小额信贷”摘得诺贝尔和平奖。  作为当今规
2015年,黄精明(后排左三)和王鑫刚(前排右一)参加保守党华人之友活动  创纪录的11名华裔候选人,代表4个政党参加了刚刚落幕的英国大选。其中5位助力大选获胜者——在650个下议院议席中赢得327席的保守党。汉普郡的一位31岁保守党成员,还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位华裔下议院议员。  在英国,上议院也被称为贵族院,成员来自间接选举或王室推荐、任命;下议院则称为平民院,成员由选举产生,立法权和影响力都超过
2013年6月16日,坐落在北京西单14年之久的台湾“中友百货”正式更名为“光汉百货”  对汉光来说,如何在集中且有限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成为其在颓势渐显的零售业中求生的一个关键  上午9点半的北京西单北大街,云集众多世界名牌专柜、时尚小店的各大商场正在为开门纳客做准备。  把守在大街入口的汉光百货,一楼门口的施工围挡里,装修改造的电钻声和机器轰鸣声不时传出。这是这座西单地标性的百货公司16年来规模
陈何(化名)是一名来自西安的企业家,每年有300万元人民币的“闲钱”。  他现在正计划在伦敦买房,一套用来自住。陈何看上了位于伦敦富人区海德公园附近的EburySquare,这是该区域仅次于海德公园一号的豪宅,只有71套房源,现总价200万英镑(1英镑约合10元人民币)起。另外,陈何还想买一套房子用来出租。  陈何可谓当下中国富人赴海外置业投资的一个代表。问题是,这笔投资能否赚钱?  “伦敦高端物
夏天回日本,除了走亲访友之外,行程上多了一个项目——体检。  其实我每年都会在上海做体检,主要是因为公司福利,“不做白不做”。但每次体检后,心里总是不踏实。报告单上的很多问题,比如结石、囊肿、“三高”,等等,医院和体检中心并不给出详细解读,也不提供任何实质性建议和解决办法。  所以,我把这种体检称之为“暂时排除死亡可能的诊断”,更像是一种精神安慰。朋友中还听说过体检后的几个月内,或者更短时间里被查
周五宣布“制裁”,周一宣布和解,2015年4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在国家旅游总局介入之后,国内多家旅行社“大战”途牛的行动近乎“不了了之”。  传统旅行社抨击了途牛网低价吸引顾客的行为,这也被注解为此次“屠牛”大战的原因。  其实在上个月公布2014年Q4财报时,途牛管理层重点谈及了“目的地直采模式”在途牛未来布局中的地位:绕开以传统旅行社为主的批发商,直接从目的地采购资源,有望降低采购成本、提升毛利
虽然也有批评,但作为最成功的国产战争片之一、最成功的“商业主旋律片”之一,《战狼》提醒业界:别再说当代军事片是冷题材,以及别再埋怨“有关部门”了。  夹杂着偶尔的粗口,“汉子”“爷们”是接受采访时吴京嘴里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  《战狼》在票房上的逆袭,让吴京变得异常忙碌。应付采访,应付之前没有联络现在联络起来的“朋友”,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我都快成综艺咖了。”  上一部是2008年的《狼牙》
观众在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观赏“魅力上海”360 度体验型图片展  2015年10月27日,也就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开幕后第二天,一首名为“十三五之歌”的短片在网上迅速流传开来。发布5小时后,该短片在国内主要视频网站上的点击量即突破500万。  这首旨在向外国人说明中国五年规划的片子,以“民谣加拼贴画”的方式,配上欢快的音乐和浅显的歌词,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神曲”。不少外国人看完片子后,才第一次知道了中
新股发行重启以来,基金、券商等机构与政策的博弈惊心动魄。  2014年元旦之后,我武生物(300357.SZ)、新宝股份(002705.SZ)、纽威股份(603699.SH)、楚天科技(300358.SZ)等公司开始发行新股,各路资金云集,从网下询价到网下网上申购,都异常火爆,发行市盈率普遍较高。  按照“新股发行与募投资金挂钩、不足25%的部分可以转让老股”的IPO新规,新股定价越高,老股转让规
2015年11月2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等5家机构联合发布了《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大中城市职工养老储备状况基本满足了城市职工养老储备要求,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养老”一直是中国社会舆论中“经久不衰”的话题,随着《报告》的出炉,该话题再次攀升至舆情榜高位。  通过分析发现,新闻媒体和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