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qu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末期的赵国人荀子,名况,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
  李斯、韩非都出自他的门下。他一生游历诸国,与学者们交流讨论,著书立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荀子的研究涉及到了哲学、逻辑、政治、道德等许多方面的内容,他的名作《劝学》集中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文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确切的比喻,以精密的语言总结了人们对于学习应有的态度。
  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意思是说,如果不一步一步地走以积累行程,就不会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一条一条涓细的小河流,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在这篇文章中还有一句话是:“锲(qiè)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
  意思是说,用刀刻一下就放弃,即使是烂木头也刻不断;用刀不停的刻,即使是金属和石头,也可以刻穿。
  这两句话告诫人们,学习是一个有少到多,日月积累的过程,渊博的知识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在学习的过程中,态度应当专一,并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如果半途而废,那么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
  荀子的这些见解在今天仍然常常被人们在教人育子时引用,锲而不舍的精神也为世代莘(shēn)莘学子所宣扬尊崇,《劝学》一文也以被选入了学生们的课本。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专心致志地去做就没有不成功的。
  毅力和决心是人生成功路上至关重要的。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弃。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内毒素受体CD14C-159T基因多态性对烧伤后CD14合成与释放的影响及其与脓毒症易感性、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26例烧伤面积大于30%的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对PCR产物的消化作用检测CD14基因多态性.同时,对患者白细胞CD1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血清sCD14浓度与CD14-159位点基因型以及烧伤患者预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