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WL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而言,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审题 弄清题意和题目的已知数、未知数,并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
  2设未知数 选择一个适当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并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有关的未知量
  3列方程 根据相等关系列分式方程
  4解方程 其过程可以省略
  5检验 首先检查所列方程是否正确,然后检查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6写答 千万不要忘记单位
  以上六个步骤,审题是基础,难点是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关键是设未知数和用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有关的未知量
  现举例介绍,供同学们参考
  例1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某中学师生自愿捐款,已知第一天捐款4800元,第二天捐款6000元,第二天捐款人数比第一天捐款人数多50人,且两天人均捐款数相等,那么两天共参加捐款的人数是多少?人均捐款多少元?
  分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利用如下相等关系:
  第一天人均捐款数=第二天人均捐款数
  解:设第一天捐款的人数为x人,则第二天捐款的人数为(x+50)人,依题意,得
   =
  解方程得, x=200
  经检验, x=200是所列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所以两天捐款人数为x+(x+50)=450,人均捐款为 =24
  答:两天共参加捐款的有450人,人均捐款24元
  例2 甲、乙两同学玩“托球赛跑”游戏,商定:用球拍托着乒乓球从起跑线l起跑,绕过P点跑回到起跑线(如图所示);途中乒乓球掉下时须捡起并回到掉球处继续赛跑,用时少者胜结果:甲同学由于心急,掉了球,浪费了6秒钟,乙同学则顺利跑完 事后,甲同学说:“我俩所用的全部时间的和为50秒”,乙同学说:“捡球过程不算在内时,甲的速度是我的12倍” 根据图文信息,请问哪位同学获胜?
  分析:要判断哪位同学获胜,应把甲、乙两位同学跑完全程的时间分别求出来 不难发现,表示本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为:
  甲跑完全程的时间+乙跑完全程的时间=甲、乙两同学所用的全部时间的和
  解:设乙的速度为每秒x米,则甲的速度为每秒12x米 依题意,得 +6+ =50
  解之, x=25
  经检验, x=25是所列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所以甲跑完全程的时间为 +6=26(秒),乙跑完全程的时间为 =24(秒)
  答:乙同学获胜
  例3 某文化用品商店用2000元购进一批学生书包,面市后发现供不应求,商店又购进第二批同样的书包,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3倍,但单价贵了4元,结果第二批用了6300元
  (1)求第一批购进书包的单价是多少元?
  (2)若商店销售这两批书包时,每个售价都是120元,全部售出后,商店共盈利多少元?
  分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利用如下相等关系:
  第二批所购书包数量=第一批所购书包数量的3倍
  解:(1)设第一批购进书包的单价是x元,则第二批购进书包的单价是(x+4)元 依题意,得
   = ×3
  解方程得, x=80
  经检验, x=80是所列方程的解, 且符合题意
  答:第一批购进书包的单价是80元
  (2)不难计算出,第一批所购书包数量为 = =25(个),第二批所购书包数量为25×3=75(个)
  所以两批书包的全部售价为(25+75)×120元,即12000元
  因为两批书包的全部进价为(2000+6300)元,即为8300元
  所以12000-8300=3700
  答:两批书包全部售出后,商店共盈利3700元
其他文献
前几年高考话题作文的出现,使作文的天空呈现出了更美丽的色彩,在高考中也连续不断地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以其要求限制的宽松,命题方式的开放,写作立意的自由,易于写作的好处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话题作文如一股强劲的台风卷过语文教育界,于是无论年级高低,不分学生情况都开始考话题作文,练话题作文,写话题作文,一时间话题作文风行天下。  话题作文热了几年后,弊端便显露出来了。对话题作文进行冷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