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H1、MSH2基因mRNA突变分析与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的基因诊断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901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胚系MLH1和MSH2基因mRNA突变,确立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系。方法收集符合Amsterdam标准Ⅱ的12个家系14名家庭成员外周血,用特异引物和耐热性逆转录酶特异地逆转录MLH1和MSH2的RNA;利用长模板PCR扩增酶扩增逆转录产物(cDNA);测序分析扩增产物。提取外周血的DNA,设计与利用上述方法检测出突变对应外显子的特异性引物,利用Taq DNA聚合酶扩增测序,以检测上述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利用基于外周血mRNA的方法,在6个家系中检出6个胚系突变,4个MLH1突变和2个MSH2突变,MLH1突变分别位于第8、12、16和第19外显子;MSH2突变分别位于第1和第2外显子。利用基于外周血DNA的方法,上述突变均在MLH1和MSH2相应的外显子中得到验证。突变类型为4个错义突变、1个同义突变和1个非编码区突变;其中5个突变国际上尚未报道;6个突变中有5个为病理性,分布于5个不同家系,该5个家系被确诊为HNPCC家系。结论基于外周血MLH1和MSH2 mRNA异常的检测能确诊HNPCC家系;该方法敏感、省时、节约成本。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中国人4q35与10q26同源性EcoR I片段的结构多态性,探讨该区域的可塑性、易位和体细胞嵌合现象及其与D424重复单位缺失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10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成年人。低熔点胶包埋法抽提基因组DNA。同一样品分别进行EcoR I酶切和EcoR I/BinI双酶切,脉冲场电泳分离,p13E-11探针Southern杂交,曲线拟合法计算分析EcoR I片段的长度,SPSS11
期刊
患者男,32岁,因结婚3年不育来我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患者夫妇结婚3年余,性生活正常.患者半年前于外院检查精液,示严重少弱精伴精索静脉曲张,并行精索静脉曲张术后治疗无效.查体:身高168 cm,体重60 kg,一般情况好,外观、表型正常,无面部或肢体的明显不对称,亦无脊柱畸形和色素斑表现,第二性征、外生殖器发育正常。
期刊
先证者(Ⅲ2) 男,4岁,因面容明显呆滞、语言和行为异常而就诊,诊断为智力低下.细胞遗传学检查:取先证者外周血,经细胞培养,中期染色体制片,G显带,核型为46,XY。
期刊
目的 研究1例散发多发性外生性骨疣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确定其致病基因.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EXT1以及EXT2基因的突变热点区域;并应用错配引物PCR扩增引入酶切位点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和鉴定突变. 结果经测序证实在患者EXT1基因的第7内含子3'剪接位点上游26 bp处发现一杂合突变,此杂合突变不存在于其表型正常的父母双亲中,是一个新生突变;错配引物扩增与限
患者女,27岁,婚后近4年,孕3次,均于怀孕50天左右,B超检查无胎芽,做人工流产.患者为独生女,表型正常.父母无流产史,家族中其他成员亦无流产记录。
期刊
目的 研究新发现的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NP9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体内表达及其蛋白功能预测.方法逆转录PCR、T-A克隆技术和DNA序列测定分离、克隆和分析 NP9基因, 检测40例SLE患者和48名正常对照的 NP9基因表达, 借助NCBI BLAST系列分析工具及相应的基因分析软件预测其蛋白功能.结果 SLE患者组逆转录病
目的 探讨云南省德宏州傣族人群和昆明汉族人群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 E)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 方法收集171名德宏傣族和71名昆明汉族人群基因组,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apoE基因第4外显子第112位和158位的多态性. 结果傣族组apoEε2/2、ε2/3、ε2/4、ε3/3、ε3/4、ε4/4基因型频率依次为:0.006、0.111、0.0
先证者(Ⅲ5) 男,23岁.因胸前瘢痕增生变大5年就诊.患者于5年前胸前痤疮愈合处开始出现瘢痕,初始如米粒至绿豆大小,渐成豌豆、蚕豆状,随后缓慢增大,伴轻度痒痛.1年前胸前瘢痕已形似土豆、暗红色,且左下颌处亦受累及,继之出现条索状瘢痕。
期刊
目的 研究肠型胃癌不同发展阶段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3例肠型胃癌不同发展阶段基因表达特征进行检测分析.基因芯片包括576个cDNA克隆,其中包括506个靶克隆,51个是本课题组前期工作经消减杂交得到的克隆,另外455个克隆则根据它们在肿瘤中的作用而选取.应用Cluster 和 TreeView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各种基因与胃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关系.结果经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得到了
目的 探讨屏氧酶1(paranoxonase 1, PON1)基因多态性与ATP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 ABCA1)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相互作用.方法 1019例受试者,其中680例脑卒中患者及339名正常对照组人群.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 PON1 A/B192和 ABCA1 R219K基因多态性.结果